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陈一文

关键词:ICU护士, 工作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60名ICU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对现有的排班制度不满、家庭与工作不能兼顾、福利待遇过低等.结论:ICU护士应与管理者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辞职的发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的临床用药现状及展望

    2型糖尿病的药用治疗一直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通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和不断的总结,对其临床用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聂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随着剖宫产指征放宽,剖宫产的手术普及,做好剖宫产术后患者护理是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促使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产妇健康水平的关键.现将我院多年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骨科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对策及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骨科卧床并发便秘患者原因观察及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探讨结果:分析显示:创伤骨科卧床患者便秘主要与心理、饮食、体位、损伤、药物治疗等因素有关.结论:找对原因,加强护理以取得良好的通便效果.

    作者:黄庆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6例末端回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末端回肠造口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国外文献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40%(18%~75%),急诊手术的并发症尤为多见70%[1].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愈发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末端回肠造口术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进行了积极探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洁;陈晓芳;刘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低位经髁骨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低位经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克氏针交叉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4周,4周后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逐渐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个月~1年,优23例,良5例,可2例,差0例.结论:骨折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低位经髁骨折具有达到解剖复位,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董洪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疤痕妊娠36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MTX灌注疗法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可行性,并提高临床疤痕妊娠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子宫疤痕妊娠病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注入甲氨喋呤(MTX)各50mg后,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24~48小时内行清宫术.结果36例B超诊断为CSP,均成功子宫动脉栓塞+MTX灌注疗法后行无痛清官术,术中出血10~50ml(平均约30m1),无一例大出血,全部保留子宫.结果:36例病例均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其中3例行子宫全切术,6例行子宫疤痕妊娠剔除术,27例行介入治疗.患者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子宫疤痕妊娠发病隐匿,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及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治疗学科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药物(甲氨蝶呤)治疗以及保守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既安全又有效,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吸宫术前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MTX灌注疗法可降低甚至避免因子宫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该方法疗效肯定.子宫动脉栓塞术冶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创伤小,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礼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管理

    1 护理人员的管理1.1 良好的文化修养:麻醉恢复室与其它科室一样,不断的有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需要我们护士很好的去配合完成.因此,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所有这些没有一定的素质和医学理论知识是难以胜任的.另外,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到语言要轻、腿要勤、眼要快、反映要灵敏,而且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如果工作马虎不负责任,就会直接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失去病人对我们的信任.

    作者:李淑芳;訾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腔镜治疗胸科疾病的手术配合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胸科疾病的手术配合要点,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3年7月一共为105位胸部疾病患者使用了胸腔镜手术法来进行治疗,对这些患者在进行胸腔镜手术时配合要点进行了回顾,其中主要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配合等.另外还掌握和熟悉了胸腔镜技术的性能.结果:105名患者手术都很顺利,治疗效果也达到了要求,并且少有并发症,术中有11例进行了中转.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法不但创伤小、切口小,而且术后疼痛轻,效果好,而且复发的风险也很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罗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T三维重建的运用与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CT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照.方法:以骨关节病变病例的临床CT诊断情况为例,对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关节病变病例中,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50例(研究组)病例,以及2002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骨关节病变病例中,采用普通X线诊断50例病例,将两组的诊断结果分别与临床确诊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符合率及误漏诊率,同时对两组诊断不同类型病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评价CT三维重建的应用意义.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6.0%,符合率96.0%,误漏诊率4.0%;对照组检出率68.0%,符合率66.0%,误漏诊率34.0%;在各种不同类型病症的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检出效果均更高(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利于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张伟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探讨手术适应症、手术要点及其优点.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经后腹腔途径行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距肾实质0.5-1cm处用剪刀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囊肿顶壁,用周围带蒂脂肪充填囊腔避免复发.结果:本组5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早期60-130分钟,后期手术熟练后30-40分钟,平均50分钟.术中出血10-30ml,平均18ml,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7d,平均6.3d.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效果肯定、手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岳万勇;吴新潮;何慈聪;李涛;农健;杨爱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化疗期病人恶心呕吐预防和护理

    化疗是血液肿瘤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治疗中产生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可引起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严重者会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为减轻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我围绕化疗前后采取积极的预防,通过化疗前期做好护理评估,了解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掌握心理状态,适当饮食指导及化疗期间给予创造良好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严密观察副作用等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华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综合实训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实验教学在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50名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分为对照组(230人)和实验组(220人),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实习前接受综合实验的强化训练.护生实习后3个月评价其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着装整齐、病情观察认真、生活护理细致、沟通得当、善于处理护理问题,5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习前采用综合实验的训练方法可增强护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宁珍;余新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并观察和分析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后的效果、时间以及清醒的时间等.结果: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麻醉效果较好;60例术前有意识和呼吸正常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都能够较快的清醒过来,术后6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7例出现了多功能器官衰竭,有4例成了植物人.结论:麻醉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麻醉方式的选择,并合理的控制药物的用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凯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家庭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4周、8周、12周时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2周、4周、8周、12周时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的缓解抑郁情绪,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ICU常见的护理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54例患者在ICU出现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要保证护理质量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就必须有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素质,不断的改进与总结,将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控制在低线.

    作者:张俊玲;师耀清;王方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创伤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临床医学创伤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常见风险问题,根据创伤骨科护理的的要素、创伤骨科患者的特点以及医院护理人员的个人因素进行多方面论述,对创伤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作出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并据此制定严密可行的创伤骨科护理管理方案,使创伤骨科中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加强,也使创伤骨科护理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从而降低创伤骨科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为骨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黄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缺陷能够对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认真、仔细,不能够掉以轻心.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护理工作者,应该明确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而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缺陷的原因比较多,更加应该对其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护理工作者除了严格的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还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对规章制度的严格遵守,自我素质的提高,才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前后要有充分的体力和精力,保证减少护理缺陷和杜绝护理缺陷.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隐患,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邹君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脊柱造成的脊髓损伤,导致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病人大部分为青壮年,为了提高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使他们重新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对截瘫病人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才能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信心.

    作者:刘烨;魏雪红;杨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姐妹多囊卵巢综合症一例

    通过一例姐妹俩的病例讨论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病因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

    作者:刘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治疗复杂型肛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肛肠治疗仪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治疗肛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为实验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月,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肛肠治疗仪治疗肛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