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昌发;陈君
目的 对珠海市2009年6月- 2011年5月流感样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珠海市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方法 收集珠海市流感监测哨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检测流感病原,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珠海市流感的病原学特征.结果 共检测样本3 598份,阳性991例,阳性率27.54%(991/3598).其中2009年6-12月阳性率为38.25%(490/1281),2010年为22.90%(419/1830),2011年1-5月为16.84%(82/487).所有标本中,A型季节性流感269例,阳性率7.48% (269/3598);B型季节性流感191例,阳性率5.31%(191/3598);甲型H1N1流感531例,阳性率14.76%(531/3598).流感病例数与流感样病例数两者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其复相关系数为0.64(P<0.05).结论 珠海市流感流行强度高于全省水平,发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
作者:徐郁;周勇;周伴群;焦亮;谭爱军;李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厦门市各类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政府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 -2011年从厦门市超市和农贸市场随机抽取各类食品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检测食品样品中的铅、镉、汞含量,依据GB2762 - 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19643 - 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和(EC)NO629/2008《欧盟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共检测19类食品320份,总合格率为88.7%,各类食品中大米的合格率低,仅为64.7%,其次是食用菌、藻类、叶菜类蔬菜合格率都在80%以下.结论 不同种类食品受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应重点加强对大米、藻类、蔬菜的卫生监督管理,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作者:周娜;白艳艳;王文伟;贾玉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9月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脓毒血症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将脓毒血症患者按照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40例和死亡组32例,测定患者的PC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明显,且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可以作为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复合先露的主要发生原因,探讨主要发生原因变化与分娩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例发生复合先露且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复合先露分娩的产妇中,以经产妇腹壁松弛为主要原因,占36%,第二位无明显原因的8例占22%.结论 复合先露的主要发生原因已经发生变化,多是足月产,且对分娩有一定的影响,应该引起广大助产人员的注意.
作者:刘翠英;佟志云;张凤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按体重(110±5)g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n=3)、急性冷暴露组(n=3)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3 w)与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w+cold)接受4℃,4h/d冷刺激,共21 d;对照组(con)和急性冷暴露组(cold)进行室温饲养.3周后,cold和3w+cold组在第2d接受-15℃,4h冷暴露,观察大鼠肛温变化及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结果 - 15℃冷暴露4h导致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肛温明显下降(P<0.05),下降(2.64±0.182)℃,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 w+cold)大鼠肛温无明显改变,下降(0.32±0.531)℃;棕色脂肪组织形态观察显示: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小边界不清,充血明显,色泽呈暗红色,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w+cold)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大,边界较清晰,充血明显,色泽呈深棕色.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间歇性冷剌激可使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CoxⅣ及解耦连蛋白1(UCP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21 d间歇性冷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耐寒能力,棕色脂肪组织形成、线粒体CoxⅣ和UCP1含量增加可能是其耐寒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冠鹏;王基野;陈迎雷;陈耀明;戴鹏;付中伟;张文斌;柯涛;郑刚;沈学峰;骆文静;陈景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企业球类制作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苯、甲苯、汽油、二氧化硫、丙酮、丁酮、丙烯酸、环己烷、甲醛、炭黑粉尘、滑石粉尘、橡胶粉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高频电磁场等;其中丙烯酸、粉尘存在超标,经整改后各种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作者:付必惠;潘健;黄宏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40~80 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5~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降压疗效,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胱抑素(Cys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替米沙坦组尿微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CysC水平较依那普利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均能有效控制血压,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有可能延缓肾功能损害.
作者:全昌发;陈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缺血缺氧脑病(HIE)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试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男孩37例,女孩3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围产期情况、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相似,实验组胎龄(34.70±2.26)月,出生体重(2.38±0.60)kg,Apgar评分(4.60±1.80)分,对照组胎龄(35.65±1.96)月,出生体重(2.68±0.82)kg.APgar评分(4.86±1.46)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5例新生儿通过高压氧和触、听、视觉训练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常规触、听、视觉训练,对两组新生儿分别于1、3、6、12、24月龄时进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结果 实验组MDI在治疗后明显升高,3、6月时增长快,12月达高峰,24月与12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24个月内存在升高趋势,但是升高数值明显低于实验组,且6月后升高趋势明显减小;PDI在实验组治疗后明显升高,6、12月时增加快,24月时达高峰;对照组也在3、6月时出现增高,12月达高峰,12~24个月间无明显升高;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相应月份增长值.结论 高压氧早期干预有利于缺血缺氧患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可监测患儿发育状况.
作者:李雅秋;曹艳华;张丽云;付卫国;韩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不同对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从丽确定标本采集后的佳测定时间.方法 采集20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各24 ml,分别置于6根试管中,每管4 ml.分别于0min、20 min、1h、2h、4h、8h后在25℃(室温)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血黏度0 min与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4h、8h与2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 min与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在不同放置时间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在放置2h、4h和8h后降低,与20 min相比有显著变化(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红细胞变形指数相反,刚性指数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放置1h、2h、4h、8h与20 min相比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血浆粘度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两者不同放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室温25℃情况下,全血黏度好在采血后1h内进行结果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好在采血后20 min内进行结果检测;红细胞聚集指数在不同放置时间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粘度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两者则不受放置时间影响.
作者:李亦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对乙肝病毒复制和慢性乙肝患者治疗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转阴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定量、乙肝五项检查以及前S1抗原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治疗前的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均为阳性(阴性率均为0%),HBV DNA含量平均(8.36±1.75) copies/ml;治疗后半年和一年时HBsAg转阴率分别为(55.88%、70.59%)、HBeAg转阴率分别为.(50.0%、61.76%)以及前S1抗原转阴率分别为(61.76%、73.5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各指标转阴率逐渐增加.治疗后半年和一年时HBV - DNA含量分别为(5.39±1.59)、(3.23±1.48)copies/ml,逐渐降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并且可以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满意的HBsAg、HBeAg以及前S1抗原转阴率.
作者:王元海;周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第一医院486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日-2010年7月20日本院临床送检的痰、伤口分泌物、尿液等标本培养的资料,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 -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药敏试验方法,采用K-B(Kirby- Bauer)法,严格按照CLSI标准判定敏感菌株.结果 共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486株.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及头孢曲松高度耐药,其敏感率均不到50%;β-内酰胺类及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类其耐药率明显上升,而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则敏感率有所增加,尤其是舒普深具有较高的药物敏感率,其敏感率高达95.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由于临床大量应用,明显增加了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药敏测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袁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南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通大学6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7.87%,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公开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和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持谨慎态度,92.3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艾滋病教育.性行为发生率为18.44%,而在性行为中,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17.24%.性行为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生、非医学专业、看过黄色图文或电影、注射过违禁品、赞成在校发生性行为、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无所谓的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倡导安全性行为应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陈沄渟;庄勋;侯晓艳;邢易天;陈雪萍;张雁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心理疏导配合自制中药贴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1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按照年龄相近、证型相似的随机原则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自制药贴配合理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自制药贴配合理疗仪治疗,不配合心理疏导.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85%,对照组愈显率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05).结论 心理疏导配合自制中药贴治疗乳腺增生病加强了对病因的干预,增强了治疗效果,是较为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蔡春茹;吴文华;张雅娟;邓鑫;陈尔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医患双力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三个不同级别医院中按比例随机抽取医护人员和患者,调查衡阳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结果 71.0%医务人员和59.3%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以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差,医务人员较患者认为医患关系更紧张(P<0.01).医务人员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患者看病难”;患者认为“服务态度恶劣”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医疗费用高”.60%多的医务人员认为媒体报道不客观,55%的患者认为媒体报道比较客观.结论 衡阳市医患关系较紧张,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服务态度恶劣、患者看病难;医患双方对媒体报道的评价不同.
作者:周云鹏;张平;郭卫珍;吴成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意义,以及对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方法 将社区治疗的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4例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健康教育.两周后统计并对比两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结果 对照组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仅39人知晓,知晓率为46.3% (39/84),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2.6% (78/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82,P<0.01);1年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健康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与日常护理常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健康度,有助于良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姚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入选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早期组(A组)35例、糖尿病肾病组(B组)15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均行尿渗透压、血清渗透压、尿素、肌酐、尿酸检测.结果 A组、B组、健康对照组三组的尿渗透压、尿/血渗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尿素、肌酐、尿酸的检测分析中,B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作者:陈建设;罗浩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降低出生缺陷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无锡市61 425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98‰,并逐年下降.出生缺陷发生在城乡间、本地与外地、男女性别、胎产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高于农村,本地高于外地,男性高于女性,第一产高于第二产及以上.在发生季节和产母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锡市出生缺陷前五大类依次为肢体畸形、唇腭裂、先心、耳部畸形、消化系统畸形,占总缺陷3/4以上,其中,多指(趾)、先心、唇裂、唇腭裂、并指(趾),前五位占总出生缺陷1/2以上.结论 出生缺陷发生率不断降低,出生缺陷监测质量不断提高.应重点针对前五位出生缺陷病种,寻找突破口,实施有效地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眭茜;韦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寻找危害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从而进行有效防范.方法 对某高校教职工2006年、2008年、2010年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该高校教职工三年各种疾病检出率为71.00%~81.12%.前七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炎/胆石症、尿十项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囊炎/胆石症、肾结石的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很有必要加强学校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黄海杰;刘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安化县2010年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44例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咽痛、发热、乏力、头痛.住院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6个月~6岁.患儿的住院高峰集中在1月份和11月份,以冬春季节为主.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测甲型流感的流行状况,防止其暴发流行.
作者:田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α-甘露聚糖肽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能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升高白细胞的作用.近十几年来,随着α-甘露聚糖肽使用量的增加,有关该药使用中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多起,还有数例致死例子发生.本文就该患者使用α-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中出现过敏性休克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多篇文献报道,建议修改α-甘露聚糖肽说明书,使用α-甘露聚糖肽前需做皮试,特别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须慎用.同时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护且须有抢救措施的条件下使用.
作者:江慧星;文晓柯;肖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