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与诊治情况分析

王郭清;段绩辉;张湘君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治中存在问题. 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10年12月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实验室确诊的疟疾病例,并收集患者曾在外院门诊或住院病历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对确诊的疟疾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给予规范治疗. 结果 66例输人性疟疾病人,其中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6~58岁,平均年龄34.9岁.农民占68.2%,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商贸等职业占31.8%.间日疟占71.2%,恶性疟占24.2%,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占4.6%.外省输人性病例占39.7%,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病例60.3%.本省居民占86.4%,外省居民占12.1%,外国居民占1.5%.本省居民外省感染16例(24.2%),本省居民国外感染42例(63.6%),外省居民外省感染7例(l0.6%),外国居民国外感染1例(1.5%).发病距确诊时间短者为3d,长者240 d,平均22.3 d.曾在外院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伤寒、败血症感冒等20种疾病. 结论 输入性疟疾误诊、漏诊较为普遍,应加强临床医生对疟疾诊断、治疗和疟原虫镜检技术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元谋县2013-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元谋县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为针对性开展麻疹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3-2015年对元谋县所辖乡镇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3年共抽取1 169人检测麻疹抗体Ig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元谋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8.1%,保护率为70.4%,抗体滴度几何均数为1∶1 114;18~23月年龄组保护率高(89.3%),26~35岁年龄组保护率低(48.4%),各年龄组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4,P=0.000);抗体滴度18~23月年龄组高(1∶1 696),26~35岁年龄组低(1∶668),各年龄组间抗体滴度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6,P=0.000);各年龄组抗体滴度阳性保护率和几何均数均呈现先升高、降低、再升高的“N”型分布,呈现“两峰一谷”模式;各乡镇麻疹抗体滴度老城乡保护率高(90.5%),平田乡保护率低(35.0%),各乡镇保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2,P=0.000);抗体滴度几何均数江边乡高(1∶2 195),平田乡低(1∶572),各乡镇抗体滴度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P=0.000). 结论 元谋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已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在95%以上的要求,但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乡镇间抗体保护率有差异,免疫规划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建议加强对抗体阳性率较低人群(26~ 35岁年龄组)和薄弱地区(平田乡、凉山乡、羊街镇)的麻疹疫苗免疫及强化工作.

    作者:孟聪良;王宝强;周其开;杨万群;杜昌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B组,另选78名同龄健康人员为C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比较不同组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 结果 宫颈癌患者(A组)HPV16、HPV18、HPV33检出率分别为88.46%、73.08%、32.05%,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B组)HPV6/11检出率14.10%,其它两组没有检出.HPVDNA载量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147.12,P<0.05),同时A组中不同宫颈癌分期及B组中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患者的HP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明显异于健康同龄妇女,且宫颈癌分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期对其表达也有较大影响,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

    作者:孙瑞;郝华;汤传梅;刘孟喆;李丽;姜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湖北省6家戒烟门诊戒烟服务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当前戒烟门诊干预服务现状,为实施戒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首诊和1个月随访登记表,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湖北省6家综合医院戒烟门诊接受戒烟咨询和随访干预的吸烟者个人资料、吸烟行为及戒烟情况,分析戒烟服务效果. 结果 6家戒烟门诊共接诊673人,男性占98.36%,共有451人完成戒烟干预随访,1个月戒烟率为38.80%,随访者每天吸烟者所占比例由首诊时的92.68%下降到51.44%,自感身体状况有所好转.59.79%的服务对象通过院内转诊方式到戒烟门诊寻求戒烟帮助. 结论 戒烟门诊戒烟干预服务是帮助吸烟者戒烟的有效途径之一,应不断提升戒烟门诊的服务能力,强化院内转诊,提高戒烟门诊知晓率和就诊率.

    作者:马丽娜;黄希骥;李玲;徐静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3-2015年某院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监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3-2015年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2015年该院泌尿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菌种及耐药性. 结果 3年共检出病原菌7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8.2%(413株),革兰阳性菌占20.4%(145株),真菌占21.4%(152株);检出菌前3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54株,21.7%)、白色念珠菌(80株,11.2%)和肺炎克雷伯菌(65株,9.2%),真菌感染呈减少趋势;3年间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达90%,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达71.4%,对亚胺培南、呋南妥因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1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耐药率稍低,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性有逐年增加趋势(P<0.05),对呋南妥因耐药性有逐年减少趋势(P<0.05);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氟康唑、酮康唑均敏感. 结论 随着病原菌耐药性不断上升,不同病原菌对药物耐药性变异较大,根据泌尿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并加强医院感染等管理,有利于减少耐药菌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伍刚;曾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6年某高校中青年女教职工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联合大学中青年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2016年4-7月该校所有年龄在18~55岁在职女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骨密度测量,并用自编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北京联合大学女教职工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0.68%.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骨折手术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每天静坐时间都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BMI、运动锻炼频次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467、0.880,95%CI:0.189~0.551、0.189~0.951);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年龄、骨折手术史、饮酒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BMI、运动锻炼频次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459、0.876,95%C1:0.167 ~0.537、0.175~0.943). 结论 年龄、骨折手术史、饮酒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运动锻炼频次是该校女教职工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要加强对女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早期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

    作者:张北雁;董秀凤;刘庄;杨洪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郑州市2006-201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为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 方法 对郑州市2006-2015年因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的22例孕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郑州市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人数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1.11%,心脏病死因素率为2.10/10万,心脏病死因专率由2006-2010年的2.47/10万下降至2011-2015年的1.78/10万.22例合并心脏病构成中,以先天性心脏病(45.45%)、围生期心肌病(18.18%)和风湿性心脏病(13.64%)居前3位.农村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率(2.75/10万)高于城市(1.02/10万)(x2=3.893 P=0.04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2.73%,家庭年人均收入4 000元以下者占59.09%,产检小于5次者占77.27%,常规服药和定期随访的仅占9.09%,可避免死亡主要归因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87.50%)和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及管理(12.50%). 结论 郑州市2006-2010年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健康教育及孕产妇系统管理,增强孕产妇保健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加强多学科协作,控制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作者:徐艳菊;赵巧荣;李梅珍;李萍;冯光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LDH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d-double polymer,DD)、乳酸脱氢酶LDH3(lactate dehydrogenase-3,LDH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5年1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8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中心的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根据治疗效果将实验组PTE患者分为治疗无效组与治疗有效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浆DD及LDH3水平. 结果 实验组的血浆DD、LDH3水平分别为(3.27± 1.80) mg/L、(143.29±41.22)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DD:0.31±0.11 mg/L、LDH3:128.36±9.54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7、21.28,均P<0.05);实验组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无效组的血浆DD、LDH3水平分别为(3.44±1.76) mg/L、(140.12±39.56) U/L,治疗有效组的血浆DD、LDH3水平分别为(0.88±.0.91) mg/L、(116.75±34.99)U/L,治疗有效组的血浆DD、LDH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水平(t=8.84、2.62,均P<0.05). 结论 DD联合LDH3检测有助于PTE的诊断、疗效判断.

    作者:刘念;江刚;刘志光;张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2年南昌市城区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南昌市城区高血压人群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认知水平,以期提出针对性防治策略. 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项目满1年的高血压患者,由社区医生指导填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评价项目699份调查问卷,采用EP-INFO录入,分别以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医疗保险形式为分组变量,采用x2检验比较高血压知晓率. 结果 南昌市城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55%,不同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人群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是否参与医保与知晓率无明显关联(P>0.05). 结论 2012年南昌城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影响高血压基本知晓率的因素之一,提高高血压患者防控知识知晓率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提高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频率.

    作者:汪德华;范义兵;龚循勇;王斌;朱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玉溪市红塔区重点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模式探究

    目的 探索在红塔区重点人群中开展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优方式,形成常态机制,促进结核病重点人群监测体系建设,为卫生决策者制定肺结核患者发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红塔区六个街道(乡)19个村委会6 13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痰培养及GeneXpert检查. 结果 2015年1-9月期间,重点人群主动筛查,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5例,检出率为81.57/10万,被动发现方式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有79例,登记率为18.3/10万;重点人群筛查期问,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较2014年同期提高52.7%. 结论 在重点人群中开展主动筛查是被动发现方式的有益补充;主动筛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既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又能极大的缩减花费的成本,是符合红塔区实际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肺结核主动筛查方式.

    作者:瞿媛;普丽;苏丽敏;肖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生长状况及营养与食品安全KAP比较研究-基于对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证分析

    目的 比较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长、营养与食品安全KAP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关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编制自填式问卷,于2015年以便利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1 026名3~6年级小学生开展问卷调研,由调研员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填写问卷,运用t检验与x2分析,探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生长及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态度、行为间的差异. 结果 被调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高达19.37%,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16.32%)(P<0.05).留守儿童的饮食行为多不如非留守儿童,18.1%的留守儿童以零食代替正餐,仅9.4%的非留守儿童以零食代替正餐;二者具备合理饮水习惯的比例分别为:留守儿童16.6%、非留守儿童32.3%,留守儿童饮水习惯更不科学(P<0.0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均喜爱吃零食,二者零食食用频率、零食偏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偏好“限制食用类”零食;留守儿童用于购买零食的钱数显著多于非留守儿童,零花钱在2元以上/d的比例分别为19.6%、11.1% (P<0.05).二者都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留守儿童个人卫生习惯不如非留守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食品安全与营养认知平均得分分别为53.84、58.14,留守儿童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且其营养态度显著差于非留守儿童(P<0.05). 结论 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长及营养与食品安全KAP现状较差,建议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开展相关教育,以弥补家庭监护的缺失.

    作者:谈甜;杨柳;刘莉;李杰;彭亚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TPX2基因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Xklp2靶蛋白(TPX2)基因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PX2基因的表达;siRNA-NC、TPX2-siRNA1和TPX2-siRNA2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未转染任何siRNA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TPX2蛋白表达;siRNA-NC、TPX2-siRNA转染细胞48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easpase3、p38、p-p38蛋白表达. 结果 TPX2在乳腺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TPX2-siRNA1组和TPX2-siRNA2组细胞中TPX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PX2-siRNA2组的抑制效果更明显,选择作为后续研究;siRNA-NC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p-p38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X2-siRNA组细胞存活率及p-p38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e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38蛋白表达在三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PX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抑制TPX2的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吴池华;李一;杨麟翰;黄婷;喻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心理症状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目的 了解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水平及心理症状,探讨工作压力、心理症状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方法 于2015年10月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深圳市某城管局346名城管执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 城管执法人员心理症状平均得分(119.23±42.13)分,心理障碍阳性检出率21.4%.心理症状与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均呈负相关(r=-0.287、-0.236,P<0.001),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r=0.846,P<0.001).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心理症状之间起预测作用(t=-0.510、-0.608,P<0.001). 结论 城管执法人员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与心理症状之间关系密切,心理资本越高,工作压力对心理症状的影响越小.

    作者:向莹君;盛文斌;高晗;李丽红;丘幸卿;杨伟亭;谢延;赵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链脂肪酸对肥胖C57BL/6J小鼠小肠TLR4传导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链脂肪酸(辛酸/癸酸)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C57BL/6J小鼠小肠中TLR4传导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中链脂肪酸(MCFA)降体重的机制. 方法 36只高脂饲料诱导的C57BL/6J肥胖小鼠按空腹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含2%辛酸(C8∶0)、癸酸(C10∶0)和油酸(C18∶1)的高脂饲料喂养16周,测定小鼠体重、肝脏重、肠系膜、附睾及肾周脂肪垫重,测定血清脂代谢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小肠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和TNF-α的mRNA表达. 结果 辛酸和癸酸组肥胖小鼠体重、肝脏重、附睾周脂肪重、小肠组织中TNF-α水平以及TLR4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辛酸组小鼠血清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小肠组织中IL-6、IL-1β水平以及MyD88、TNF-α mRNA表达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HDL-C/LDL-C显著高于油酸组(P<0.05).癸酸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FFA水平显著低于油酸组. 结论 MCFA可能通过下调小肠中TLR4传导通路相关分子水平抑制肥胖个体炎症反应,降低肥胖个体体重.

    作者:赵晓;张永;张新胜;徐庆;于晓明;刘鹿;刘英华;薛长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研究

    目的 了解2015年武汉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谱构成.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从2015年1-12月,对采自武大中南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共104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15种传染病病原体及分型的检测,分析其病原谱构成. 结果 共检测出11种传染病病原体阳性,38份阳性病例,总阳性率为36.54%(38/104),其中,病毒阳性29份,细菌阳性17份,细菌病毒共感染8份,分别占阳性病例的76.32%、44.74%和21.05%.男性感染阳性率32.75%(19/58),女性感染阳性率为41.3%(19/4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8,P=0.369).5岁及以下婴幼儿是呼吸道病毒的主要感染人群.11种病原体中,排名前3位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45.45%,5/11))、呼吸道腺病毒(36.36%,4/11))、肺炎链球菌(27.27%,3/11).不同病原体感染季节性不同,有的病原体表现出严格的季节性.结论 2015年武汉市呼吸道症候群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性病原体为主,尤其在低龄幼儿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其呼吸道症候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占建波;方斌;杨红梅;胡兵;潘阮刚;詹发先;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AEC Ⅱ细胞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炎症因子及TLRs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

    目的 研究肺泡Ⅱ型(AECⅡ)细胞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株H37Rv与弱毒力株BCG菌株感染的AECⅡ细胞模型,在感染12 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等分析TLRs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 强毒力H37Rv株感染12 h时细胞TLR2 mRNA、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0.35)、(1.87±0.52),弱毒力BCG株感染分别为(1.18±0.34)、(1.33±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毒力H37Rv株感染12 h时IL-6、IL-8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ODI值)分别为(2.74±0.57)、(2.95±0.43)、(5.12±0.71),弱毒力BCG株感染分别为(0.73±0.21)、(0.87±0.22)、(1.85±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毒力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感染12 h后细胞TLR2 mRNA、TLR4mRNA表达量与IL-6、IL-8及TNF-α蛋白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 结论 强毒力较弱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更能活化AECⅡ细胞TLRs信号通路,促进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及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刘卫国;崔俊伟;张静;王永亮;李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间进行G试验检测的2 588例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析其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2 588例患者中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者1 678例,占64.84%,无高危因素者910例,占35.16%.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G试验检测真阳性169例,假阳性420例,真阴性904例,假阴性185例.阳性似然比为1.51,阴性似然比为0.76.G试验应用于存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移植状态、重症感染、自身免疫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9种具有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检测时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23、1.77、1.21、1.55、1.31、0.68、1.8、1.97、2.2;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1、0.64、0.86、0.66、0.75、1.18、0.72、0.64、0.76. 结论 G试验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考证,尤其是在患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重症感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G试验应用价值较低,需改良其方法.

    作者:章迪;黄素明;唐慧;袁千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危型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在检查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共对1 749例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分别行HPV-DNA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对TCT检测异常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及病理检查. 结果 (1) TCT检测1 749例受检者有213例为异常,异常率12.18%,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84例,占4.80%(84/1 74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66例,占3.77%(66/1 749),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者55例,占3.14(55/1 749),鳞状细胞癌(sCC)者8例,占0.46%(8/1 749).(2) HPV-DNA检测有526例为阳性,阳性率30.07%,TCT检查异常患者其HPV-NDA检查阳性者共112例,阳性率52.58% (112/213),其中ASC患者阳性率29.76% (25/84),LSIL患者阳性率51.52% (34/66),HSIL患者阳性率81.82%(45/55),SCC阳性率100%(8/8).(3)213例TCT检查异常患者阴道镜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者58例(27.23%),宫颈上皮内肿瘤(CIN) 139例(65.26%),宫颈浸润癌16例(7.51%).(4) TCT检测阳性预测值为72.77%,HPV-DNA阳性预测值为18.06%,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为84.82%.TCT、HPV-DNA阳性预测值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危型HPV及TCT检查均能用于宫颈疾病的筛查,但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

    作者:尤小燕;王雅莉;刘文枝;李红娟;王淑丽;陈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一起以急性胃肠炎为表现的埃可病毒9型感染暴发调查

    目的 调查一起幼儿园不明原因发热腹痛事件的病因,采取控制措施. 方法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该起疫情累计发病28例,罹患率19.31%,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为主,病例均为轻症,病程2~3d.检测19份病例样本,17份肠道病毒阳性,4份埃可病毒9型阳性. 结论 此次埃可病毒9型感染暴发以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主,不同于以往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值得关注.

    作者:徐文国;陈聪;张建陶;许云霞;胡飞飞;嵇红;林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一例由阪崎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婴儿腹泻调查

    目的 对一例9月龄反复腹泻婴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为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儿粪便、奶粉、米粉等食品及奶瓶等可疑样本,进行常见肠道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和药敏实验. 结果 患儿断奶后以某品牌羊奶粉为主食,出现发热伴腹泻症状,反复近半个月,后经头孢噻肟和维生素C治疗得到康复.患儿的粪便、羊奶粉及两个奶瓶经检测均检出阪崎肠杆菌.分离菌株PFGE分型显示奶粉(1株)和奶瓶洗脱液样品中(2株)的3株阪崎肠杆菌具有相同的PFGE带型,与患者粪便中的分离株(1株)相似度为64.3%.药敏实验显示4株阪崎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萘啶酸、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四环素10种抗生素敏感实验结果均为敏感. 结论 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污染不容忽视,存在严重潜在危险.

    作者:龙奇志;何志敏;陈友群;林伟;王岚;胡世雄;彭文伏;贾华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FOXM1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紫杉醇对其表达的作用

    目的 探究紫杉醇对卵巢癌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基因FOXM1表达影响. 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从RNA以及蛋白质水平分别对卵巢癌患者卵巢标本(卵巢癌组)及因其他原因而行卵巢切除的卵巢标本(对照组)中FOXM1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同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二者血清中FOXM1蛋白含量及卵巢癌患者服用紫杉醇后不同时间段(1、2、3、4、5、6月)血清FOXM1含量变化. 结果 卵巢癌患者卵巢中FOXM1基因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血清中FOXM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与治疗前相比,卵巢癌患者服用紫杉醇后血清中FOXM1含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P<0.05),但治疗6个月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FOXM1基因与卵巢癌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服用紫杉醇可以降低患者体内FOXM1基因表达量.

    作者:范丽丽;薛玲玲;焦娜;马会峰;张镛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