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前列腺素-2、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辛海亮;吴倩;张园园

关键词:血流感染, 脓毒症, PCT, PGE2, CRP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2,PGE2)、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对浙江树兰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24)与死亡组(n=8).另选取同期来该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CT、PGE2、CRP水平,分析血清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PCT[(11.8±1.4) μg/L vs.(0.33±0.05) μg/L]、PGE2[(672.8±181.2) μg/L vs.(182.2±80.8)μg/L]、CRP[(128.8±25.3)mg/L vs.(45.2± 10.0) 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血清PCT[(10.2±1.2)μg/L vs.(16.4±1.4) μg/L]、PGE2[(610.9±141.3) μg/L vs.(855.3±153.0)ug/L]、CRP[(123.3±19.8)mg/L vs.(145.4±23.8) m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无论死亡组还是存活组血清PGE2水平与PCT、CRP存在正相关性(P<0.05). 结论 PGE2在血流感染致脓毒症体内高表达,且与PCT、CRP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血流感染致脓毒症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株洲市气象因子对手足口病发病的滞后效应研究

    目的 分析株洲市气象因子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株洲市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及日气象数据,在描述其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子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 2010-2016年株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3877例,其中2016年报告病例多,为12355例;发病呈现双高峰状态.株洲市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与手足口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气压、相对湿度与手足口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以气温18.18℃为参照,日平均气温在30.6℃,滞后0d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高,为1.28(95%CI:1.12~1.46),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低气压1003.58 hpa为参照,日低气压在1032.2 hpa,滞后25d时RR值高,为1.68(95%CI:0.97~2.93);以风速3.8m/s为参照,日均大风速在0 m/s,滞后0d时RR值高,为1.17(95%CI:0.92~1.49);以相对湿度74.8%为参照,日均相对湿度在28%,滞后2d时RR值高,为1.61(95%CI:0.81~3.17);以日照时数4.18 h为参照,日均日照时数在13 h,滞后0d时RR值高,为1.06(95%CI:0.97~1.17),以上四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气象因子是影响株洲市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具有滞后性.

    作者:李鑫尧;熊新平;胡世雄;罗垲炜;高立冬;肖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7年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分析

    目的 了解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AIDS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年4-6月问卷调查辽宁省某医学院校1 350名在校大学生的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校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是否有区别等基本常识问题的知晓率达60%以上,而专业知识中HIV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是否会在三年内发展成AIDS问题的知晓率仅为13.68%.就知识得分和危险行为总得分的比较上,男生知识总得分低于女生,但危险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年级学生知识总得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知识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大学生获取AIDS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及网络76.20%、报刊杂志及书籍55.00%、社会宣传40.4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知识的途径中,专题讲座62.20%、设置课程52.70%、宣传材料52.2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性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内容中,国家防治政策66.90%、AIDS防治政策66.50%、性知识和性行为46.90%. 结论 2017年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还有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暴露,存在感染HIV的风险.高校应当加强针对大学生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及专项讲座,为制定合理的防治AIDS的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梁海旭;张莹;恽朝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生物安全实验室模拟操作性污染检测及目标病毒污染现状调查

    目的 评价主要实验操作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日常检测工作对室内环境污染状况,提出关键风险因素. 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检测实验操作可能溅洒的病毒液,采用含指示病毒的模拟样本,测试生物安全柜分别在吹吸、振荡等试验操作时,对台面的污染情况.对肠道病毒实验室内高危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用PCR法检测结果评估污染现状. 结果 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吹吸和振荡操作,以操作点为中心,从距中心点各个方向不同距离的范围内采样,结果均未能检测到目标病毒.肠道病毒实验室物体表面PCR阳性率16.28%. 结论 实验室日常操作的安全风险总体可控,生物安全柜能有效控制实验操作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实验室内环境污染可能多由手卫生措施不到位和日常消毒不彻底所造成,手卫生成为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风险因素,实验室应强化工作人员手卫生和日常消毒的管理和培训.

    作者:雷亚克;戴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系统化家庭参与式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系统化的家庭参与式模式(family-integrated care,FICare)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应用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效果. 方法 对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NICU收治126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在该院待产分为研究组(母亲分娩前在产科待产的61例早产儿)和对照组(母亲系急诊人院分娩的65例早产儿).对照组在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FICare,研究组从孕妇人住产科病房就进行FICare宣教及培训,将干预关口前移,在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FICare.比较两组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达120ml/(kg·d)的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院内感染、纠正胎龄40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纯母乳喂养率提高,研究组为85.2%,对照组为64.6%、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提高,研究组为(36.82±1.68),对照组为(36.22±1.39)、家长满意度提高,研究组为90.2%,对照组为76.9%、母乳喂养达120 ml/(kg·d)的时间缩短,研究组为(10.1±5.2)d,对照组为(12.9±6.8)d、住院时间缩短研究组为(15.3±5.2)d,对照组为(17.7±6.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实施系统化的FICare干预关口前移可改善早产儿母乳喂养、提高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汪倩;李素萍;杨春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相关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交通伤害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某区4所小学1 029名学生及学生家长,回顾性调查学生2015年9月-2016年8月一年内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并对学生家长进行一般家庭情况调查及伤害知信行模式调查. 结果 该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率为2.14%,男生(3.01%)高于女生(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0,P=0.046).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家长交通伤害相关知识得分是否合格、家长对骑自行车使用头盔对降低交通意外伤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认识态度不同、家长对孩子使用自行车头盔的意愿不同,孩子交通伤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孩子的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3.5%,以此作为参照组,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中专,孩子交通伤害发生率为1.43%(OR=0.093,95%CI:0.029~0.300),家长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孩子的交通伤害发生率为2.08%(OR=0.136,95%CI:0.043~0.4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学生性别、家长文化程度进行校正后,家长认为骑自行车使用头盔对降低交通意外伤害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起重要或部分作用(OR=0.145,95% CI:0.037 ~0.573)是学生交通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周围认识的人有使用某种防护用品会促使家长更有意愿使用或尝试使用该种防护用品. 结论 广州市某区小学生交通伤害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受家庭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钟秋颖;谭志勇;刘顺玉;彭明益;曾君玲;杜春生;罗昔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以新建农药生产项目为例

    目的 把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ntrol toolkit,ICCT),应用到没有类比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一个新建农药生产项目拟采取的危害控制方法是否合理,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一个新建农药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按照ICCT方法进行危害程度分级,得到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与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比较. 结果 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1-甲氧基-2-丙醇、2,6-甲基乙基苯胺、甲氧基丙酮、环己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酸酐、甲苯、氯乙酰氯、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精异丙甲草胺等,其中乙酸、乙酸酐、氯乙酰氯、碳酸氢钠、精异丙甲草胺拟采取的控制措施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须进一步改进,其余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合理.通过两年的运行,目前未发生职业健康损害. 结论 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找不到合适类比的情况下,ICCT法是一种有效的替代评价方法.

    作者:王小龙;丁燕;俞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湖北省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湖北省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方法 筛选2012年1月1日以后接受HAART的成年患者,利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分析患者的基线、治疗后6、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 843例研究对象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18.94±143.96)个/μl,接受HAART后6个月为(334.31±188.62)个/μl,12个月后为(382.79±204.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56.98,P=0.000).影响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开始治疗年龄、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受性别、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开始治疗年龄、初始治疗方案等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女性、开始治疗年龄越小、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初始治疗方案含二线药物的患者上升较快.受WHO临床分期因素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上升趋势符合二次方曲线方程,WHO临床分期越靠前,上升速度较快. 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早开展HAART,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郑武;笪琴;张薇;汤恒;彭国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聚类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宝山区2015-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9 475例,年均发病率为236.41/10万.不同月份发病数、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地区发病率和不同月份聚集性疫情报告数均可聚成3类.5-7月为发病高峰(占44.16%),人群主要集中在1~4岁年龄组(占73.73%),发病率高的地区为顾村镇、杨行镇和罗店镇;聚集性疫情在5-6月报告多,2015-2016年期间本区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sckievirus A6,CoxA6). 结论 2015-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仍处于高强度流行状态,流行特征具有时间、地区、人群差异,优势病原为CoxA6,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作者:高雅;金凯;茅俭英;宗莲;向伦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清结核抗体、博新肿瘤相关物质和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用于基层医院肺结核辅助诊治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博新肿瘤相关物质(Bo Xin tumor marker,BXTM)、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用于基层医院肺结核诊治的价值. 方法 收集105例肺结核初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84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治疗前血清,检测血清TB-Ab、BXTM和CA125,分析各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指标用于筛检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肺结核初治患者治疗前后BXTM和CA125浓度变化. 结果 单独检测TB-Ab、BXTM和CA125,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48.57%、55.24%和44.76%,特异度分别为69.05%、52.38%和57.14%.3个项目并联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为88.57%,特异度为28.57%.90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BXTM分别为(97.51±14.86) U/ml和(70.51±14.91)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P<0.05),治疗前后的CA125分别为(63.24±50.77) U/ml和(27.13±14.90) U/ml(t =6.51,P<0.05).15例治疗无效患者,BXTM和CA125浓度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B-Ab、BXTM和CA125适合在基层医院筛检肺结核.血清BXTM和CA125浓度监测可用于抗痨疗效评估.

    作者:陈振华;张小兵;谭云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3-10月,按照《全国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 487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检测. 结果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70.34%),供水方式包括:常规处理(16.21%)、沉淀过滤(30.87%)、仅消毒(9.28%)和未处理(43.64%);枯水期和丰水期合计采集水样5 366份,枯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7.13%和46.97%,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达标率分别为45.02%和45.87%;不同水处理工艺的供水水质中,有消毒措施工艺的供水水质(52.53%)明显高于沉淀过滤(39.23%)和未处理(47.31%)的水质(P<0.05).正常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57.43%)明显高于偶尔使用(48.94%)和不使用消毒设备的供水水质(39.07%)(P<0.05);单项指标达标率低的为总大肠菌群(64.60%)和菌落总数(87.30%);达标率较低的指标还包括氟化物(92.12%)和六价铬(96.07%). 结论 2015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较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农村饮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毒理学指标氟化物和六价铬超标较为严重.

    作者:孟昭伟;雷佩玉;郑晶利;常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登革热传播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登革热是重要的蚊媒传播疾病,其传播和流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量研究证实登革热传播风险与气温、降雨等气候因素以及人口密度、交通、土地使用方式和公共卫生状况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然而,多数研究只涉及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的独立作用效应,针对多因素联合作用效应的研究较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多因素预测预警系统,以提高早期预警能力.

    作者:郭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前列腺素-2、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2,PGE2)、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 对浙江树兰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24)与死亡组(n=8).另选取同期来该院正常体检的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CT、PGE2、CRP水平,分析血清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PCT[(11.8±1.4) μg/L vs.(0.33±0.05) μg/L]、PGE2[(672.8±181.2) μg/L vs.(182.2±80.8)μg/L]、CRP[(128.8±25.3)mg/L vs.(45.2± 10.0) m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血清PCT[(10.2±1.2)μg/L vs.(16.4±1.4) μg/L]、PGE2[(610.9±141.3) μg/L vs.(855.3±153.0)ug/L]、CRP[(123.3±19.8)mg/L vs.(145.4±23.8) m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中无论死亡组还是存活组血清PGE2水平与PCT、CRP存在正相关性(P<0.05). 结论 PGE2在血流感染致脓毒症体内高表达,且与PCT、CRP存在正相关性,为探讨临床血流感染致脓毒症的炎症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辛海亮;吴倩;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ICU病房多种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房多种导管相关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医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ICU收治的有深静脉留置管、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等的住院患者235例病例资料,统计因导管引起相关性细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 结果 235例ICU患者中采用深静脉留置管、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及腹腔引流管等辅助治疗的导管共582根,其中19.57%(46/235)患者发生导管相关细菌感染.582根导管中阳性导管率36.77% (214/582),导致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阳性导管率16.49% (96/582),其中腹腔引流管(46.15%)、股静脉插管(30.23%)及气管插管(22.08%)感染率较高.导管相关细菌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数9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1.6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31.3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1.20%);革兰阴性杆菌占38.3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5.15%)和鲍氏不动杆菌(10.11%).ICU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患者年龄、留置管时间、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操作人员经验、特殊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ICU病房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绝大多数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腹腔引流管、股静脉插管及气管插管感染率较高.患者年龄高、留置管时间长、单次置管穿刺次数多、操作人员缺乏经验、特殊药物应用、APACHEⅡ评分高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长和次数多等有关,应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

    作者:吴柯柯;周炜;杨英姿;许夏霞;刘培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为疾病防治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应用人口系数、负担系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评价居民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 结果 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老年人口系数为7.91%、老年负担系数为10.23%;居民粗死亡率为552.7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29.39/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各类疾病PYLL为2 163 230人年,PYLL率前两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结论 齐齐哈尔市居民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负担有上升趋势;居民标化死亡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齐齐哈尔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钞虹;朱可佳;程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2-2016年琼海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琼海市旅店业的卫生基本情况,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提出改善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质量的预防控制建议. 方法 收集2012-2016年琼海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测检测结果资料,分析不同年度公共用品用具卫生合格情况. 结果 2012-2016年,琼海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总样品合格率逐年升高,并于2016年达到高98.0%,其中(饮)茶具合格率为91.4%、毛巾和床上卧具的合格率96.6%,脸(脚)盆、坐垫、拖鞋等合格率为100%,在细菌总数方面的卫生情况改善显著,但其大肠菌群合格率却逐年下降(x2趋势=7.358,P<0.05). 结论 随着卫生监督和监测力度的加大,琼海市旅店业的公共用品用具卫生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需要在(饮)茶具的卫生管理和消毒方面加强意识,特别是加强对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大肠菌群项目的监测力度.

    作者:蔡昌志;李海东;曾宏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6年西安市城市社区居民基于SCL-90心理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心理分析常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6年6月1日-12月31日,前往西安市新城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医疗保健服务的1 021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量. 结果 西安市社区居民SCL-90各因子得分均值在1.24~1.67之间,未发现有明显峰值.除敌对(t=1.111,P=0.267)、恐怖(t=1.658,P=0.098)和精神病性因子意外(t=0.359,P=0.719),其余各因子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得分均高于男性得分;2016年与1986年男性各因子得分比较发现,躯体化(t=2.240,P=0.025)、人际关系(t=5.132,P=0.000)、抑郁(t=2.730,P=0.006)、焦虑(t=2.029,P=0.043)4个因子2016年得分低于1986年中国正常人常模.女性焦虑(t=2.722,P=0.007)和精神病性(t=3.302,P=0.001)2个因子2016年得分高于1986年中国正常人常模;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发现18~ <45岁间(青年组)得分高,尤其是在30~ <40岁组中,2016年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1986年中国正常人常模得分. 结论 与1986年中国正常人常模相比,2016年西安市居民总体心理健康保持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方面有上升趋势.西安市居民在18~<45岁间(青年组)心理健康问题为严重,尤其是30~<40岁组中,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有上升趋势.

    作者:谭姣;马永红;何宏灵;石明娟;雷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02-2014年湖南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医院烧伤住院患儿病例特征,为有效防控儿童烧伤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4年12月湖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4岁及以下烧伤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儿童烧伤的有关特征. 结果 2002-2014年间共收治14岁及以下烧伤患儿1 003例,住院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热液烧伤患儿占烧伤总数的50.3%;各烧伤类型的1~3岁患儿数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x2=59.52,P<0.001);热液烧伤以城市户口患者为主,其他烧伤类型以农村户口患者为主(x2=50.74,P<0.001);电/化学烧伤的住院天数长(H=10.52,P=0.033),热液烧伤住院费用多(H=19.18,P=0.001).城市户口(0R=0.218,95% CI:0.093 ~0.508)、春季(OR=0.235,95%CI:0.083~0.666)、夏季(OR=0.273,95%CI:0.103 ~0.719)和秋季(OR=0.203,95%CI:0.055~0.748)不易发生火焰烧伤,城市户口儿童不易发生电/化学烧伤(OR=0.188,95%CI:0.100~0.356),秋季(OR=4.396,95%CI:1.879~10.285)易发生电/化学烧伤. 结论 湖南省某医院2002-2014年烧伤住院患儿以热液烧伤患儿为主,户口所在地和季节是不同烧伤类型发生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各烧伤类型的住院病例特征,针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季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粘惠瑜;胡明;邵凯;冉昱;刘四云;常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污染状况,为政府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从北京市朝阳区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单位数据库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住宿场所51家,商场超市34家,文化娱乐场所(歌舞厅)13家,共对98家公共场所进行空气甲醛监测及结果分析.室内空气甲醛监测依据GB/T 18204.6-2013进行布点采样.依据GB/T 18204.2-2014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甲醛检验.根据GB 9663-1996、GB 9664-1996和GB 9670-1996进行甲醛结果评价. 结果 2016年朝阳区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指标总合格率为91.54%.其中,各类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指标合格率依次为歌舞厅<商场超市<酒店旅店.歌舞厅甲醛指标合格率低为50.00%,歌舞厅甲醛指标合格率显著低于酒店旅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09,P=0.000<0.012 5).酒店旅店、商场超市和歌舞厅空气甲醛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30、0.029和0.115 mg/m3.三类场所空气甲醛污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70,P=0.000).不同季度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指标合格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572,P=0.000).第三季度(7-9月)采样环境中平均温度为27.2℃,其甲醛指标合格率低为55.32%,显著低于第二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12,P=0.000<0.007). 结论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甲醛污染问题仍存在,其中歌舞厅甲醛浓度水平高,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对甲醛污染进行控制.

    作者:孙晓冰;张海霞;万博宇;张美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6年湖南省钉螺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 进一步了解湖南省境内钉螺分布规律,为省内“精准血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钉螺普查的相关要求,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全国钉螺调查方案》为实施标准,在2016年春季查螺期间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环境进行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标准查螺数据库,统计分析现有钉螺面积、流行区类型、环境类型、植被等分布情况.结果 2016年全省完成钉螺普查392.07万框,调查面积32.49亿m2,查获活螺31.95万只,活螺密度0.081只/框.共查出钉螺环境1 707处,钉螺面积16.63亿m2,其中垸内钉螺912处,面积1 725.48万m2.全省41个疫区县有31个县发现现有钉螺孳生环境,分布在170个乡镇的743个行政村.全省现存钉螺疫区流行类型以湖沼型为主,占总有螺面积97.5%;环境类型以垸外滩地为主,占54.5%;植被环境以杂草为主,占70.5%.全面完成了湖南省41个疫区县级单位钉螺分布调查、螺情资料汇编、有螺环境地理信息采集和地理信息系统(Google Earth平台)地图绘制. 结论 通过此次钉螺普查,全面掌握湖南省钉螺的分布状况,为全省血吸虫病监测与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夏蒙;周杰;赵正元;胡本骄;汤凌;李广平;罗志红;任光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前白蛋白评价早产儿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早产儿营养状态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日-8月31日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住院早产儿104例(男70例、女3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BP及PA.以Metcoff临床营养状态评分法(Clinic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CANS)作为早产儿营养状态的分组标准,分为营养不良组(n=46)及营养正常组(n=58).比较同胎龄早产儿RBP及PA,同时以受试者特征曲线判断RBP及PA指标对早产儿营养状态诊断性能. 结果 营养不良组及营养正常组间男女比例、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不良组的RBP及PA均低于营养正常组(t=2.43、2.459,P<0.05),不同胎龄组间RBP及P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RBP及PA对早产儿营养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73.9%及69.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及0.711. 结论 血清RBP及PA对早产儿营养不良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对于评价早产儿营养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宽鹏;张林;胡彬;刘彪;莫丽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