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黄洪琳;易斌

关键词:长期住院老年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茵分布, 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湘雅医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910份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91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31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073株(81.60%),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61株(4.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77株(13.4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它4株(0.30%).其中396(43.52%)份标本为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0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8.70%.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76.5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4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山区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类似疫情现场处置提供经验. 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在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主动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集未经治疗发病学生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食堂员工及食堂环境样本,发病班级饮用水及环境拭子,运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RT-PCR,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经核酸比对确认,应用Clustal X、MEGA5.1等软件分析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Open Epi3.03在线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4年11月18-24日,该校共报告病例36例,19日为发病高峰(19例).病例集中分布在二(3)班,罹患率为55.81%(24/43),其次为二(10)班,罹患率为14.29%(6/42);症状以呕吐为主(97.22%),发热(38.89%)、腹痛(36.11%)及腹泻(8.33%).回归性队列研究显示参加舞蹈兴趣班为发病危险因素(RR=6.67,P<0.01).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16份发病学生样本中诺如病毒核酸阳性6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Jinshan06、Jinshan09等6株基因同源性为100%,其与GⅡ.P17_GⅡ.17/Kawasaki323、GⅡ.17/Oki-nawa/FP027/2012等株基因同源性高达98%,均属GⅡ.17型诺如病毒,指示病毒同源. 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因密切接触引起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

    作者:宋灿磊;刘天;杜荐如;朱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特征聚类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特征,探索流动儿童摸底宣传干预的工作重点.方法 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登记流动儿童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统计不同月份、年龄、地区、户籍地来源儿童迁入分类情况. 结果 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共登记流动儿童43 642人,年均增长9.86%.不同月份、年龄、地区迁入儿童数均聚类为3类,3-4月和9-10月为迁入高峰期;1~5岁为主要迁入年龄段;古林、高桥、石碶、姜山、邱隘、潘火、中河为迁入聚集地;按照儿童户籍地来源将33个省份和其它国家聚集成4类,安徽、浙江、江西、贵州、四川、河南、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户籍儿童为主要儿童来源. 结论 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及儿童来源之间具有差异性,应针对迁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免疫规划摸底宣教干预措施.

    作者:张信江;孙烨祥;平建明;马寅;李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2 1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预防接种证(或接种卡)和监护人问卷调查(含儿童患病史),分别确定疫苗接种信息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1:1匹配选择对照,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 结果 共有121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86.8%(95%CI:76.2~92.7).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辛秀梅;熊菲;朱洋;郭琪;周晓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母体血清抗-HBs水平是否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产生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在该院足月出生,并全程按时完成乙肝疫苗0-1-6个月三针免疫接种程序的8~24月的婴幼儿109名,对婴幼儿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母住院分娩时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且HBsAg阴性56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6例(10.71%),有应答者50例(89.29%),血清抗-HBs水平为411.39(58.81,1 435.81)mIU/ml;母体血清抗-HBs≥10mIU/m153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1例(1.89%),有应答者52例(98.11%),其血清抗-HBs水平为457.11(114.54,1 475.49) mIU/ml,母体抗-HBs水平对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8,P=0.308),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5,P=0.628);不论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还是≥10 mIU/ml,16~24月龄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均较8~16月龄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7、-3.742,均P=0.000),而同一月龄段(不论是8~16月龄段间还是16~24月龄间)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96、-0.881,P=0.620、0.378);对于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者,其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与母体抗-HBs水平无相关性(r=-0.046,P=0.746). 结论 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不产生影响.

    作者:郭山春;康丽娟;李宝强;李艳飞;徐传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阳市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方法 对2011-2015年在丹阳市辖区各医院8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 h内接种100 IUHBIG及1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12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出生医院信息,分析其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关系. 结果 832例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幼儿HBsAg阳性34例,阻断成功率为95.91%,抗-HBs阳性793例,阳性率95.31%.母亲HBeAg阳性阻断成功率(90.95%)低于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97.47%) (x2=16.409,P<0.0001),婴儿抗-HBs阳性率(92.46%)也是低于HBeAg阴性母亲(96.21%)(x2=4.756,P=0.029);未发现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与阻断效果有关. 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有较高的阻断率和保护率,且不受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的影响.

    作者:眭志祥;袁卫建;郑彬;朱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河州2010-2014年MSM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血,以获取此类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血清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 结果 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近六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五年间变化不大,平均为89.0%,但近一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x2=48.686,P=0.000)、近六个月内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x2=108.923,P=0.000)、近一年做过HIV检测比例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x2=88.252,P=0.000),而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x2=42.271,P=0.000).不同年份影响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因素虽然有所不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SM人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3.961,95%CI:3.71~52.61,P=0.000)、未做过HIV检测(OR=4.513,95%CI:2.73~7.46,P=0.000)、未婚或离异人群(OR=2.642,95%CI:1.33~5.24,P=0.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4.138,95%CI:1.36~12.55,P=0.012)、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OR=0.217,95%CI:0.09~0.53,P=0.001). 结论 红河州要加大针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未婚或离异人群、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干预力度,促进其安全套使用,从而降低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丁力;王维佳;姚恩龙;张维义;白香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0-2014年湘潭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湘潭县居民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10-2014年湘潭县死亡居民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4 929 5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68∶1;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57.34/10万(688.26/10万~644.67/10万),其中男性的年均粗死亡率为758.21/10万(806.12/10万~738.19/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549.64/10万(562.66/10万~544.61/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38倍,男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女性死亡率无趋势性变化;前5位顺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结论 湘潭县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和伤害,加强卫生健康建设、健康教育宣传、控制和消除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作者:赵佩安;白丽琼;陈海峰;陈天柱;王丹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及强化免疫小年龄探讨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完成乙肝疫苗0、1、6月龄三针基础免疫后表面抗体衰减情况,探讨再次强化免疫乙肝疫苗的小年龄,为制定科学的强化免疫策略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襄阳市1 431名年龄18月龄~7岁儿童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未感染儿童表面抗体阳性率,计算表面抗体衰减的小年龄. 结果 本次调查的襄阳市区1 431名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100%,首针及时率98%.59例儿童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56例儿童经过免疫接种后未感染乙肝,3例儿童(0.2%)处于乙肝病毒不同感染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显著降低,18月龄~<2岁为90.3%,2~<3岁为48.6%,3~<4岁为49.7%,4~<5岁为52.7%,5~<6岁为44.3%,6~<7岁为40.8%(趋势性卡方检验x2=118.61,P=0.0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儿童的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及时接种者(x2=5.798,P=0.019).而HBsAb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不同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和其母是否HBsAg阳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HBsAb阳性率.对于完成乙肝疫苗三针基础免疫后的儿童,HBsAb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有必要在2~3岁时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时复种,建议推行2岁及以上儿童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

    作者:鲍春;陈德黎;王秀华;司谦;潘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社区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效果,探讨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差异,为社区公共卫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某市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时间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服务效果. 结果 该社区实施过的三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全科医生模式、全科团队模式和家庭医生模式.全科医生模式下的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90.10%)完成效果较好,家庭医生模式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100.0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91.80%)、糖尿病患者管理率(88.9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100.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61%)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0.51%)的服务效果中,均优于全科医生模式和全科团队模式,但在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83.02%)方面的服务效果不如全科医生模式和全科团队模式. 结论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公共卫生服务各方面的服务效果均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可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马晓薇;郑玉建;谢慧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对感染高危型HPV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感染高危型HPV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石碣镇完成宫颈癌筛查的户籍妇女中高危型HPV检测阳性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照组定期随访复查.实施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HPV感染转阴率、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HPV感染相关知信行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32.0%,对照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1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P<0.05).两组妇女的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干预前,两组妇女的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HPV感染相关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实施健康管理,能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的不良行为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其HPV感染的相关知信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HPV感染的转阴率,降低其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达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薛珍;叶仕英;杜婉燕;胡桂贞;任里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南宁市2002-201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的流行特征,揭示其监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方法 收集2002-2014年南宁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病案档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数据,和南宁市4家哨点医院2012-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分析其特征. 结果 2002-2014年南宁市辖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366起,发病5 894例,死亡17例.其中病因明确288起,占事件总数的78.68%,发病5 098人,占总病例数的86.74%.2013-2014年共主动监测2 61 1例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2%,诺如病毒检出率高,其次为沙门菌. 结论 致病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南宁市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静;张秉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癌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并研究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胃癌患者(GAC组)肿瘤组织和胃炎患者(CON组)胃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对比GAC组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和未甲基化患者手术切除、3年死亡率和PFS的差异. 结果 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24.0%)显著低于CON组(95.0%)(均P<0.05).GAC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Lauren's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患者的D2根治性手术率(100.0%)、切缘阴性率(100.0%)及PFS(23.6±3.5月)均显著高于未甲基化患者[分别为57.9%、47.4%、47.4%、(16.2±2.7)月](均P<0.05),3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甲基化患者(均P<0.05). 结论 胃癌患者Six1基因启动子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作为胃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作者:孔繁静;于红刚;周中银;操寄望;陈明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结束分娩的体重指数正常孕妇1 490名,比较营养干预组(n=711)与对照组(n=779)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①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及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38.0% vs.53.7%;11.7%vs.15.9%;7.5%vs.13.5%;1.5%vs.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结局: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9.71±0.64vs.9.53±0.94);干预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及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 vs.5.0%;4.4%vs.8.3%;8.7%vs.13.4%;4.8% vs.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给予妊娠期个体化膳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作者:姚雪梅;丁桂凤;王倩;杨蕾;张国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湘雅医院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910份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91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31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 073株(81.60%),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61株(4.6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77株(13.4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它4株(0.30%).其中396(43.52%)份标本为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0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8.70%.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76.5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9.4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黄洪琳;易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广州市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调查广州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88例慢性病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以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为干预.分析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前和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一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21) mmol/L比(2.19±0.18) mmol/L,(4.18±0.76) mmol/L比(5.06±0.98)mmol/L,(2.36±0.18)mmol/L比(3.87±0.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46) mmol/L比(1.53±0.3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为90.91%、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的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及环境领域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周全、更好的服务社区慢性病患者,使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莫海韵;陈少华;罗志荣;欧文森;王金明;王家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营养教育提高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水平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现状,评价营养教育对提高营养知识水平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指导社区居民建立正确的膳食结构和习惯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5-7月分别在选定的10个社区对自愿参与营养知识讲座的居民进行培训及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培训前后问卷的正确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在有效回收问卷的524名研究对象中,培训前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人群的膳食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仅不同年龄膳食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0);培训前平均得分为(49.46±16.28),培训后平均得分为(73.75±13.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0);居民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方面,培训后调查对象对大部分题目回答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培训前.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营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居民营养知识水平,促进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田;居来提·麦麦提;杨梅;陈网旋;李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广州三所高校大学生伤害与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州3所高校1 500名大学生的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 广州大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5.60%,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4.66%,大学生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扭伤(30.65%)、跌倒坠落伤(27.42%)、刀锐器伤(10.75%).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不规范运动(38.40%)、打架(34.39%)和学习/生活压力大(31.77%).随着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种类的比例增加,伤害发生率也增加(rs=0.21,P<0.00).“骑自行车违规”、“不规范运动”、“受欺辱”等伤害危险行为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5~ 1.82). 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对于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男性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罗旭;周亚敏;韩璐;刘晓玲;陈青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管理对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放疗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体化营养管理对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行30~ 45次一个周期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个体化营养管理组(营养管理组)及常规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的营养状况、放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放疗前,两组年龄、性别、入院诊断、临床分期及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及1个月时,营养管理组体重、体重指数(BMI)、握力、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能量及蛋白摄人情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QOL评分、放疗完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营养管理组BMI、上臂肌围、握力、HB、PLT、ALB、PG-SGA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放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作者:张新胜;刘芳;刘钊;李惠子;黄玉荣;曲宝林;刘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自我羞耻感、歧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永州市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自我羞耻感和歧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中下载1993-2013年现住址为永州市的现存活的老年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历史卡片.在自愿的原则下,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共收集318份有效问卷.结果 显示,老年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为(31.01±9.03),其中社交距离、自责、偏见三个维度得分分别是(9.79±3.33)、(12.69±3.01)、(8.53±2.94).在不同特征老年PLWHA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中:汉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明显高于瑶族和其他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5,P<0.001),且汉族的PLWHA在社交距离、自责、偏见分量表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民族;离异/丧偶的PLWHA的自我感知羞耻和歧视的总分高,其次是在婚/同居,未婚的PLWHA的总分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5);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高,并且在社交距离和偏见分量表中,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得分高.随着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感到的羞耻和歧视程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8,P<0.05).对于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情况,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在家休养、在家搞种植、打工或做生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5,P<0.05).配偶和子女对PLWHA的HIV感染情况知晓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得分高,其次是配偶知道、家人都不知道、所有子女知道,得分低的是所有子女知道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0,P<0.05). 结论 不同民族、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每年可支配收入情况、目前的工作状况和家庭成员对患者感染状况的知晓情况对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有影响.其中,汉族、年可支配收入高的、离异/丧偶的、独自一人居住的、在家休养的、配偶和子女知晓PLWHA的HIV感染情况的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得分高.

    作者:杨海霞;李杏莉;罗芮;陈伯中;万彦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东莞市某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方法 肺炎链球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STREP 5药敏板条,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HAEMO药敏板条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其它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CLSI 2013年版为判断标准,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 结果 临床所分离的1 88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9.5%(1 307/1 880),革兰阳性菌占30.5%(573/1 88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1.5% (34/158)和78.6% (88/112).166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PRSP)的菌株分别占88.6% (147/166)、10.8%(18/166)和0.6% (1/166).未检出糖肽类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7%(186/340)、423% (80/189)和18.9%(7/37).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试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40%.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不高,均低于2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3.3%(57/171)和93.9% (92/98). 结论 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明;周湧;郭文婷;江俊兵;卢炯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