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石冬梅;谭晓莉

关键词:电子阴道镜, 宫颈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疾病诊断中电子阴道镜的使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对我院640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且将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结果:640例电子阴道镜检查中,诊断为慢性宫颈炎469例,CIN I93例,CIN II5例,CIN III10例,宫颈癌3例,宫颈尖锐湿疹11例,正常宫颈9例.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阴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穿刺PKP与PVP治疗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VP)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Cobb角等情况的改善,并观察骨水泥泄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中两组都存在骨水泥不同程度泄漏,两组间对比显示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术中骨水泥泄漏发生少,危险性小,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显著缓解老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疼痛,但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及恢复脊柱的功能和力学,且手术风险更小.

    作者:陈文明;郝延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其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发生少,但是在进行手术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把握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俊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0例,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普及、合理用药、合理饮食、调节情绪和合理运动等方面的干预护理.观察和记录护理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和血糖控制的变化.结果:干预护理后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饮食控制、遵医嘱服药、日常运动、焦虑情绪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和干预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护理后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总优良率和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干预护理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干预护理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玉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大学生智能手机强迫症

    据研究报道,在当今繁荣的信息时代,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持有者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而大学生这个高学历的群体则尤为突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手机的人性化、多功能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是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现如今流行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一种时尚病:智能手机强迫症.本文就该时尚病谈谈其症状、原因、影响及解决的方法.

    作者:林剑青;林小婵;颜呐涵;吴伟斌;苏钦坡;黄雯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临床伤口压疮护理管理模式及其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伤口压疮护理管理科学化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3月到2013年5月64例伤口压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通过治疗与临床护理,治愈22例,好转9例,未愈出站或死亡1例,有效率96.87%;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好转12例,未愈出站或死亡7例,有效率78.13%.与对照组相比,治愈压疮天数减少4~6 d,好转压疮天数减少3~6 d.结论:临床伤口压疮护理对压疮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压疮护理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耿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正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红霉素15~30cm/(kg·d)治疗1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注射,连用4d停药4天后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阿奇霉素8mg(kg·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止咳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邵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食道癌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道癌至食道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对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X光机定位下经口置人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结论:食道支架置入及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治疗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及食道气管瘘安全、有效、创伤小.

    作者:邓成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结果.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存在轻度关节疼痛外,余患者生活均能完全自理,关节畸形改善,疼痛缓解,关节稳定性、肌力较前增强.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科学的康复训练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及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李慧;陈利;宋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藻酸盐敷料在肛周脓肿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用于肛周脓肿手术后换药对创口愈合的效果.方法:选择204例肛周脓肿根治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011%利凡诺尔纱布条湿敷,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治疗组20d、对照组29d,P<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敷料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的愈合.

    作者:何晓红;李军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30例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2012年收治的30例采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及30例采取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与超声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在通过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治愈率达到80%,而超声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6.7%,超声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患者.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

    近年来,我们应用加减龙胆泻肝肠及蜈黄擦剂治愈带状疱疹43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43例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8~55岁,其中经西药治疗1~8天无效者16例,后改用本疗法治愈.

    作者:刘三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干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神经内科疾病,因机体的脑血管闭塞导致脑血管疾病,一般发于老年人群体,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依各脑功能区受损部位、程度不同而具有相应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临床对其有许多施治的办法,但效果不一.近年来,干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已经有显著的成效,如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具有相同理论.为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应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比较法,对近几年来干细胞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作用机制及疗效等做一个展开性的综述.

    作者:付英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治疗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并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药物方案,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84例,治疗期间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76例,治疗期间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阴道超声检查,其中10例患者出现检查误诊,误诊率为6.3%,后经血β-HCG检测诊断确诊.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包快大小以及血β-HCG均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4.2%,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真确率较高,治疗期间给予甲氨蝶吟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朱自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癌组织中CystatinC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statinC 在肝癌中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肝癌发展的影响,可以为肝癌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取35例临床原发性肝细胞癌石蜡标本和30例临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CystatinC的表达差异比较.可见,CystatinC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一定水平表达.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大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论;CystatinC的表达情况与肝癌的生物学特征有关,可能有抑制肝癌进展的作用,为临床上了解、治疗肝癌提供帮助.

    作者:林丽琳;苏钦坡;翁剑武;刘彪;王凤;黄秀清;吴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阴道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阴道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保健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一整套治疗方案与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率83.7%(31/37),总有效率97.2%(36/37),对照组显效率64.8%(24/37),总有效率78.3%(29/3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增加患者对阴道炎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方法:分析研究中西药联用的负面作用的.结果与结论:对中西药联用应慎重,互补长短.

    作者:刘伦栋;徐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股静脉置管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5例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行血液灌流而行股静脉导管的置入,实施管道护理、基础护理、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13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由于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重度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经股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减少了患者行血液灌流时因经直穿刺术不成功而行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能迅速将毒性物质清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导管应用的护理,防止导管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宗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有54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CT检查显示62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MRI检查显示78例骶髂关节表现异常,三种检查方法检出病例数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X线和CT的影像学特点是:骶髂关节局部骨质硬化、囊性病变或侵蚀,关节面有毛刺感,不光滑;MRI影像学特点是:骨髓水肿,骶髂关节软骨损伤,滑膜、关节韧带及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是基本的检查方法,具有经济优势但定性分析不如CT和MRI;CT对关节骨质钙化及关节面的骨质情况有清晰的显示,可以较好的表现骨质变化;MRI对早期的骨髓水肿、软骨损伤以及韧带破坏有很好的诊断作用,较X线和CT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曾波;张发尧;杨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心理干预提高执行处突救治任务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了心理援助干预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处突救治任务中护理人员的角色冲突可引发心理问题,提出了对执行处突救治任务的护理人员实施心理干预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作者:李雅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护理方法预防ICU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预防ICU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7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仅采用温水(43±5)°清洁,实验组采用(58±5)°高温水,进行清洗,然后采用干浴巾将擦干肛周后,外敷护肤粉.治疗后,采用肛周损伤的相关临床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 0504,P<0.01).结论:采用高温水进行清洗,并且采用干浴巾擦干,并使用护肤粉对于ICU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肛周损伤的临床症状.

    作者:张若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