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博;王子琪;曲波;闵霞;朱亚鑫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调查,为糖尿病患者科学营养管理及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体检中心常规体检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日总热量及各类营养素日摄入量控制情况.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达26.3%和56.7%,且每日总热量摄入过多的比例达到63.7%,不同体质指数的患者日总热量摄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者日总热量摄入过多的比例明显增多.肥胖患者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过量的比例分别为82.4%、85.3%和83.5%,正常、超重及肥胖患者的三大营养素摄入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时定时定量的患者比例仅为11.3%,而饮食口味偏咸和油腻的患者占60.0%和64.7%;而肉类、油脂类、蛋类摄入量均明显高于推荐摄入量,分别达到推荐摄入量的143.0% 、168.4%和125.2%,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及视黄醇的摄入量均明显低于推荐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62.3%、60.8%、87.7%、68.1%和79.2%. 结论 本院体检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日总热量控制不理想,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不合理,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强化指导.
作者:周岳琴;周新荣;张付生;杨俊;王岸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成都市2011-2015年碘盐监测数据,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规定的碘盐监测的抽样方法和盐碘检测方法进行监测. 结果 2011-2015年,共监测碘盐30 377份,碘盐覆盖率为99.0%,碘盐合格率为99.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7%,非碘盐率为1.0%,盐碘中位数为28.3 mg/kg.不同年度间碘盐覆盖率(98.1% ~ 99.3%)、碘盐合格率(96.6% ~ 98.4%)、合格碘盐食用率(95.7%~ 97.7%)、非碘盐率(0.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区县为单位,碘盐覆盖率在100% ~ 96.2%之间、碘盐合格率在99.9%~95.6%之间,合格碘盐食用率在99.9%~ 92.0%之间,非碘盐率在0%~3.8%之间.各区县中蒲江县监测指标好,双流县监测指标差. 结论 成都市2011-2015年碘盐质量指标处于国家标准内,但地区间呈不稳定状态.应继续坚持监测、监督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巩固维持消除碘缺乏病成果.
作者:彭中;陈刚;宋志勇;郑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做好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5年浦东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浦东新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起,发病1 923人,死亡48人,以一般事件为主,报告数以2008年、2013年较多,呈逐年递减趋势.前五年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后五年以环境因素事件居首.39.8%为传染病事件,高峰在4月与11-12月,其中以水痘多占59.5%.31起发生在学校,占33.3%.环境因素事件致死34人,占总死亡人数70.8%. 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乡镇、学校是高发地点.事件类别由传染病事件转为环境因素事件为主.环境因素事件是主要致死因素.
作者:谢彦昕;谢震宇;孙乔;傅益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106例老年脑卒中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 结果 106例老年脑卒中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3%,革兰阳性菌仅占32.7%.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2.1%、16.8%、15.0%和12.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2%,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菌株;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氨曲南耐药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耐药率均在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为敏感,耐药率为5.3%. 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继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多重耐药的院内传播.
作者:简雪峰;常永超;王媛媛;白娇红;孙娟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吉首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全院11 852例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结果 11 852例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 641株,检出率22.28%.其中革兰阳性菌820株,占31.05%,革兰阴性菌1 586株,占60.05%,真菌235株,占8.90%.检出的病原菌,其标本来源前三位是痰液(985株,37.30%)、血液(618株,23.40%)、尿液(448株,16.96%).在科室中以儿科检出多(525株,19.88%),其次为肾病内科(359株,13.58%)、ICU(286株,10.83%).主要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汀完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完全耐药;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粪肠球菌,其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完全耐药,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对克林霉素完全耐药.主要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常见的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低. 结论 应加强综合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检测,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
作者:陈滔;蒋洪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连云港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行评价数据,以发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监测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连云港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5年共报告麻疹监测病例1 517例,其中确诊820例(54.05%).2009年、2010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均低于1/10万,2011-2015年在2.50/10万~3.14/10万之间.48 h内完整调查率和血标本采集率于2009年低,分别为98.77%和93.13%. 结论 连云港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启用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并维持高效运转.随着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断提高,全市麻疹发病率较低.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今后应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
作者:张嘉陵;谷利妞;潘佑记;吴周伟;许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及各因素对其营养风险的综合影响. 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调查湖南省5市符合研究要求的205名正常居民(NC组)和176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了解其一般人口学特征、认知水平和营养风险,分析对象基本情况和认知水平对其营养风险的综合影响. 结果 NC组和MCI组对象的老伴健在情况、居住情况、月收入情况、医保方式、生涯主要职业、睡眠质量、社交活动、锻炼习惯、饮食规律情况对其NRS 2002量表得分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对象长沙版MoCA量表得分(t=29.67,P=0.00)、NRS 2002量表得分(t=15.81,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沙版MoCA量表和NRS2002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NC组(r=0.56,P=0.00)和MCI组(r=0.73,P=0.00)均显示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影响MCI组患者是否发生营养风险的因素依次为:饮食规律(OR=10.80)、认知水平(OR=6.42)、居住方式(OR=4.71)、月收入情况(OR=4.35)、医保方式(OR=3.86)、睡眠质量(OR=2.64)、锻炼情况(OR=2.08). 结论 老年MCI患者其营养风险显著大于正常人群,饮食不规律、认知水平较低、独居、月收入水平较低、没有医保、睡眠质量较差、无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应格外防止营养风险对患者身体状态的负面影响.
作者:杨双波;辛冰艳;郑嘉祺;李庆宇;陆茂葳;孙叶盛;叶淑姿;王静;邱玲;夏彦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东港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并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2015年5-8月通过分层抽样方法对东港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对抽取的373名老年人进行健康水平调查,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及因子分析方法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评价,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法对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6.0. 结果 SF-36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09,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0.936%.老年人生理健康(PCS)得分为(70.59±22.54)分,心理健康(MCS)得分为(68.23±19.51)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慢性疾病、年龄、月收入、体育锻炼、精神创伤史及学历因素是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SF-36量表在中国老年人生命质量评测中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经济水平,加强慢性疾病的治疗,并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为其提供体育锻炼的场所和科学指导,可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东博;王子琪;曲波;闵霞;朱亚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与疱疹性咽峡炎在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特点.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丰台区2016年1-5月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病原分布、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的描述分析. 结果 手足口病1月开始有监测病例出现,3月份开始上升,5月病例达到高峰,疱疹性咽峡炎3月开始有监测病例,4、5月病例开始明显增多;手足口病病例和疱疹性咽峡炎病例都均以托幼儿童为主(63.1%和77.8%);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和小商品批发市场集中地(89.29%和100%).手足口病病例病原构成主要以CoxA 16为主(20.2%),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16.7%);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病原构成均为其他肠道病毒(100%),其中CoxA10占27.78%.临床症状中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咽痛、头痛、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91.67%、69.44%、8.33%、5.56%)均高于同时期的手足口病(分别为50.00%、8.33%、0.00%、1.19%)(P<0.05).后期追踪发病4周调查中,手足口病的病例出现脱皮的比例(27.38%)明显大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比例(0.00%)(P<0.05). 结论 疱疹性咽峡炎作为肠道病毒传染病之一,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有很高的相似性,且疱疹性咽峡炎在某些临床症状上相对手足口病更明显,应针对其出台相应的防控措施,纳入法定监测管理.
作者:武晶;杨军勇;徐彦冕;武庆锐;杨霄星;孟艳;李若曦;陈黎黎;张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4年肿瘤发病的流行特征,为肿瘤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乌鲁木齐市肿瘤登记处登记的乌鲁木齐市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按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分层,结合乌鲁木齐市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和分析乌鲁木齐市肿瘤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中标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 结果 乌鲁木齐市2014年肿瘤登记调查覆盖729 212人,新发肿瘤病例1 651例,肿瘤发病率为226.41/10万,中标率为150.55/10万,;男性肿瘤粗发病率(220.00/10万)显著低于女性(232.62/10万)(x2=1.29,P=0.257).甲状腺癌(40.80/10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5.04/10万)(x2=32.64,P=0.00).男性肺癌(含气管,支气管)、胃癌、肝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从35岁开始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55岁急剧快速上升,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80~ 84岁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肺癌(含气管,支气管)、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肝癌、肾及泌尿系统癌、脑,神经系统癌等是乌鲁木齐市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新发恶性肿瘤总数的72.44%.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为甲状腺癌.消化系统、呼吸器官这两大部位是肿瘤新发的主要两大系统.乌鲁木齐市儿童恶性肿瘤新发病例0~4岁低龄组是儿童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 结论 乌鲁木齐市肿瘤发病率接近全国和世界水平,应加强肿瘤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乌鲁木齐市肿瘤流行水平.
作者:孙高峰;钦勤;谢惠芳;万里;郭颖珍;刘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小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基础对照组、衰老模型组、Res低剂量组(22.5 mg/kg)、Res高剂量组(45 mg/kg),基础对照组每日经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三组经颈部皮下注射D-gal溶液.同时,基础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每日经灌胃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而其余2组每日经灌胃给予Res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6周后检测小鼠血清Hcy水平;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 结果 与基础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其血清和肝脏SOD、GSH-Px和T-AOC显著降低(P<0.05),而MD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两种剂量的Res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Hcy水平(P<0.05),显著升高其血清和肝脏SOD、GSH-Px和T-AOC水平(P<0.05),而显著降低其血清和肝脏MDA水平(P<0.05). 结论 不同剂量的Res能够预防D-gal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和血清Hcy水平升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任亚浩;李翠;赵越;杨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oropathy,DN)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血清胱抑素C(cystatian C,CysC)、尿白蛋白(urine-microalbumin,U-mALB)的改变及其对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56例按尿液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NA组)、早期肾病组(MA组)、临床肾病组(CN组);同时采用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中的NGAL浓度,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ysC,化学发光法检测U-mALB.对检测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血清NGAL NA组、MA组、CN组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组与C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NA组、MA组、CN组hs-CRP、CysC、U-mAL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GAL与hs-CRP、CysC、U-mALB均呈正相关(R2=0.281 1、0.180 9、0.858 0,P<0.001). 结论 T2DM早期肾损伤血清NGAL水平升高迅速,是临床诊断早期DN敏感而准确的指标,血清NGAL联合hs-CRP、CysC、U-mALB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炎;黄伟;章爽;姜锐;朱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产生手机依赖的各因素,为提出明确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进行手机依赖问卷调查,分析手机依赖与性别、年龄、工作岗位、月数据流量、开机时间的关系. 结果 手机依赖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月数据流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数据流量≥300 M比<300 M手机依赖更为严重.在不同开机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时间<6h的比开机12~<18 h和不关机的手机依赖轻. 结论 手机依赖在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中具有普遍性,应全范围开展健康干预,重点是数据流量较高、开机12~<18 h和不关机的人群.
作者:颜娜;刘凤美;余思苇;张莉;李慕莲;任国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RORγt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对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血液标本34例,另取健康对照标本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的表达百分比;Trizol提取血液淋巴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孤独核受体γt(RORγt)基因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和银屑病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IL-17+抗体双阳的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47±0.86)%和(9.64±2.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6,P<0.01).正常对照组和银屑病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ORγt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0.206±0.072)和(0.462±0.1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P<0.01). 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存在Th17细胞的升高,升高的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RORγt基因的激活可能是Th17细胞上调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爱琴;卞坤鹏;翟伟;翟翊然;田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小学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进一步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6年丰台区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调查,描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探索疫情发生危险因素. 结果 该学校共计发生19例病例,波及6个班级,总体罹患率为2.5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楼层(P=0.002)、年龄组(P=0.039)学生水痘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病例所在楼层(OR=5.676,95% CI:2.062~15.623),10~13岁组(OR=3.946,95%CI:1.482~10.511)学生的水痘罹患风险更高.接种一剂次水痘疫苗5年以下者为63人,接种二剂次者为190人,均未出现突破病例. 结论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分析影响学校、托幼园所等集体单位学生罹患水痘的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应采取接种二剂次水痘疫苗等综合性干预措施.
作者:唐田;黄胜天;王中战;姜晓飞;毛雯雯;兰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对贵州省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影响. 方法 利用贵州省项目县历年上报孕产妇死亡数及死亡报告卡资料,描述分析“降消”项目实施前后孕产妇死亡模式的变化. 结果 ①“降消”实施以来,项目县住院分娩率由1999年的17.08%增加到2014年的98.48%,孕产妇死亡率由144.79/10万降低到29.44/10万.②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在整个项目期间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010年住院分娩率提高到90%以上后,孕产妇死亡原因发生重要变化: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降低,肝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居孕产妇前5位死亡原因;③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胎盘储留及宫缩乏力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占产科出血病因构成比60%以上.2010年后因胎盘储留发生率下降,宫缩乏力超过胎盘储留成为引起产科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④2010-2014年住院分娩率97.56%,孕产妇总死亡率26.64/10万,家中分娩死亡率136.30/10万,住院分娩死亡率是14.69/10万. 结论 贵州省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从1999-2014年持续下降,产科出血和妊高征等可避免死因降低更明显.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分娩,因此应努力提高农村尤其是贵州省落后地区农村妇女的住院分娩率.
作者:冯海哲;张玉琼;李艳萍;张谊;韩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务人员组织承诺、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6年4-6月采用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量表(PCBQ)、离职意愿量表对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的衡阳市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33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社区医务人员离职意愿与组织承诺、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离职意愿的寻找动机维度不同职务的社区医务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寻找动机和获得可能维度不同收入水平的社区医务人员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务人员组织承诺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0),职业倦怠各维度与离职意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离职意愿受个体的聘用类型、薪资水平、职业倦怠以及组织承诺状况的影响,职业倦怠的增加不仅会直接导致离职意愿的升高,还通过降低组织承诺来增加医务人员的离职意愿. 结论 衡阳市社区医务人员组织承诺和职业倦怠对医务人员离职意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职业倦怠通过组织承诺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离职意愿.
作者:叶炜杰;王毓君;茆广绪;冯玉娟;谢红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2004-2016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湖南省2004-2016年共报告1 034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为一般事件972起(94.0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共954起(92.26%),其中报告疫情多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共726起(76.10%);2004-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年的发生高峰为3-6月(495起,47.87%)和9-11月(402起,38.88%);报告事件数多是长沙市,223起(21.57%);高发学校为乡村中小学(492起,47.58%),其罹患率高,为5.93%(x2 =5925.62,P<0.001);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不高. 结论 传染病疫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教育和卫生计生部门应加大对学校卫生的投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学校需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免疫规划等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叶金波;高立冬;刘富强;肖洁华;丁胜非;岳文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常德市鼎城区居民2013-2015年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寿命的影响,为预防控制恶性肿瘤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鼎城区2013-2015年各年度死因登记资料及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 结果 2013-2015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1.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7.05/10万,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7.20/10万和77.03/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01).主要恶性肿瘤中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和肺癌、肝癌、胃癌、脑部肿瘤、结直肠和肛门癌,其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后增加明显.恶性肿瘤造成的潜在减寿率(PYLL率)为20.23人年/1 000,平均每位死者损失(APYLL) 14.30人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9.80岁,去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增加2.40岁. 结论 2013-2015年常德市鼎城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居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寿命和期望寿命损失,支气管和肺癌、肝癌、胃癌是主要癌种,应针对不同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作者:王飞;张完珍;周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12-2015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发生情况,为制定长沙市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制定的《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方法要求,以监测医院为基础收集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长沙市2012-2015年13家监测医院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监测围产儿总数192 113例,其中缺陷儿6 87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58.02/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389.05/万)高于女性(321.29/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81,P<0.05);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370.23/万)高于乡村(342.62/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64,P<0.05);<20岁组和≥35岁组孕母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前五位出生缺陷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尿道下裂. 结论 长沙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当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樊婧;杨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