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乙肝表面抗原

贺玉娟;杜国梅

关键词: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患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乙肝表面抗原, 阴道分泌物, 鼻咽分泌物, 阳性结果, 外壳蛋白, 感染, 可持续, 传染性, 指标, 血液, 血清, 唾液, 乳汁, 精液, 汗液, 标志
摘要: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经验

    总结2009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2例患者预防低血压的护理经验,为进一步更好地预防血透时发生低血压,提高血透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晓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小儿解表颗粒组60例)和对照组(抗生素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的差异有利于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同时治疗组并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性的反应.结论:小儿解表颗粒对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优于抗生素,有着显著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同时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作者:闫正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随着科技的发达,医学的进步,新生儿的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临床上难免还是会出现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很多,而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24例通过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利用统计学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NCPAP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不仅简单易行、相对无创,还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

    作者:杨明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1年兴义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1年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本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流行情况.方法:分离的2704 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分离的270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1293株(71.1%),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 非发酵菌781株(28.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1].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0.2%和78.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3.9%和6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及阿米卡星敏感性均在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均在6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产同程度的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 的检出率分59.59%、38.6%.针对以上两种细菌产ESBLs株的耐药性更为严重.结论:本地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方有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耐药监测,特别是对ESBLs 的监测更为重要,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钱耀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7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有效率为64.10%(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U-TP、ESR、CRP、Cr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5.64%(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治疗后复发转移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比例明显减少,发生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56例胃溃疡复发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确诊为胃溃疡复发的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单独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5.7%,Hp根除率分别为75%和60.7%;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2.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者联合使用对治疗胃溃疡复发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兴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卵管妊娠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方法:对82例输卵管妊娠经超声引导下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总结.结果: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破裂,均好转稳定出院.结论:良好的护理,可预防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叶宇挺;王锦蓉;罗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咪唑安定——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中病人常有紧张、焦虑、内脏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出现短暂的难以忍受的强烈的刺激,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本研究通过观察咪唑安定--芬太尼与度冷丁--氟哌利多辅助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作用,探讨一种较为理想的辅助硬膜外麻醉方法.

    作者:王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外伤性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方法和在整个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子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期间诊断为外伤性出血的患者的抢救方法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根据我院至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的患者住院的情况来看,经抢救后死于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比较比较高,总的来说占到了17.64%.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临床上死亡率较,经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一般都可以治愈出院.

    作者:楼健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替米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比较替米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10例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口服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低于治疗前,替米沙坦对日间血压变异性有较好的控制,而氨氯地平对夜间血压变异性控制较好.结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血压,二者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各不相同.

    作者:买合菲热提·吾米提;周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216例,实验组107例,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109例,采用多次法根管充填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平均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后用药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严格掌控适应症,一次性根管充填可以进行慢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

    作者:杨正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上报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在实行操作期间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伤口处理上报情况,为发生暴露后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了解护理人员的主观防护意识,在操作中有没有正规操作,防护用品有没有正确使用,发生暴露后的处理与上报情况.结果:多数护理人员思想观念滞后,防护意识淡薄,受伤后不能正确处理伤口和上报,有报告显示,受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的约占72.7%,不能正确处理伤口占36.2%,受伤后报告率低(10.2%).结论:应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问题,须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加强教育和管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刘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危妊娠对孕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

    高危妊娠除直接影响母婴的健康外,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不但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而且还可减少伤残儿出生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及素质.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高位妊娠的诱发因素及治疗,从而探讨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围产儿的影响,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王荣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手术时间、止痛例数、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天的焦虑评分、住院天数等.结果:研究组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3天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止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术后焦虑感,可加快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桡动脉采血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采血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4月至5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20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老年患者的主要应激源,针对不同的应激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采血.结论:对经桡动脉采血的老年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铁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护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比较大,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人性化护理工作被医学专家提了出来.在手术室中,如果能够采取人性化护理的话,可以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上处于舒适而满足的状态,以减少或者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劳少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汁淤积性肝病所致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皮肤瘙痒是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由于胆汁淤积造成胆盐沉积及其他致痒源物质释放所导致.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阴离子交换树脂、利福平等药物治疗和胆汁分流、血浆置换等方法.另外尚需加强患者皮肤、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作者:钟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腹泻护理

    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应用西米替丁,治疗70例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组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五个月-1岁36例,1岁-5岁34例.对照组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五个月-1岁40例,1岁-5岁30例,140例年龄4个月-5岁,起病均在2日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绿色稀水样或蛋黄样便,不含脓血及粘液,每日5-20次不等.呕吐,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脱水,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细胞,偶见少量白细胞,无红细胞及脓细胞,大便潜血阴性,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1.2 治疗方法: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西米替丁10-15mg·kg/d加入等渗液或10%溶液中静滴,连用3天,再改同样量口服,每日3次,连服2天.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1岁以内每日3次,每次1/3包,1-2岁每日3次,每次1/2包,2-5岁每日3次,每次1包,5天一疗程.

    作者:詹莉;翟会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白内障超生乳化吸出术后泪液分泌量的改变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对30例行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的干眼症状及泪液分泌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内障超生乳化术后1周患者有明显干眼症状,泪液分泌量较术前减少(P<0.05).结论:白内障超生乳化吸出术对眼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减少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发生,应根据其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预防.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蔡金玲;王艳新;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