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陈帅;吴传业;黄涛;胡建安

关键词:农村, 集中式供水, 末梢水, 微生物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 按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1年湖南省93个县(区)2006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 4012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40.28%,不同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优于丰水期(P<0.001),菌落总数与浑浊度呈正相关.结论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应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加强水厂卫生管理,提高水源防护力度,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普及卫生健康教育.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渗透压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入选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早期组(A组)35例、糖尿病肾病组(B组)15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均行尿渗透压、血清渗透压、尿素、肌酐、尿酸检测.结果 A组、B组、健康对照组三组的尿渗透压、尿/血渗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尿素、肌酐、尿酸的检测分析中,B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渗透压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作者:陈建设;罗浩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耐量试验早期诊断高脂血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早期诊断高脂血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后测定2h血糖(2hPG),分析葡萄糖耐量降低(IGT)及代谢综合征检出情况,并比较正常组、IGT组及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空腹血糖(FPG)、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120例患者经OGTT检出IGT 46例(38.3%),代谢综合征32例(26.6%).三组FPG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及代谢综合征组患者2hPG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TG、TC均高于正常值,代谢综合征组TG、TC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IGT组TG、TC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代谢综合征组BMI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IGT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应及早行OGTT试验和BMI检查,以期及早发现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早期干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作者:赵立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为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 按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标准对2011年湖南省93个县(区)2006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的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统计分析不同条件对水质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 4012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40.28%,不同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的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优于丰水期(P<0.001),菌落总数与浑浊度呈正相关.结论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集中式供水水处理工艺、水源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要提高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应完善水质净化工艺,加强水厂卫生管理,提高水源防护力度,同时在农村进一步普及卫生健康教育.

    作者:陈帅;吴传业;黄涛;胡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启示

    α-甘露聚糖肽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能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升高白细胞的作用.近十几年来,随着α-甘露聚糖肽使用量的增加,有关该药使用中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多起,还有数例致死例子发生.本文就该患者使用α-甘露聚糖肽注射液中出现过敏性休克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多篇文献报道,建议修改α-甘露聚糖肽说明书,使用α-甘露聚糖肽前需做皮试,特别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须慎用.同时使用过程中,须严密监护且须有抢救措施的条件下使用.

    作者:江慧星;文晓柯;肖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998-2010年芜湖市HIV/AIDS疫情报告特征及随访管理状况分析

    目的 描述芜湖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报告及随访管理状况.方法 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截至2010年12月底芜湖市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截至2011年3月底的随访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2010年芜湖市累计共报告HIV/AIDS142例,死亡19例.男性89例,占62.7%;20~39岁年龄组占77.5%;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及同性传播为主,分别占31.7%和26.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占47.8%;2010年累计报告存活的HIV/AIDS病例的随访率为98.8%,CD4检测率为87.2%.结论 芜湖市艾滋病总体仍处于低流行,HIV以性途径传播为主,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力度,加强HIV/AIDS管理,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并减少HIV/AIDS病例死亡.

    作者:琚腊红;程周祥;吕金伟;方艳娇;豆正东;成国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少年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术后癫痫控制、智商与QOL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青少年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胼胝体切开术(CCT)用于学龄期儿童LG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2月- 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胼胝体切开手术治疗的28例13~18岁的Lennnox - Gastaut综合征患者,统计病人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1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5.57岁,病程平均9.71年;影像学异常7例(25.0%).智商测定结果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IQ≤50)12例(42.86%).1FU和5FU时无发作者分别为:17.86%(5例)和10.71%(3例).同时癫痫发作减少≥50%分别为64.28%(18例)和57.14%(16例).其中1FU和5FU时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FU时总智商改善46.43% (13/28),总生活质量改善64.28% (18/28).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与癫痫控制情况无关.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前部CCT可以明显减少青少年LGS患者的癫痫发作,提高QOL和IQ水平,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前部CCT可以用于慎重选择的LGS的手术治疗.

    作者:杜程钢;梁树立;胡晓红;贺赛琳;孙雅静;于晓曼;张绍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31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 分析131 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06- 2011年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 131 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以131 I治疗,两组对象均随访观察6个月.根据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73/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55/70),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0%(72/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54/70),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Ⅰ~Ⅱ度下降,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骨痛加重,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131 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是一种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单用131 I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石峰;杨土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

    目的 了解衡阳市医患双力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三个不同级别医院中按比例随机抽取医护人员和患者,调查衡阳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结果 71.0%医务人员和59.3%患者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以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差,医务人员较患者认为医患关系更紧张(P<0.01).医务人员认为“医疗费用过高”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患者看病难”;患者认为“服务态度恶劣”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其次为“医疗费用高”.60%多的医务人员认为媒体报道不客观,55%的患者认为媒体报道比较客观.结论 衡阳市医患关系较紧张,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服务态度恶劣、患者看病难;医患双方对媒体报道的评价不同.

    作者:周云鹏;张平;郭卫珍;吴成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宝鸡市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宝鸡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发现本市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高危食品,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鉴定用APIListeria生化鉴定条和VITEK 2 COMPACT高智能全自动微生物仪.对2005 - 2011年采集的971份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本市单增李斯特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05%.2005年阳性检出率高,为24%;2011年检出率低,为6.29%.检测的13类样品中,8类食品受到单增李斯特菌不同程度的污染.生禽肉检出率高,为32.94%;冰淇淋、果汁、面皮、糕点及饼干、沙拉都均未检出单增李斯特菌.结论 宝鸡市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比较普遍,污染率较高,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作者:张丽萍;高涛;张克俭;席桂绒;薛彩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APK通路对急性冷暴露大鼠下丘脑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作用

    目的 观察-15℃急性冷暴露4h及室温复温24h对大鼠下丘脑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MAPK通路在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9只,体重(230±10)g,随机平均分为室温对照组(n=3)、冷暴露组(n=3)和冷暴露并复温组(n=3).观察每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增殖水平及MAPK通路活性的变化.结果 冷暴露4h导致大鼠中心体温显著降低(P<0.05),复温24 h后,中心体温恢复至冷暴露前水平;大鼠下丘脑Ki67表达水平和JNK磷酸化水平在急性冷暴露4h后显著升高(P<0.05),室温复温24h后下降至基线水平.ERK2磷酸化水平在急性冷暴露4h后显著升高(P<0.05),室温复温24 h后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冷暴露引起的中心体温下降导致大鼠下丘脑增殖活性增加,MAPK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的调控.

    作者:陈迎雷;王基野;黄冠鹏;戴鹏;付中伟;张文斌;陈耀明;郑刚;柯涛;沈学峰;骆文静;陈景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海洛因成瘾患者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海洛因成瘾患者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入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强制隔离戒毒所海洛因成瘾患者出所前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家庭状况、吸毒史、心瘾状况、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宣传的状况,随访患者出所后6个月是否入组MMT,将结果进行成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出所198人,2009年1-12月期间出所200人,追踪6个月,结果入组MMT患者53人,成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宣传情况、年龄段、居住状态、家庭关系、生育史影响海洛因成瘾患者人组MMT.单身的病例较在婚的病例进入MMT的OR值为609.03,接受宣传的病例较未接受宣传的病例进入MMT的OR值为14.92;年龄每增加一个等级进入MMT的OR值为0.50,独居者对与父母、妻儿同居者进入MMT的OR值为0.05,家庭关系紧张者对关系一般、融洽者进入MMT的OR值为0.06,未生育者对生育者进入MMT的OR值为0.18.结论 强制戒毒期满出所的海洛因成瘾患者在婚、未接受专业宣传、年龄大、独居、家庭关系紧张、未生育者,不容易进入MMT治疗.MMT门诊可采取综合措施增加患者出所后的参治率,让患者接受专业的MMT宣传、让患者与亲人同住、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等,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覆盖率.

    作者:傅志勇;吴英;朱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通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知晓情况差异,探讨可行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以首次在该综合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求诊、年满15周岁的男性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215例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平均得分为9.19±2 697(全距0~12分),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知晓不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人月均收入水平、病情初发或复发以及不同初次性行为发生年龄间的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不同特征的男性性病人群建立有效的、可及的健康教育措施,促进性病患者正确观念、性行为和求医行为的形成.

    作者:晏强;颜艳;曹群良;唐华文;卢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10年安化县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安化县2010年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44例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甲型流感住院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咽痛、发热、乏力、头痛.住院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6个月~6岁.患儿的住院高峰集中在1月份和11月份,以冬春季节为主.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监测甲型流感的流行状况,防止其暴发流行.

    作者:田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治疗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后预防和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后患者预防和自我护理能力的调节.方法 选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n=65)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n=65)给予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ESCA及FA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高血脂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后进行系统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志芳;唐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迈瑞BC-5380血细胞分析仪两项研究性参数临床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迈瑞BC - 5380两项研究性参数异常淋巴细胞和巨大未成熟粒细胞异常时在过筛复检中的指导意义及两项参数的报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收集本院441例两项研究性参数异常的标本,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分类.以显微镜法的结果为标准把441例异常结果分成七种类型,分别进行探讨.结果 第一种类型:巨大未成熟粒细胞增高,149例用BC - 5380检测巨大未成熟粒细胞增高的患者,与涂片显微镜法比较,BC- 5380检测数值x=9.8%,SD=7.3,显微镜法检测数值x=6.5%,SD=6.5,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BC5380检出巨大未成熟粒细胞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9.8%;第二种类型:异常淋巴细胞增高或异常淋巴细胞和巨大未成熟粒细胞同时增高.79例用BC- 5380检测异常淋巴细胞增高的患者与涂片显微镜法比较,BC - 5380检测数值-x=6.6%,SD=4.0,显微镜法检测数值-x=15.3%,SD=10.4,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5).BC- 5380检测异常淋巴细胞的灵敏度为68.0%,特异度为92.5%;第三种类型:24例患者因淋巴细胞比值减低:-x=8%,异常淋巴细胞显示***;第四种类型:27例患者因中性粒细胞比值减低:-x=7%,巨大未成熟粒细胞显示***,以上两种类型都是由于淋巴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太低,不需复检;第五种类型:30例患者因白细胞数值太低:-x=1.0×109,两项研究性参数都显示***,这30例患者为低增生性白血病和白血病化疗后,镜检偶见原始和幼红细胞,需显微镜复检;第六种类型:60例血液病患者白细胞分类***,两项研究性参数都显示***,涂片显微镜分类原始幼稚细胞平均值大于36%;第七种类型:72例患者因为干扰导致白细胞散点图异常,白细胞分类、两项研究性参数都显示***,涂片显微镜法分类正常,72例患者中18例全血模式改成稀释模式进样可以分类.结论 两项研究性参数异常淋巴细胞灵敏度差、特异度好;巨大未成熟粒细胞灵敏度好、特异度差.联合观察这两项指标是异常标本过筛、复检的关键性参数.本研究为针对BC- 5380的复检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者:李小斌;朱海兵;郭威;贺菊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高校教职工常见疾病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寻找危害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从而进行有效防范.方法 对某高校教职工2006年、2008年、2010年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该高校教职工三年各种疾病检出率为71.00%~81.12%.前七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炎/胆石症、尿十项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乙肝病毒携带、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囊炎/胆石症、肾结石的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很有必要加强学校卫生宣教工作.

    作者:黄海杰;刘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1d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观察间歇性冷刺激对大鼠耐寒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按体重(110±5)g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n=3)、急性冷暴露组(n=3)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n=3).间歇性冷刺激组(3 w)与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w+cold)接受4℃,4h/d冷刺激,共21 d;对照组(con)和急性冷暴露组(cold)进行室温饲养.3周后,cold和3w+cold组在第2d接受-15℃,4h冷暴露,观察大鼠肛温变化及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结果 - 15℃冷暴露4h导致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肛温明显下降(P<0.05),下降(2.64±0.182)℃,而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 w+cold)大鼠肛温无明显改变,下降(0.32±0.531)℃;棕色脂肪组织形态观察显示:急性冷暴露组(cold)大鼠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小边界不清,充血明显,色泽呈暗红色,间歇性冷刺激并急性冷暴露组(3w+cold)肩胛间区棕色脂肪面积较大,边界较清晰,充血明显,色泽呈深棕色.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间歇性冷剌激可使大鼠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CoxⅣ及解耦连蛋白1(UCP1)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21 d间歇性冷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耐寒能力,棕色脂肪组织形成、线粒体CoxⅣ和UCP1含量增加可能是其耐寒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冠鹏;王基野;陈迎雷;陈耀明;戴鹏;付中伟;张文斌;柯涛;郑刚;沈学峰;骆文静;陈景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的700份病例资料,统计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针对性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于2010年随机抽取800份病例资料,统计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与2009年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结果 2009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9%,针对感染原因加强基础性护理工作后,2010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6%,与2009年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

    作者:马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10-2011年常德市民营医疗机构卫生质量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常德市民营医疗机构卫生质量水平.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市直管18家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和灭菌效果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 2011年民营医院消毒样品总合格率与2010年的总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56,P=0.059),但是2011年消毒物品合格率较2010年高(x2=5.535,P=0.019);院内不同区域比较得到不同区域消毒质量不全相同(x2=10.743,P=0.013).其中普通手术室高于产房(x2=6.785,P=0.009),病房高于产房(x2=9.327,P=0.002).结论 常德市民营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卫生质量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在民营医疗机构内,应加强产房的卫生质量管理.

    作者:周应育;赵炜哲;吴传业;王兵;李明晖;王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营养干预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外强化饮食营养指导,在营养指导3个月后采用SGA评分法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检测血清CRP、IL-6、TNF -α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营养干预组患者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血清CRP、IL -6 、TNF -α等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理的营养干预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况.

    作者:秦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