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荣华
目的:通过观察100例产后出血护理过程,探究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出血护理的10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影响产妇出血的因素,并通过产前预防、产时监测和产后护理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概率,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影响孕妇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凝血障碍等,同时通过护理,孕妇产后出血状况有效改善(79%);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是提高孕妇生产质量的主要环节,进而降低孕妇的死亡率.
作者:杨汝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牵引带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评估.方法:实施牵引前心理护理、牵引过程中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维持有效持续牵引、分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解决了小儿股骨干骨折后易出现的护理问题,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儿能顺利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落实. 结论:下肢牵引护理的准确落实是取得疗效的重要环节,促进了患儿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梁敏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查房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缺少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房式教学方法在实践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查房式教学中应该重点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质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干科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控制血糖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2年3月~2012年9月住院的25例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采用综合降糖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空腹血糖下降.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老年痴呆患者施行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运动疗法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张山;孙玺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一种具有特性形态和恒定储量的有形成分,在止血、血栓生成以及伤口愈合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若小标血小板的功能或恒定数量出现变化,那么就会直接造成机体出现持续流血或生成血栓的现象,影响人体血液正常循环.本研究主要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概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多的指导实践应用.
作者: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阳痿一症病因复杂,分类繁多,诊治困难.秦国政教授在具体施治时采用综合辨证、分型论治和重视局部、整体施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系统阐述秦国政教授采用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以疏肝补肾活血为阳痿的治疗大法,分析其以肝肾阴虚为病机的诊治思路.
作者:杜宝昕;袁卓珺;毕严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对关于短眼轴浅前房眼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的有效性.方法:在6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28例采用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技术,32例采用了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的技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撕囊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常规方法组撕囊成功率为53.13%,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为9.38%.改良的(控制性)撕囊组成功率达86.11%,未发现有囊口撕裂达后囊膜者.结论:改良的(控制性)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短眼轴浅前房眼撕囊的成功率,并大大减少了撕囊的并发症.
作者:郭新艳;杨广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实验室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的医疗决策质量,临床实验室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合理的选择微生物检验项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几种常见问题
作者:谷万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1月-5月入住ICU的296名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24例患者进行整理分析,院内感染率8.11%.结论: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相应保护性措施,减少或控制有创操作的频率,可有效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在改善心理状态方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ICU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得分为(45.32±9.84)分,对照组的为(60.47±11.13)分;实验组患者的SDS的得分为(44.81±12.15)分,对照组的为(60.88±11.58)分.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8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高,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其诊意义、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00 例进行分析, 临床给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患者ST段压低的情况;记录患者缺血发作的时间,发作阵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以及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发作阵数都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以及ST段下降的幅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检测率, 有利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谢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全能干细胞特点.近年来,文献报道很多组织可以分化为MSCs,尤其是脐血和骨髓.目前骨髓MSCs研究方法较成熟,但其随着年龄增长分化能力逐渐下降和治疗作用也相应降低.而hUCB-MSCs因其独特的特点如无伦理问题,来源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等被广泛应用于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中.目前hUCB-MSCs分离成功率比较低,其培养方法众说纷纭,国际上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本文对hUCB-MSCs的培养方法及关键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郎长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浅谈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全部患者康复出院.结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股骨骨折也就成为老年期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治疗迫使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使骨折早日愈合除了及时合理的治疗外,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未复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换捏着的相关因素的差异,分析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不良情绪比例为57.69%,吸烟饮酒比例为53.8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比例为30.77%,治疗不依从比例为34.62,疾病认知度低比例为42.3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30.56%,19.44%,11.11%,11.11%,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容易复发,而且导致复发的因素比较复杂,可以通过提高病人对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认知水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措施进行应对,从而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作者:龙玉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在以单纯良性乳腺肿瘤患者手术为代表的短小时间手术下,通过使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以及丙泊酚行静脉麻醉,从而探讨此类手术小剂量氯胺酮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4种以固定计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及丙泊酚对100例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术毕送PACU观察.筛选患者为20-45岁,体重45-65 kg,ASAⅠ-Ⅱ级,无麻醉相关禁忌症,手术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对4种静脉麻醉方式术中及术后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术后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行不同静脉复合麻醉,良好完成手术,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组术中及术后有明显的副反应,较多患者需要再次追加药物剂量;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实验组术中及术后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麻醉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该两类(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药物复合使用氯胺酮行多发乳腺肿瘤此类短小手术可有效减少毒麻药物的相互副作用,增加麻醉安全性,保障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胡建军;段文明;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脑外伤偏瘫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功能,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董泽波;唐晓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从剂量建成区的角度探究放疗热塑膜面罩在鼻咽癌放疗中对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使用面颈肩放疗热塑膜面罩的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I组40例放疗过程中使用完整的面颈肩面罩固定,II组40例使用挖去治疗位置的面颈肩面罩固定,观察两组照射野内的皮肤的放疗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I组出现1级放疗反应时间是11-17天,II组时间是22-36天,两组比较,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时,两组患者面颈部射野内的皮肤损伤反应程度不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剂量建成区的概念,热塑膜面罩增加了鼻咽癌放疗野内的皮肤反应,通过挖去治疗位置的面罩可以达到降低皮肤反应的效果.
作者:甘美珠;肖冰;李晓林;李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在对24例抗高血压不合理处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该类药物常见的用药误区.方法:对24例处方中不合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处方按照不合理因素进行分类可分为5类,其中药物联用搭配不合理是造成处方不合理的首要因素.结论:经过药师干预,处方中不合理因素得到纠正,使患者得到了恰当、有效的治疗.
作者:熊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后用脐带夹断脐带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试验组的新生儿使用脐带夹断脐带后,常规消毒,在脐带夹与新生儿肚脐之间用6cm*6cm 的无菌开口方纱将其隔开,然后常规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在脐根与脐带夹之间不用无菌开口小纱布,其他步骤同试验组.结果:使用开口小纱布的新生儿,脐带根部收敛快,3天后剪断脐带夹,脐带根部较少发生脐炎.讨论:新生儿出生时用脐带夹夹闭、剪断脐带后,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对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云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已有压疮的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通过分别对压疮的护理分期以及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压疮的护理工作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倪诗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