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马丽娟;于红;王颖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 血管, 熟练掌握, 皮下脂肪, 深浅度, 规律, 成人, 报告
摘要:小儿静脉穿刺与成人静脉穿刺相比有特殊的规律,因为小儿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度因人而异,再加上有些小儿不合作等都会给穿刺带来困难,因此,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术非常必要.现就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临床效果对比.方法:本次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A组)临床资料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B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A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95%,B组选取病例中,总有效率为82.5%,A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A组头晕、恶心、呕吐各2例,B组腹泻1例,呕吐2例、恶心、头晕各2例,均较轻微,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呋喃唑酮、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使患者临床症状消除,为生存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脊柱结核外科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外科再次手术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 6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37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是否患肺或胸膜结核、术前用药时间及结核病变部位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肺或胸膜结核、用药时间<4 周及胸腰段结核(T10~L2) 患者的复发或迁延不愈发生率较高.结论:引起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很多, 只有正确认识脊柱结核, 提高脊柱结核诊疗技术水平, 早期诊断, 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按不同患者脊柱结核特点做到个体化、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坚持随访, 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和治疗措施, 同时应加强脊柱结核基础研究投入, 以减轻脊柱结核患者再次或多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康凤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及观察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1月~2013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观察及监护资料,总结治疗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结果:①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易出现单器官功能衰竭(OF)、双器官功能衰竭(DOF)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主要原因为机体严重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也会导致机体环境稳态出现混乱;②加强对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情绪,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的关键.结论:制定科学的抢救方案与护理观察制度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关键措施,应积极推广.

    作者:谭可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并发臂丛神经麻痹的分析及护理

    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院60%的妇科手术是在腔镜下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更易于被患者接受.然而微创手术配合要求高,对手术体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手术医师操作的需要,又要预防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郎颖;盛冬梅;彭炼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通过了解胫腓骨骨折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研究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2例患者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手术疗效的对比可知,交锁髓内针法是疗效佳的治疗方法,按疗效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其余的方法为:加压钢板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治疗法等;从术后愈合的情况来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术后愈合速度慢,其次是加压钢板治疗方法,愈合时间短的是交锁髓内针法,三种方法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异.结论:采用三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对疗效均比较满意,但是如果患者软组织损伤比较严重,那么就应该首选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

    作者:郭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骨科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

    疼痛是骨科手术后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近年来,自控镇痛泵因其持续、稳定的镇痛效果,而日益被临床所接受.本文分析总结骨科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黄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外伤肋骨骨折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肋骨骨折临床诊断过程中DR片与多层螺旋CT的确诊率展开对比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26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行DR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将这两种检查所得的结果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诊断共有320处肋骨骨折,其中DR片检出206处骨折,其检出率为64.4%,多层螺旋CT检出313处骨折,其检出率为97.8%;两组患者的检出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中,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或二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优于DR胸部平片,它在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董文波;马灿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57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对57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所有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型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证以及肾虚证患者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证、肝郁证以及血瘀证患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型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具有相关性,患者肾虚和肝郁是原发性不孕症的原发病机和基本症候.

    作者:李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烧伤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烧伤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研究,分析影响因素,为烧伤患者康复制定合理的治疗、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焦虑和抑郁者与其年龄、性别、家庭、婚姻及医院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慧芳;杨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关键.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者、患者几方面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缺陷和纠纷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幸世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0例非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非霉菌性阴道炎临床常规检查结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白带、阴道菌群的变化和清洁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可以发现:滴虫性阴道炎61例,检出率15.2%;霉菌性阴道炎25例,检出率6.3%;非霉菌性性阴道炎100例,检出率25%;淋菌阴道炎10例,检出率2.5%;正常204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阴道分泌物临床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非霉菌性阴道疾病的感染率,有利于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年龄逐步降低至30岁左右.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我们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因素,笔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晨光;徐菲;叶兰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B-D实验的方法

    B-D实验是医院洗消中心或是卫生防疫等部分为了检测预真空、脉动真空、或下排气式灭菌器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的检测方式[1].作为考核灭菌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成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肛门闭锁成形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2例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肛门闭锁成形术进行治疗.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用时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肛门闭锁成形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患儿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晋玲林;武晋萍;李小兰;赵小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1例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11例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找出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治疗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4~2013年所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指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规范治疗3个月后大多数患者CD4+T细胞计数上升,治疗1年后病毒载量值明显下降,表明免疫力提高,病毒复制被抑制.同时观察发现,治疗效果还受一些相关因素影响.结论:在治疗AIDS过程中,除了规范用药,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使治疗达到佳效果.

    作者:杨月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临床表现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之间收治的1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特征以及治疗过程.结果:结核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结核感染中毒症状,在神经系统症状中出现呕吐的患者多,共147例,占81.67%;在结核感染中毒症状中以发热为多见,患者出现发热者有168例,占93 33%.本次研究中有165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查,在常规检查中有155例患者呈现阳性,占93.94%,在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有151例患者呈现异常,占91.51%.患者肺部出现结核病灶的患者有142例,占78.89%,患者脑CT以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脑部病变一般表现为脑实质病变、脑部钙化、脑积水等,一部分患者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以上脑部病变.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症状复杂,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正确有效治疗能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死亡率.

    作者:樊章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CT检查,终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并观察CT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在符合率方面非常高,并且经过CT扫描后,对60例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了正确的诊断并进行治疗.结论:CT技术在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面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江丹琴;王君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112例盆腔炎临床对比治疗分析

    目的:临床探讨研究采取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患者,通过给予分组治疗(即:抗生素治疗与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示:实验组治愈者39例(69.64%),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而对照组治愈者32例(57.14%), 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临床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在盆腔炎临床治疗中运用抗生素辅助微波治疗方案,不仅临床疗效显著吗,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雅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予以厄贝沙坦150mg,1 次/d 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 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滴1 次/d.两组疗程均为4 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 微球蛋白、CRP.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4周后,两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和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能在厄贝沙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

    作者:倪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防范错施

    目的:了解门诊调剂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120例门诊处方调剂差错情况.结果:门诊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差错43例,占35.83%,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差错32例,占26.67%,收费人员录入错误导致差错45例,占37.5%.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是长期的工作,应该加强防范意识.

    作者:纳仲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