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入关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体会

赵永贵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 抢救, 体会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抢救了98例AHF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经验总结

    总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的经验,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姜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DM)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我国近年来DM患病率也连年上升.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方法,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回顾自愿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已婚妇女800例,随机平均分为A组(吉妮环)和B(爱母环),两组在年龄、孕产次、宫腔深度、子宫位置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由专业医师放置,吉妮环放置在子宫肌层内1cm,爱母环放置在宫角处.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脱落、因症取出、带器妊娠以及出血等副反应.结果:吉妮环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明显低于爱母环,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带器妊娠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续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放置节育器后在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方面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吉妮环在异常出血和下腹痛方面与爱母环比较,明显轻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妮环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低,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小,含铜量高,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更具有接受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脊柱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30~40岁的青壮年,20岁以下青少年罹患该病的则相对少见.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问收治腰椎问盘突出症的病人690例,属于青少年的病例28例.现报告如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雷凌云;张典学;侯召来;王廷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晕针病人的护理

    目的:通过了解晕针发生的原目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晕针的防治方法,减少晕针发生率,预防医疗意外的发生.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晕针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精神状态;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护士穿刺技术,医疗环境舒适程度,药物性质有关系.结论:晕针病人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对症处理.

    作者:梁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 CysC)水平的检测,探讨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的对象分为2组: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70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UAER20~200μg/min,30例)和非DN组(UAER<20μg/min,40例);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ysC.结果:早期DN组CysC水平高于非DN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DN组CysC水平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CysC水平明显升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金海英;黄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术室体位性神经损伤

    本文针对手术室内发生的体位性神经损伤,从种类及损伤机制,从处理到预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后做出总结.

    作者:罗奕;刘志强;阎春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Pramlintide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我国的高发疾病,其发病的主要生理基础,是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进而造成了慢性血糖升高,发生全身代谢紊乱.因此,通过这两种不同的病理生理,临床研究出了不同作用靶点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以更好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减少糖尿病进展引发的各种并发症.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为:胰岛素、磺脲类、α-糖苷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和苯甲酸衍生物等.而近年来,随着众多医生学者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其已经发现了多种新型药物,Pramlintide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综述了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Pramlintide的临床应用,以供学者参考.

    作者:花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93例老年肺部感染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基础疾病的生理特点出发,就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殊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充分的阐述和分析.该文临床资料丰富、详实、充足,护理措施和方法细致、具体、全面

    作者:谭艳;吴同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麻醉的风险及处理

    随着麻醉设备改善和技术提高,麻醉相关死亡明显降低.但是,小儿麻醉死亡率高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麻醉相关死亡率越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小儿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加强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治疗早期出现的并发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小儿的麻醉后病死率.

    作者:杨利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生儿脑梗塞的CT影像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塞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新生儿脑梗塞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13例均进行CT检查.结果:全部患儿头部CT平扫均可见阳性发现,4例CT表现为左额叶低密度模糊影,1例CT表现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模糊影,1例CT表现右侧大脑半球外侧部及丘脑大片状低迷模糊影,6例左颞叶低密度模糊影,1例右顶叶低密度模糊影.结论:新生儿脑梗塞临床表现不典型,窒息为其重要的病因,CT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脑梗塞为常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兵;孙中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分娩服务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产妇200例为研究组,200例为对照组,期中对研究组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实施非导乐陪伴分娩.结果:实行导乐陪伴产妇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率、产妇泌乳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导乐陪伴产妇.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产科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林美芬;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11年渭城区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报告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底张镇龙枣村海龙奶牛场布病隐性感染现况.材料与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与分析:奶牛场监测21人,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1例(4.76%),该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 SAT)检测为阳性(100%),RBPT和SAT结果经复检符合率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0例.与我区去年另一起奶牛场人群布病隐性感染比较,除SAT(均100%)未见差异外,RBPT阳性率和感染率均见显著差异,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76%和2%.结论:牛场疫情呈集中感染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作者:梁虹娟;高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分析

    咳嗽是小儿常见证候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多.笔者认为应在认清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寒温并用,清润结合,宣中有降,兼顾利咽,多法并用,灵活用药,常可速效.

    作者:黄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按摩加毫针刺法治疗睑黡26例疗效观察

    睑黡,俗称“黑眼圈”,是指眼睑周围皮肤呈暗黑色有如淡墨滴于旧棉纸上,而无其他眼睛疾患的病证.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局部按摩结合毫针刺法治疗睑黡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笔者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征集符合睑黡标准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人,年龄18-30岁,甲均年龄21.1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 8年.对照组26人,年龄18-29岁,平均年龄209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1.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

    目的:屈光度对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日本NIDEK公司生产的EC-5000准分子激光仪治疗近视眼,对高度近视眼(大于-8.00D)采用多部分区切削法,按屈光度分为,1组:-2.00D~-7.75D,986眼,2组:-8.00D~-11.75D,212眼.3组:-12.00D~ 15.00D,87眼,术后随访1年的视力,屈光度进行分析.结果:2组,3组与1组相比较,术后的视力和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小于0.05),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较,下降1~2行,不变.或上升占99.8%.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可靠性,预测性极强,安全稳定的方法,但对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的准确性,预测性,稳定性和疗效稍欠佳.

    作者:周志雄;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足部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展及预防严重的糖尿病足并发症.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9诊断标准,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用药的基础上,辅以每晚温水泡脚15-30分钟,并按摩涌泉定、按压足三里15--20分钟.结果:经30天治疗后,治疗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轻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增强,总有效率为90%,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少糖尿病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细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乳腺癌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04--2007年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分化程度较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83.3),ER、PR阳性率低,预后差.结论:青年乳腺癌预后差,早期容易漏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早期诊断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

    作者:吴凡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手术前后的良好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较为关键.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88例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主灶切开挂线侧支对口引流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单纯切开缝合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45例,好转3例,复发1例,痊愈率为93.75%,复发率为2.1%;对照组痊愈32例,好转19例,复发6例,痊愈率为76.2%,复发率为1 4 3‰两组患者痊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主灶切开挂线侧支对口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成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