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吕繁;黄爱林;罗夏;吴尊友
目的 为评价邵阳地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PPS法抽样,监测8~10岁学生的甲状腺容积、尿碘、盐碘及孕哺期妇女的尿碘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盐含碘均值32.2 mg/kg,盐碘中位数32.8 mg/kg,盐碘合格率96.7%,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检出率0.83%,尿碘中位数253.5 μg/L,<50μg/L者为0.2%,< 100 μg/L者为7.5%;孕期妇女尿碘中位数214.4 μg/L,<100 μg/L者为11.1%;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175.1μg/L,<50 μg/L者为2.2%,<100 μg/L者为20.0%.结论 邵阳地区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尿碘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可适当降低盐碘浓度.
作者:孙亚兰;黎冠;伍新华;胡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氢醌(HQ)对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HBE细胞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160、320μmol/L)的氢醌作用24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16HBE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在0~40 μmol/L范围内HQ作用24 h后,16HBE细胞的存活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当染毒剂量超过8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SCGE显示随着HQ浓度的升高,16HBE细胞的DNA断裂程度加重.HQ作用浓度在10~320 μmol/L范围内,16HBE细胞的细胞周期表现为G2期阻滞,G1期比例下降.结论 HQ会对16HBE细胞的DNA产生损害,并且引起G2期细胞阻滞.
作者:沙焱;庄志雄;杨震宇;朱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水产品甲鱼中霍乱弧菌的检测程序,提高甲鱼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常规细菌培养、胶体金法同时对甲鱼中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霍乱弧菌ctx基因.结果 共检测185份甲鱼样品,其中实时荧光PCR法检出28份霍乱弧菌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5.14%;6份ctx基因核酸阳性,阳性率21.43% (6/28).常规细菌培养法分离出2株菌株,一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一株为小川型霍乱弧菌,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这两株纯培养菌株或原始标本,霍乱弧菌ctx基因均为阴性;胶体金法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对于水产品标本,可先用实时荧光PCR法筛检霍乱弧菌,阳性标本再进行传统细菌分离培养,以提高霍乱弧菌菌株的检出率;同时阳性标本进行霍乱弧菌ctx基因核酸检测,如也为阳性,需提高警惕,加强流行病学上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防范霍乱疫情的发生.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邓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2001- 2010年期间52起急性职业有机溶剂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故按行业分布、毒物类别、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毒105人,死亡8人,死亡率7.62%;行业分布分别为金属表面处理(38.46%)、电子制造业(25.00%)和家具制造业(11.54%);毒物类别以苯、甲苯、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正己烷及其它混合有机溶剂.结论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毒物的卫生监督管理和职工的防毒知识教育,可有效减低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率.
作者:张诗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类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研究选取在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呼吸科诊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92例,均为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确诊患者,全部患者均连续2~3次留取无菌痰标本,按照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痰培养和细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92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230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3株(57.83%),革兰阳性球菌40株(17.39%),酵母样真菌57株(24.78%);其中酵母样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9.65%(34/57);革兰阴性杆菌中包括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嗜血杆菌属细菌;非发酵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6.25% (36/64),显著高于不动杆菌及其他非发酵菌(P均<0.05):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为克雷伯菌,为23株,占45.10%,显著高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P<0.05);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细菌株,占52.5%,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菌属细菌(P均<0.05);耐药性监测方面,葡萄球菌属MRS阳性率为65.4%;肠球菌耐高含量氨基糖苷糖类药物约为57.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酮康唑耐药率为65%.结论 本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多数对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定期耐药性检测,以降低或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明;刘桂荣;孙艳斌;苏学会;杨春;方坤;铁艳荣;温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影响湖南省针具交换工作开展的政策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34个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县卫生行政部门、公安禁毒部门和相关针具交换点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在接受访谈对象中,卫生行政部门84.4%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对控制艾滋病有效,60.7%认为针具交换工作投入产出合理,42.9%认为与公安部门协调难度大,62.5%认为吸毒人员管理难;公安禁毒部门43.8%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利大于弊,64.3%同意继续开展针具交换工作;针具交换点工作人员41.9%愿意继续从事针具交换工作,55.8%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可以持续开展下去.结论 湖南省针具交换工作政策环境有待改善,需要转变策略和采取新的措施.
作者:赵俊仕;陈曦;郑军;罗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2月在海洋石油总医院确诊Hp为阳性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成根治组60例和调理组60例,进行观察.结果 根治组各时相胃窦液体排空率明显比调理组增快(P<0.05);两组胆囊液体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能影响FD儿童的胃窦液体排空,但不影响胆囊排空.
作者:孙丽;郑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e transcription loop -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 LAMP)方法在血液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RT- LAMP法和ELISA法分别对450份血液标本进行HCV检测.结果 RT- LAMP方法检出3份HCV RNA阳性,加荧光染料(SYBR GreenI)染色后进行结果判定;ELISA法检出2份抗HCV阳性标本;RT - LAMP法相比ELISA法检出率更高.结论 RT- LAMP法有应用于血液筛检HCVRNA的潜力.
作者:王世华;高菊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42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是否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42例血液净化患者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17例,发生率为12.0%,其发生不受患者的性别、年龄影响(P>0.05),受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结论 血液净化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均为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各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费沛;肖厚勤;罗昌霞;郑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艾滋病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由高危人群通过脆弱人群经性途径向普通人群扩散已经成为主要的问题.了解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为针对性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现将艾滋病不同类型人群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HIV感染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唐梦瑾;钟静;钟福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5~54岁青壮年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广州市25~54岁青壮年涂阳肺结核患者150例,从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按照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近(≤3岁)原则作1∶1配对,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对24个变量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14个变量与青壮年肺结核发生有关;其中低收入、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吸烟、饮酒、婚姻、住房拥挤、居室阴暗、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消极应对9个变量经多因素分析进入模型,OR(95.0%CI)分别为6.444(2.467~16.834)、3.083(1.026~9.260)、1.383(0.961~1.988)、2.161(1.231~3.794)、0.038(0.008~0.177)、28.505(1.263~643.123)、4.792(1.793~ 12.808)、1.031(1.006~1.057)、1.087(1.000~1.181).结论 低收入、承担家庭经济主要责任、吸烟、饮酒、住房拥挤、居室阴暗、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大和消极应对是青壮年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婚姻是青壮年肺结核的保护因素.
作者:唐惠红;何志青;龚芳;胡贵方;资青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341人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超过90%,对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早期临床症状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学校课程教育、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是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问题上,该人群的态度较好,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P>0.05).结论 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较好,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洁;曲波;张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尽早发现斜视、弱视,以便早期治疗.方法 对荆州市10所幼儿园1650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首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表,检查时对每个儿童单独进行.远视力<1.0者,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双眼,每日三次,连续5d,第6d到本院门诊用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前部及眼底,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再由专人进行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3周后试镜,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全部受检者均采用Hirschberg 角膜映光测定法及遮盖去遮盖试验方法检查眼位,排除假性斜视.结果 1650名受检儿童经阿托品散瞳确诊弱视者在3~4岁组中有56人(占同组9.74%);4~5岁组中有25人(占同组4.73%);5~7岁组中有15人(占同组2.75%).总的弱视者为96人(占总数5.82%),斜视检出33人(占总数2%).结论 学龄前是儿童斜视弱视治疗的佳时期,眼科医生应在幼儿园进行眼科普查和科普宣教工作.
作者:何维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孕产妇HIV感染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降低HIV的母婴传播.方法 对2011年来院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结果 共检测8 442例孕产妇,发现3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0.36‰.结论 为了控制HIV在母婴间的传播和蔓延,对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常规开展HIV抗体筛查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作者:吴建红;徐剑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6h以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非AMI组51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者33例,非心源性胸痛1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利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lbumin cobalt binding test,ACB)原理间接测定IMA含量.探讨IM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并与传统的心肌标志物MYO、CK-MB、cTnI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ROC曲线分析所得IM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佳截断值为67.08 U/ml,发病6h以内IMA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1.25%、47.06%、80%、60.24%.其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MYO、CK-MB和cTnI.结论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AMI的早期识别,较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具有更好的诊断预测价值.
作者:马春华;秦笛;史连义;葛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院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探讨防控儿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与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住院患儿14 514例,医院感染334例,感染发生率为2.30%.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分别占49.40%、44.31%;42d~1岁发生医院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病例的67.07%,夏秋季节发病,占64.67%.结论 医院感染途径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42 d~1岁组感染发生率高,以夏秋季发生为主.加强空气及医务人员手消毒,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的防控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梦玲;曾月嫦;钱自萍;严超芬;骆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宁养院收治的67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2.0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5.05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518±0.020),5年累计生存率为(0.088±0.012).性别、确诊年龄、原发诊断、手术与否和疼痛出现的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疼痛控制,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玉梅;刘皓;刘嵘;郭海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江西省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结果 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在儿童各类伤害中排第三位.0~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为750.5/10万,各年龄组以10~14岁组发生率高,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上学放学时间是5~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的高危时间段;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高于农村儿童,不同的交通模式具有不同水平的危险性,骑自行车的危险水平高,其次为徒步、摩托车.结论 道路交通伤是引起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城乡居住环境和不同交通模式等特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艾;徐菲;朱丽萍;金锦阳;陈轶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各50例,其中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25例、单纯癌18例、其他类型7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所有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18的表达,对两组患者及不同组织学分型乳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分别为36.00%、20.00%和18.00%,乳腺增生组三者感染率分别为8.00%、4.00%和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及其他类型乳腺癌三组患者中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乳腺癌的组织分型与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作者:于洋;刘力;刘杰;韩倩倩;王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近3年湖南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状况,为血透用水卫生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先后采集湖南省的77家不同等级医院的血液透析用水样品,按照《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标准》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和判定.结果 血透用水中氯化物、钙、氯胺、内毒素和菌落总数等超标率分别为11.7%、2.6%、2.6%、23.4%、1.3%,其他项目均合格.三甲医院和非三甲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湖南省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氯化物和内毒素,定期监测、及时更换水处理设备组件、加强输配水管路的清洗消毒等措施是提高血液透析用水水质的关键.
作者:庞浩;吴传业;黄涛;陈彦华;胡冀;杨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