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嫦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1年9- 12月共收治的10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胆红素测定值分为高胆Ⅰ组(< 256.5 μmol/L),高胆Ⅱ组(256.5~307.8 μmol/L),高胆Ⅲ组(>307.8μmol/L).监测三组治疗前后的CK-MB值,并进行t检验对比分析. 结果 入院时检测三组之间CK - M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Ⅲ组经治疗后CK-MB值下降的效果显著(P<0.05). 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无明显的损害作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工业性氟病的长期影响. 方法 对1994年诊断的8例工业性氟病患者进行临床医学观察,对尿氟、肌酸激酶、骨密度、骨骼X射线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尿氟0.2~1.23 mg/L,肌酸激酶66~142 U/L,均在正常范围.骨密度检查6例正常,2例骨量减少,患者前后骨骼X射线检查无明显改变. 结论 工业性氟病患者脱离岗位后,临床症状将明显缓解,骨骼无活动性病变.
作者:赖燕;袁娟;肖雄斌;肖友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消毒液用于百白破接种出现的局部不良反应. 方法 以1 450名出生后满三个月至两岁的健康儿童为对象,分别使用浓度为1%的聚维酮碘和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接种前消毒,接种24 h后进行接种部位的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用1%聚维酮碘消毒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为1.92%,75%酒精消毒的为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接种白百破时好使用75%酒精消毒.
作者:喻风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自身免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包括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0余种疾病.其共同特征为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异常所致免疫调控网络紊乱与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及其分子机制相关.表观遗传学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包括三种调节性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表观遗传学机制,与基因转录表达相关并已经证明在肿瘤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的关系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篇综述拟讨论组蛋白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黄葳;陆前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近两年本院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湖南天地人公司TDR - 200B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MRSA) 65株(66.3%),主要来源于痰、伤口分泌物、脓等.检出的MRSA除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对米诺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较小(24.6%和27.7%),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52.3%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0%,且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许多MRSA菌株为多重耐药菌,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耐药监测,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海燕;曹伟;谭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山区初治肺结核病人主动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病人发现率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两个山区县2010年登记的全部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15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区患者就诊总延迟率为67.47%,不同性别就诊延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壮年(15 ~44岁组)与老年人(≥65岁组)就诊延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不同社会文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21%的就诊延迟者知道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全部参加各种医疗保险. 结论 农民和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老年人是影响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要大力宣传早期就诊的重要性,建议国家侧重解决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就诊、复查的交通费用和食宿补助.
作者:林森;路丽;杨印;刘维军;马樱子;王英姿;张桂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继发性不孕患者病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 方法 选择2010年2月- 201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继发性不孕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医院就诊的非不孕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经期卫生、人工流产史、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障碍以及性传播疾病是否为继发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人工流产史、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障碍以及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4.7%、27.3%、31.1%、2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14.6%、15.4%、11.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项为继发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了解继发性不孕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马新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东莞市超重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06年11 - 12月分别对东莞市3个镇(街)正常、超重、肥胖中学生655人进行调查,计算MS患病率. 结果 东莞正常、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0.23%、11.03%和27.63%6. 结论 超重、肥胖中学生中MS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对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健康监测深度及广度,加大对健康干预的力度.
作者:陈绍丽;陈裕明;李月欢;丁嘉顺;邹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黔东南州乙脑的流行规律及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5 - 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黔东南州2005 - 2010年乙脑发病391例,发病率为1.59/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91.56%的病例集中在6-8月.年龄以<10岁的儿童为主,占81.8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散童和学生为多. 结论 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从江、凯里等县市发病率还较高,因此黔东南州乙脑预防工作不容乐观,要采取疫苗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措施降低乙脑发病.
作者:潘宏;时静;邓茂铭;周文红;郭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脓毒症检测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及血培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50例脓毒症患儿及对照组30例无感染征象儿童血内毒素、CRP浓度及血培养. 结果 50例脓毒症患儿血内毒素及CRP浓度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患儿血内毒素增高更明显. 结论 内毒素联合CRP检测可作为鉴别G-菌与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孙东明;董巧丽;杨小巍;许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A)氨基糖苷类药物各种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 方法 收集20株分离自2010年1- 12月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患者临床分离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mtA、rmtB、rmtC、rmtD、npmA、aac(3) -Ⅰ、aac(3) -Ⅱ、aac(6′)-Ⅱ、acc(6′)-Ⅰb、aac(6′)-Ⅰa、ant(3″)-Ⅰ、ant(2″)-Ⅰ等16SrRNA甲基化酶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结果 1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15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Ⅰ为80%、ant(2”)-Ⅰ为80%、aac(3)-Ⅱ为40%、aac(6′) -Ⅰ b为15%]. 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相关.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新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
作者:易敏;姜习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用低检出限评价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三种检测方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中,将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有机组合,提高检测的速度、灵敏度. 方法 将标准菌株10倍稀释,制备模拟样品,用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低检出限. 结果 标准菌株10倍稀释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分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法的低检出限分别为103、100、102 cfu/ml;模拟样品中增菌前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分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法的低检出限分别为105、101、104cfu/ml,增菌培养后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分离法、免疫磁珠分离法、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法的低检出限分别为102、100、100 cfu/ml. 结论 免疫磁珠分离法在增菌前和增菌培养后的检出限为低,增菌培养后实时荧光PCR法的检出限也达到了低,适用于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用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分离法进行检测,易造成漏检.将免疫磁珠分离法、实时荧光PCR法有机组合,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速度,灵敏度,并且可获得菌株.
作者:高涛;张克俭;张丽萍;席桂绒;武永平;薛彩娥;孙彦峰;薛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HIV-1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性别、年龄、检测时间与确认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了解该人群的免疫状况. 方法 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TriTEST CD4 FITC/CD8PE/CD3PerCP测定369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标本并对结果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男性CD3+ Abs Cnt和CD3+ CD8+Abs Cnt明显高于女性,男性TH/S明显低于女性(P均<0.05);不同年龄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CD3+ Abs Cnt、CD3+ CD4+ Abs Cnt和T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和0.049);不同检测时间与患者确认时间间隔对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岁年龄组CD4+细胞≥500/mm3 (12.7%)和41~50岁年龄组CD4+细胞<200/mm3 (28.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HIV-1感染者/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受性别、年龄影响,各年龄组研究对象免疫抑制程度不同.
作者:文岚;田斌;张兵;姚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桂阳县1999 - 2010年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用SPSS13.1统计学软件及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桂阳县1999 - 2010年间的艾滋病患者与HIV感染者的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自1999年发现首例HIV感染以来,至2010年桂阳县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例,发病人数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病例分布在20个乡镇和一个监管场所,在49例艾滋病感染者中,其中HIV23例,AIDS26例,死亡14例.2007 - 2010年间为迅速增长阶段;发病者主要为本地人口,占95.9%;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者主要为青壮年,年龄在20~49岁之间者居多,为39例,占79.6%;在职业情况方面,农民及打工者多,共45例,占91.8%;已婚者43例,占87.8%;夫妻同时感染者9对18人,占36.7%;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以下学历者43例,占87.8%;在传播途径方面,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共39例,占79.6%.结论 桂阳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应果断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作者:宁红卫;欧阳妍清;曹军;李娟;欧阳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珠海市西部地区2010年9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结果进行分析,为降低麻疹发病率和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供对策依据. 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珠海市西部地区2010年9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相关报表数据和现场评估等情况,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西部地区摸底登记8月龄~4周岁儿童共29 680人,报告接种数为28 751人,报告接种率为96.87%,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为96.44%.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例,发生率为13.91/10万.强化免疫后的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 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能够降低人群麻疹的发病率,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的接种质量,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作者:赵泳瑜;黄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6-9月产前门诊建卡检查孕妇,以《妇产科学》诊断GDM标准,其中正常妊娠50例,产前检查诊断为GDM孕妇74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66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和HbA1c,并比较各组孕妇三指标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可靠性、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 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相比,G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的GCT及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糖耐量受损组相比,GDM组的GCT及HbA1c水平同样均显著升高(P<0.05);G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FPG、OGCT、HbA1c诊断阳性率大小顺序为HbA1c>OGC-T> FPG; GDM筛查中HbA1c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1%、97.9%、98.2%和81.8%,均显著高于FPG、OGCT(P <0.05). 结论 HbA1c在GDM患者诊断中具有快速,阳性率、敏感性、可靠性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在临床GDM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雷莹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剔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益阳市中心医院214例患者,分为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 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少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中囊肿破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娣;李诚;陈克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一系列毒理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改革措施,以提高毒理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方法 从毒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薄弱环节入手,采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与毒理学实验教师互动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并对毒理学实验教学实践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与改进. 结果 学生学习毒理学的兴趣得以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结论 综合式毒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作者:魏莲;陈永忠;王敏;赖延东;杨巧媛;林丽白;王立辉;雷毅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装修竣工后不同时期办公大楼空气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5幢装修竣工后不同时期的办公大楼,分别于装修竣工后30d、1年、2年,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的浓度,同时对办公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甲醛在装修后1年的浓度高,均值为(0.220±0.050)mg/m3,装修后2年的甲醛平均浓度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苯系物和TVOC的浓度在装修后30d高,以后逐渐降低.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严重超标,分别超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高容许浓度的16.2、13.1倍,苯和TVOC浓度超标相对较少.装修竣工时间越短,皮肤和上呼吸道刺激的发生率就越高,但眼部刺激症状的高发生率却出现在装修后1年的时段里,而且在1年以上的发生率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结论 办公大楼装修能造成室内严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对办公人员健康危害较大.
作者:江思力;郑睦锐;杨轶戬;甘平胜;冯文如;刘世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疗效. 方法 2009年2月- 2011年2月冷水江市人民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治疗80例患者,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40例,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病率等. 结果 与TVH组相比,LAVH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病率均显著优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病率低的优势,优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姜雄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