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国;杨会利
目的 表达和纯化弓形虫表面抗原1(SAGl),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方法 构建pET15 b-SAG1质粒,转化到宿主菌E.coil BL21 (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使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用间接ELISA检测目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SDS-PAGE显示表达的SAG1蛋白为可溶性的,经纯化后其纯度可达到90%以上;ELISA检测表达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识别;棋盘滴定显示重组SAG1蛋白适宜包被浓度为0.5μg/ml.结论 本研究表达的SAG1蛋白为可溶性的,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建立弓形虫血清学诊断方法和研制弓形虫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思梅;周亚萍;朱荫昌;曹利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疟疾发病情况、防治工作、防治能力等现状,为开展疟疾防治和评估效果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疟疾发病情况、防治工作及防治能力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报告疟疾病例60例,分布在18个区县,其中恶性疟7例,间日疟18例,未分型35例,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确诊率、规范治疗率、疫点处置率、个案调查率分别为53.33%、36.67%、70.00%、10.00%和85.00%;村民(0.11%)和学生(0.26%)的疟疾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疟防知识学生知晓率(59.76%)高于村民(49.29%)(x2=66.77,P<0.01);发热病人的血检率为0.16%.县级疾控机构、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防保人员疟防知识近5年培训比例分别为45.16%、8.93%和23.16%;镜检人员疟原虫镜检技术培训比例分别为29.17%、71.88%和22.22%.县级和乡镇医院的医生疟防知识培训比例分别为11.65%和12.48%.结论 重庆市疟疾流行水平较低,但防治工作和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罗飞;肖邦忠;蒋诗国;李珊珊;李志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早检出日期.方法 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后40 d收集犬粪,用LAMP检测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并与传统的PCR比较.结果 8只犬均获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感染后第18dLAMP法检查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均阳性,较普通PCR法提早2d.结论 LAMP法简便、快捷、灵敏,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璐;吾拉木·马木提;陈洁;古力帕丽·麦曼提依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及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变迁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008~2010年从下呼吸道分离出的34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4.4%)耐药性低,其次是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16.1%)和美罗培南(18.4%);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56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耐药率高的是哌拉西林(100%),其次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低的是米诺环素,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加强耐药性监测,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保护有限的抗生素资源.
作者:赵蓬波;杨广民;侯晓杰;段穷;张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无患子作用广泛,药用价值较高.本文综述了其在抗菌、抗肿瘤、心血管及保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作者:郭英;谢建平;柳爱华;胡兴国;罗艳萍;吴知情;宝福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刺毛虫毒刺的cDNA文库,克隆其毒素编码的基因.方法 提取刺毛虫毒刺中的总RNA;使用clontech公司的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进行反转录,长距离PCR方法合成第二条链,酶切纯化后与载体连接,电转化入感受态细胞XL1-Blue,通过抗性筛选后进行菌落PCR鉴定,挑选插入子在300 bp以上的单克隆送至测序公司测序.结果 成功构建了刺毛虫毒刺cDNA文库,初步鉴定其插入子长度为250~1 000 bp.结论 刺毛虫毒刺cDNA文库构建成功,并获得大量的编码刺毛虫毒素的全长基因,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滨;欧阳碧函;徐宏博;罗玉娇;蒋立平;舒衡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认知与评价现状,分析认知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借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调查烟台市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登记并完整治疗的642例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政策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6.32%的肺结核患者知晓结核病免费政策,87.85%的患者对该政策满意;文化水平、收入状况、家庭资产总值及有无债务是影响患者对结核病免费政策认识的主要因素(P<0.05).患者期望获得更多的免费项目和较低价格的辅助药物.结论 针对低文化水平、家庭经济困难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病防治政策宣传和干预,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培军;高少波;王茂波;丁睿;周正全;冯雪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基于对泰安市1999~2010年麻疹监测与防控工作,分析了当前麻疹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麻疹首例病例、疫情季节性流行低谷、医院感染、小于8月龄及成人病例为主的两极年龄分布等特征对于疫情预测与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消除麻疹关键防控技术措施,强调规范疫情应急处置及强化行政干预的重要性,并力求纠正当前消除麻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刘爱国;杨会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再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将每组24只大鼠随机分为3小组,即7、14和21 d组.用跳台实验和穿梭厢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并用HE染色检查大鼠海马的缺血程度.结果 跳台实验和穿梭厢实验中,VaD模型组大鼠的电击次数、电击时间、潜伏期及主动逃避时间与干预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跳台实验中,干预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大鼠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电击次数和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电击次数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改善其智能,可能具有预防脑卒中患者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作者:蔺心敬;李吕力;张丽香;肖继东;罗永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2009年邯郸市0~15岁儿童EV71 IgG和CoxA16 IgG携带状况,探讨发病率与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0~15岁儿童血清EV71 IgG和CoxA16 IgG,分析EV71 IgG、CoxA16 IgG阳性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手足口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2009年邯郸市报告HFMD病例19 457例,567例HFMD病例标本中450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其中EV71 302份(占67.11%),CoxA16 75份(占16.67%).采集856名儿童血清,EV71 IgG阳性546例,阳性率63.79%;CoxA16 IgG阳性579例,阳性率6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09,P>0.05).儿童血清EV71 IgG和CoxA16 IgG阳性率呈负相关(r=-0.900),5岁以下儿童血清EV71 IgG阳性率与2009年HFMD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0.852),CoxA16 IgG阳性率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r=-0.816).结论 2009年邯郸市CoxA16和EV71均有流行,病例以EV71型为主.
作者:郭瑞玲;邓健;李燕霞;马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经甲醛、乙醇、冰醋酸溶液固定,固绿染色液染色制作旋毛虫肌幼虫标本,方法简单,制作快速,幼虫虫体清晰可见,整体色调柔和,易于观察,可长期保存.
作者:牛利娜;李丹;杨丁;皮本伟;张莹;王国英;闫文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为培养具备检验诊断能力的实用型高素质检验人才,在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及考核中突出检验诊断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探索实施检验诊断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路径.
作者:李秀真;吕厚东;山长武;曹卉;刘昌平;陈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登革热是全球常见的蚊媒传染疾病之一,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流行严重,已成为这些国家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和特效药物治疗.该病目前有4种不同的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我国与越南接壤,登革热流行情况与越南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越南登革热的流行状况和主要流行特点进行综述,为我国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马秀芝;周红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5岁以下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携带情况,分析健康人群带毒情况及其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分别于手足口病流行前期、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在济宁市泗水县和嘉祥县随机采集城镇托幼机构儿童和农村散居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粪便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结果 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率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高(20.10%),其次是流行前期和流行后期(14.56%和8.29%).5岁以下儿童带毒率高于成人,其中3岁以下儿童带毒率高.三次调查共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77份,99.44%(176/177)鉴定为其他肠道病毒,未检测出EV71型肠道病毒,仅检测出1例CoxA16型肠道病毒.结论 5岁以下健康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带毒较为普遍,夏季带毒率较高;EV71型和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较低,提示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在手足口病传播中的作用不大.
作者:姜文国;丁淑军;高中静;颜丙新;赵福河;王显军;张伟东;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长效蚊帐是疟疾防治中一项重要的媒介控制措施,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长效蚊帐作为本国疟疾防治的主要策略.本文从长效蚊帐的发展、杀虫剂处理蚊帐的技术、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应用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文静;周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人参皂苷Rg3和IFN-α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ICR小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10周后顿服吡喹酮杀虫,以人参皂苷Rg3灌胃治疗和IFN-α皮下注射治疗,肝组织染色,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观察和计算各组小鼠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及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人参皂苷Rg3和IFN-α的治疗效果.结果 肝纤维化小鼠分别经人参皂苷Rg3和IFN-α治疗8周后,肝脏仍有不同程度增大,暗褐色,质地略韧,肝脏内纤维增生、炎细胞浸润等病变比模型组减轻.Rg3治疗组和IFN-α治疗组小鼠肝脏胶原面积百分比均降低(均P<0.05);SSS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2分以上(均P<0.05),低于实验对照组5分以上(均P<0.05);两治疗组间胶原面积百分比及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喹酮治疗后,人参皂苷Rg3和IFN-α均具有改善日本血吸虫小鼠病肝纤维化作用,因此可以考虑将鲜见毒副作用的人参皂苷Rg3用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长期治疗.
作者:曾瑾;李飞;贾雪梅;李翠英;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布鲁氏菌分型在布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布鲁氏菌.本文综述了布鲁氏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特别是PCR及其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智伟;马秀敏;张跃新;丁剑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实施改水改厕和环境整治等综合措施后土壤中土源性线虫虫卵污染情况、变化规律及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在江西省进贤县2个村,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浮聚法检查土壤中蛔虫虫卵和鞭虫虫卵的污染情况,Kato法检查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结果 改水改厕后,试点村土壤中蛔虫和鞭虫虫卵阳性率均呈下降的趋势,1年后庭院、客厅、菜园、厕所蛔虫虫卵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分别下降76.48%(P<0.01)、66.68%(P<0.05)、49.99% (P<0.05)、43.75%(P>0.05)和59.03%(P<0.01),以后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鞭虫虫卵阳性率分别下降68.74%、62.50%、64.71%、64.71%和65.15%(P<0.01).死蛔虫虫卵率从试点前的2.57%上升到2006年的69.81%,死鞭虫虫卵率从0.61%上升至78.13%,之后2年均保持在70%左右水平.结论 实施改水改厕和环境整治控制土壤蛔虫虫卵和鞭虫虫卵污染效果显著,也是控制人群蛔虫、鞭虫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戴坤教;曾小军;姜唯声;洪献林;葛军;谢曙英;兰炜明;陈红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盐浓度、温度、孵化时间对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浓度为0、0.5、1.2、2 g/100 ml的氯化钠溶液并分别在4、16、26、37℃条件下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进行孵化,且在适宜温度下,观察日内、日间孵化的变异系数;分别在20 min、1h、2h、4h、8h、12h观察各组孵化情况.结果 氯化钠浓度在1.2g/100ml以下可孵化出40~154个毛蚴,温度在26℃孵出264个毛蚴,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孵出毛蚴数由225个减少至198个.结论 无盐、26℃、孵化2h是粪便血吸虫虫卵孵化的适宜条件.
作者:杨艺;王建民;李小红;刘毅;石耀军;朱传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选取2008级临床专科生2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病原生物学整合的课程设置,对照组采取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病原生物学整合的课程设置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作者:吴玉龙;程梅;李波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