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余书兰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心理干预可使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外科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与性别、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肝功能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发生感染者共31例,感染率为15.5%;年龄>60岁患者感染率为18.8%,明显高于≤60岁者的8.1%,Ⅲ型手术切口患者感染率37.5%,明显高于Ⅰ、Ⅱ型切口的3.1%,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者感染率为30.1%及19.3%,明显高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者的5.1%及10.5%,术中应用头孢类患者感染率为20.6%,明显高于应用青霉素者等10.7%,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功正常与异常者、男女患者发生感染情况,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性加以防治.

    作者:张应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室年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且对人性化护理满意程度很高,与对照组数据相比,结果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急诊室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的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沈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统计出现质量问题的卫生统计数据,分析其具体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统计数据填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统计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价值的认识不足.其中,对卫生统计工作的价值的认识不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占据了有质量问题数据的57.67%.结论:应当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医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尤其需要加强卫生统计工作价值的宣传教育.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患者差异和病情变化,遵循冠心病二级预防原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和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依从性,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韩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1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丽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颅脑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现将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间100例新生儿颅脑损伤应用B超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B超检查中共检出92例颅脑损伤患儿(92.00%).其中,脑室出血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占本组损伤比例的80.43%.其次是PVL(8.70%)、脑水肿(4.35%)和脑梗塞(2.17%),其他4.35%.早产(48.91%)、胎儿宫内窘迫(27.17%)和低体重(22.83%)是导致新生儿颅脑损伤主要的三大因素.此外还有低体重、黄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低血糖和多胎等.结论:B超检查对于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尽早推广新生儿出生后的颅脑B超检查,做好颅脑损伤筛查,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作者:袁国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及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对5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重复测量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在使用超纯水治疗前、后3个月、6个月时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血清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改进水处理系统后,透析用水的细菌和内毒素含量明显下降.(P<0.01)达超纯水标准.超纯透析3个月时血清CRP、TNF-α、IL-6水平较使用超纯水前明显降低;Alb上升(P<0.05).AGEs在6个月时显著下降,β2-MG始终无变化.相关分析显示试验前CRP与Alb呈负相关(r=-0.486;P<0.05)与β2-MG呈正相关(r=0.369;P<0.05)使用超纯水治疗半年相关关系消失;与AGEs实验前有相关关系(r=0.376,P<0.05),改用超纯水之后3月,相关关系即消失.β2-MG与AGEs在使用超纯水前后始终存在相关关系,而与Alb始终无相关关系.结论:改用超纯水后患者的炎症及AGEs水平显著降低;血β2-MG水平与机体炎症水平及AGEs水平密切相关,改用超纯透析后β2-MG与AGEs的相关关系不变.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根据基层医院偏远、医疗专业水平欠佳、经济条件差,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科学、合理、务实、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这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在住院天数上,观察组为(30.45±3.85)d,对照组为(42.37±5.51)d;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为(2781.5±23.5)d,对照组为(3089.7±35.5)d;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上,观察组为(88.5±3.5)分,对照组为(71.7±5.1)分.经过以上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高效,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魏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寻常表现的无形体感染个案报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入人末梢血中心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该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布尼亚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无形体病无形体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养动物)后再叮咬人,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主要侵染人体末梢血的中性粒细胞.无形体病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潜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向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有关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的研究

    作者针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并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作者:罗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级护理观念的改变,护患沟通显得极为重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良好地护患关系可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对患者的了解,同时也增进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达到康复及维护健康的目的.

    作者:陈雯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97例老年煤尘肺患者的护理体会

    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的煤和岩石粉尘而引起了一种煤尘肺疾病,煤矿粉尘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病发主要表现为肺心病、肺感染、肺结核、肺气肿等,往往在变换季节或遇身体其他状况时病情将会加重,为了减少老年煤尘肺患者的发症次数、减轻病情,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针对老年煤尘肺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肖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4例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在我院接受扁桃体手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观看其护理效果;结果:术后出血1例,术后24h出血1例,术后4d-6d出血为3例;61例符合WHO 0级疼痛标准(无痛或稍感不适),占95.3%;3例为I级疼痛标准(轻度疼痛)占4.7%.术后感染1例;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在扁桃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利;吴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重叠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2013年4月期间经肺功能和睡眠呼吸监测诊断的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患者共50例.夜间睡眠时给予经鼻BiPAP呼吸机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 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睡眠监测指标呼吸紊乱总次数减少,呼吸暂停时间缩短,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升高,明显改善呼吸衰竭,能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 结论: 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中到重度COPD合并SAHS能取得较好疗效,不仅能改善夜间睡眠,同时能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的探析

    外科手术后能否做好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病人手术后的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重视术后病人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病人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等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有低血糖发生(于常规监测血糖中或自我感觉有低血糖症状,进食等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发生与降糖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等有关.结论:向糖尿病患者介绍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表现、预防、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减轻低血糖带来的危害,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媛媛;马秀花;孙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例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分析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急性期给予准确的机械通气、有效的抗感染的治疗、合理的营养支持及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正确的机械通气治疗、充分的营养支持和及时的康复训练是假性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成功和康复出院的关键.

    作者:彭爱珍;吴雪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0例出现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5例.A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急救护理;B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结果:B组患者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明显早于A组;救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住院接受救治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措施对出现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张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方法:分析研究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的.结果与结论:对中西药联用应慎重,互补长短.

    作者:刘伦栋;徐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