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平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宣教形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宣教的形式分为3组,即医护人员入户宣教(简称A组)、网络课程宣教(简称B组)、以上两种形式结合宣教(简称C组),每组50例,通过了解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与满月访时的母乳喂养情况变化,比较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产妇出院后1周初访,A、B、C三组纯母乳喂养例数及所占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为期1个月的不同形式健康宣教后,与初访各组相比,满月访各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满月访时C组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A、B两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满月访时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以使产妇正确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接受科学知识,从行为、心理及哺乳技巧上获得帮助,而医护人员入户宣教联合网络课程宣教更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单纯网络宣教或是医护人员入户宣教.
作者:班文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治疗组选择LEF联合泼尼松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CTX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24周的治疗,LEF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0.0%;CTX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3.5%,总有效率为46.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治疗组经过24周的治疗,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TX治疗组尿蛋白量及血浆白蛋白虽然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总有效率低于LEF治疗组(P<0.05).LEF治疗组出现白细胞降低及腹泻各1例,CTX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白细胞降低及转氨酶升高各2例;LE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果: LEF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数字化影响医疗设备在管理与维修方面的特点.方法:对我院的数学化影响医疗设备诸如MRI、CT、DR以及CR等进行观察总结,对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条件进行归纳.结果:对数字化影响医疗设备在管理还有维护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到多种因素,技师的专业素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维修保养方法是否准确等,都会对数字化设备在运行上产生影响.结论:数学化影响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当前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治疗,需要对其有全面妥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维护方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刘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将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间100例新生儿颅脑损伤应用B超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B超检查中共检出92例颅脑损伤患儿(92.00%).其中,脑室出血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占本组损伤比例的80.43%.其次是PVL(8.70%)、脑水肿(4.35%)和脑梗塞(2.17%),其他4.35%.早产(48.91%)、胎儿宫内窘迫(27.17%)和低体重(22.83%)是导致新生儿颅脑损伤主要的三大因素.此外还有低体重、黄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低血糖和多胎等.结论:B超检查对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尽早推广新生儿出生后的颅脑B超检查,做好颅脑损伤筛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作者:袁国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征以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收治疗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8岁56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发病年龄、发病例数以及临床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较多,比例为5.2∶1,随着患儿的年龄的增装发病例数也随之增高,其中有例患者为14~18岁, 例患者为8~13岁.病症类型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占89.3 %,胃溃疡3例,占5.4%,其他溃疡共有3例,占5 4%.患者在就诊时有脐周、上腹以及部位不固定的疼痛44例,没有出现腹痛的12例,幽门梗阻有5例,并发出血51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抑酸治疗后出血症状消失,症状逐渐缓解后康复出院. 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无节律性无周期性腹痛,且容易并发幽门梗阻及出血,胃镜仍然是临床确诊的主要手段,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抑酸治疗.
作者:李发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25例小儿特发性聋患儿的心理舒缓,健康教育,消除孤独感及恐惧,保证充足的睡眠,解除后顾之忧及出院前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25例小儿特发性聋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0%,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总有效率的36.3%和59.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小儿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刘莉;徐素珍;吴丽君;马迪将;方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对保障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病死率 10%~13%[1].近年来AMI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地提高,AMI 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其中对AMI病人的护理,从急性期到康复期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现将有关AMI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德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重型颅脑外伤后引发颅内压增高或脑肿胀,死亡率高,当临床上药物不能缓解颅内压增高时,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以降低颅内压是抢救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存在迟发性颅内出血、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脑水肿、脑梗死等并发症.其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大约占颅脑外伤患者的5%-21%[1].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其形成及防治,目前仍存在争议,就减少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我科特别设计出头部加压头带,2008年开始用于去骨瓣加压术后的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雪丹;李萍;吴晓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不同固定方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入院后使用头皮静脉留置的患儿216例,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实验组108例采取传统固定加成人网帽的形式,对照组108例采用传统固定加自粘绷带的形式,比较两组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及患儿家长对留置针管理方便程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留置针脱出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留置针折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留置针对家长管理方便程度的影响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成人网帽的应用会减少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脱出几率,而且大大方便了家长对留置针的管理.
作者:林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500例初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自愿接受正常分娩不保护会阴的初产妇为观察组(250例)于宫口开全胎头着冠后,进行产道润滑,助产士指导产妇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50例).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观察两组初产妇会阴裂伤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20例,占8%;对照组会阴侧切64例,占25.6%,两组会阴侧切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严重裂伤率.
作者:肖文萍;谢萍;周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资料,所有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资料治疗后痊愈8例(26.7%),显效13例(43.3%),有效3例(10%),失败6例(20%),总有效率为80.0%.结论: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再发性心肌梗塞,是指急性心肌梗塞4周后再次发生的心肌梗塞.再梗塞可位于原来部位或邻近,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如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肺部感染等,预后差.并且再梗塞的次数愈多,间隔时间愈短,病死率也愈高.因此,防止再发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对于提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存活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玉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CT增强高压注射的连接管增加过滤器,避免临床问题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方法:运用输液器的过滤器和高压注射连接管连接.结果:反复用高压注射机分别以120ml/min、130ml/min、140ml/nim的速度注射30%高渗葡萄糖于空输液瓶中,连接管通路未出现脱节、膨胀、渗漏等任何异常现象,但在CT增强扫描时给病人以120ml/min的速度高压静脉注30%的造影剂碘海醇时,连接过滤器的连接管脱节.结论:建议厂家在制作时对CT增强高压注射连接管增加>1.3cm直径的过滤器,可有效预防橡胶瓶塞等异物进入病人的血管而引起栓塞等并发症,确保病人的安全.
作者:李运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与应用.方法:使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和所规定的日剂量DDD对医生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药品的消耗比较指标使用药品度(DDDs)进行比较,DUI为药频度和用药的总天数的比值,合理用药规定值应该≤1.结果:本结果表明,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9例(89%),共应用抗生素21种,以头孢他啶的使用率高;联合用药时,主要是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使用较高的7种抗生素中,只有头孢他啶DUI>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沈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病人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2例,无变化1例,恶化2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利于预后.
作者:马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频谱治疗仪治疗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治疗组再此基础上采用频谱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论:治疗组采用频谱照射,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作者:向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检测试剂盒(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肿瘤相关物质(TSGF)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特异性为91.7%,敏感性为94.4%;观察组治疗前后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检测方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疗效动态监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综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定义、应用、类型以及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详细的阐述医学图像分割的应用、类型、方法,展望其发展.结论:医学图像分割是一项基本和重要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满意分割所有图像的分割方法.
作者:徐晓林;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高频电刀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已在医院普遍普及,它是一种取代机械物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在各科手术操作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单极和双极两种工作模式,其具有切口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防止细菌感染、术后愈合较好等优点,所以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灼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对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诸多影响.因此,正确掌握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对于提高手术水平,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淑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