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妇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8例,对两组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体温、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治疗,在术中加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效果,为佳较的治疗方式.
作者:谢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硝基苯属于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经皮肤及呼吸道吸收引起中毒,毒物所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其主要病理基础.该文报道我院近来收治的4例硝基苯中毒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及救治探讨.
作者:姚美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护理结果:进一步了解此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疾病认知以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陈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使用剂量及疗效探析.方法:将医院5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7例每日服用恩替卡韦片0.5mg/d,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4周后对照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结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05).结论:使用恩替卡韦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有较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新型药物.
作者:李久生;张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记录两组症状、体征变化,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陈楚权;印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甲状腺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肿物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至2011年共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75例.在这些患者中,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我科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以其中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例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宋玉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了98例AHF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永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氧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联合其他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既往45例有资料记载的应用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thel指数三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中,三项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三项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糖尿病病人120例,对其实施具体的运动疗法并检测不同时间的血糖指标.结果:本组120例病人不同程度掌握了运动疗法,较教育前血糖控制稳定,监测血糖控制的效果明显提高.结论:运动疗法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还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技巧.
作者:胡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集聚和降低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除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以外,还可治疗神经性耳聋,与川芎嗪合用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徐建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体检者中抽取60例健康者清晨空腹血,采用美国贝克曼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溶血和溶血血清中的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八项指标.采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比较溶血前后血清八项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在所检测的8项生化指标中TBIL、DBIL、TP、ALB、ALT这5项指标溶血前后有明显差异(P<0.01),各项指标溶血后均升高有明显溶血现象;GGT、AST、ALP这3项指标溶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肝功检验中TBIL、DBIL、TP、ALB、ALT这5项指标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任秀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了解晕针发生的原目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晕针的防治方法,减少晕针发生率,预防医疗意外的发生.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晕针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精神状态;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护士穿刺技术,医疗环境舒适程度,药物性质有关系.结论:晕针病人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对症处理.
作者:梁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98例住院分娩的出生缺陷儿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98例胎儿畸形中漏诊4例,诊断率95 9%.结论:超声可以实时观察胎儿的各个部位及脏器,超声筛查在产前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为早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支持.
作者:薛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临床麻醉应用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前列腺疾病病患197例,其中有98例病患需要行切除手术的病患,随机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行电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后行电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患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单独使用硬膜外麻醉效果好,观察组中麻醉效果优的有44例,良的有4例,差的有1例,出现并发症的有1例,其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中麻醉效果优的有30例,良的有12例,差的有7例,其中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其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其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时间长,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低,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志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由国家卫生部、中国残联、财政部共同实施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给我县白内障患者带来了福音.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共为132位老年病人施行了该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该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132例151只眼,其中男59例,女72例,年龄55 ~ 87岁,术前视力光感~ 0.3.单纯性白内障56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25例,高血压合并白内障33例,肾病合并白内障2例.
作者:韩悲鸿;刘静;胡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帮助输液中心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琼;高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PVPPKP术后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180例PVPPKP术后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于出院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评价.结果:全部获访,其中136例存在健康问题,经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存在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一种简单、实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促进患者院外的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专业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肠麻痹是急性胰腺炎( SPA)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76%[1],严重时由于腹压增高可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 ACS),引起腹腔脏器缺血,导致死亡.治疗肠麻痹的原则是尽早恢复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内容物及细菌、毒素排泄,恢复肠粘膜屏障,其对阻止疾病发展,改善SPA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SPA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综合治疗方案不断完善,中药大黄及芒硝的治疗作用和地位不断得到肯定.
作者:张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总结了我院字要求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我科在试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全体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感受到的、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以及广大骨伤病员得到哪些更进一步的护理,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带个好头.
作者:徐玉红;周彩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32例病人的临床与护理资料,针对术后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1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3例术后出现高热,经积极观察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14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18例肾结石中1例结石质硬,术中U100激光碎石不能,改开放手术取石.做好病人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症监测及导管护理,18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加强各导管的护理以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有利于术后机体整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对p手术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陈佳楣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