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企业高管健康状况调查

李清;郭怀兰;段鹏;陈建华

关键词:高管, 休检, 慢性病,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企业高管的健康状况,筛查影响企业高管的主要慢性病.方法 收集企业高管的体检资料,接受体检的231名高管,男性194人占85.3%,女性37人占14.7%,40~60岁之间的受检者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占88.2%.企业高管慢性病检出率较高,血粘度增高发生率为87.8%,血脂升高的发生率为79.5%,超重、肥胖达76.7%,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5.7%,脂肪肝为52.1%,肾结石为43.5%,胰腺回声异常率为52.3%,TCD检查异常率为66.2%,胆囊壁毛糙检出率为35.5%,骨密度减少发生率为39.6%,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检出率为37.5%,血尿酸增高的检出率为28.6%,血糖升高的检出率为22%,肝囊肿检出率为19.5%,LDL升高发生率为23.9%,甲状腺检查异常率为21.3%,动脉硬化发生率为17.5%,高血压病的检出率为17.4%.结论 企业高管是常见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这个高危人群的筛检.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消融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 对6例有显性房室旁道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单纯药物治疗的12例扩张型心肌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二维多普勒彩超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测定血浆中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全部治疗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LVDd、LVEF、BNP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再同步化有关.

    作者:吴欣军;周滔;周卫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调整我国手足口病等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模式初探

    目的 探讨我国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工作程序、报告内容和报告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提高找国疾病防治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部分省级、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择长期从事传染病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在知情同意前提下独立完成调查并在一周内反馈调查问卷.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39份.参与调查人员均认为手足口病病例定义过于宽泛,建议只报告重症、死亡和聚集性病例,病原监测以哨点医院为基础,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对于其他感染性腹泻建议开展哨点病原学监测,只对其中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进行网络报告.结论 建议进一步明确调整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定义,加强哨点监测.

    作者:姚建义;缪梓萍;张伟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10年和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率比较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和2006年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4.7%)和米诺环素(18.1%)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且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其感染有向不同科室和患者不同部位扩散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伟;姚冬梅;刘礼;王敏;郑荣;周晓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88例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统计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88例CKD患者中,24例(27.3%)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CKD患者并发脑卒中者(A组)TG、GFR、CRP检测结果与未并发脑卒中者(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例CKD患者中,颈动脉IMT≥1.0mm者28例(31.8%),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3例(14.8%).颈动脉IMT≥1.0mm患者并发脑卒中率与IMT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率与无颈动脉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脂代谢紊乱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应采用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IMT值及斑块形成情况,为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邵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Triton X-114的浊点法萃取富集环境水样中的双酚A

    目的 探讨TX-114浊点萃取体系应用于环境水样中萃取双酚A的实验过程,影响萃取的因素(如TX-114的浓度、平衡时间和温度、pH值等).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样品的含量.结果 在佳实验条件下,双酚A的检测限达到了0.05μg/L.在0.4-100μg/L浓度范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加样回收率为97.96%~100.42%.结论 该法具有高效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萃取水样中双酚A的好方法.

    作者:陶赛辉;夏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结核防治宣传模式对健康教育效果影响的调查

    目的 分析以基层妇女主任为结核防治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会同县实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使用同一问卷于基线及干预一年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干预后不同性别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不同类别地区知晓率显著提高,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除第1条和第2条外均有提高,同时主动就诊人数增多.结论 以基层妇女主任为义务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县居民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杨森源;覃正华;李显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从2009年4-6月就诊于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居民中随机选取252名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150名,按照综合干预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02名,按照一般方式管理,6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其血脂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以纠正高脂血症患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方式,提升用药依从性,对降低血脂水平及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立杰;赵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红斑性肢痛症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进行干预,以期预防该病在中小学校的再次流行.方法 对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次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05),女生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7.78,P<0.01),寄宿生发病率高十走读生(χ2=124.85,P<0.01);临床特征以肢端疼痛,双侧足底痛,足趾、足跟痛为主,少数伴有手指疼痛及肢端有红斑.结论 确定这是一起红斑性肢痛症的暴发流行,该病的流行可能与学生营养不良、保暖差有关.完善学校的防寒设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加强营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在中小学的流行.

    作者:张群力;侯美菊;谭慧敏;张敦华;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的综合评价

    目的 采用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适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湖南省某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数据.以年度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情况指标合格率等9个指标,应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1.6%;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增加.TOPSIS法、密切值法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院2006-2010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中,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差的年份为2006年;TOPSIS法与密切值法的排序结果分析完全一致.结论 该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感染率和漏报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医院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TOPSIS法、密切值法均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权义;杨土保;李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厦门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情况,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厦门市2010年1-4月在治流动人口肺结核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现象较严重,文化程度与就诊延迟有关,首诊单位、就诊次数与确诊延迟有关,肺结核病人发病前结核病知晓率低.结论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低文化程度人群的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杨艺明;陈忠龙;许文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会

    目的 总结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38例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部选用CSEA,于L2-3或L3-4椎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予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l混合液,硬膜外腔置管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结果 镇痛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循环、呼吸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镇痛、肌松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安全、有效,对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李广海;刘国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围/身高比值与非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关系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这一腹型肥胖指标用于评价非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价值.方法 BMI<25㎏/㎡的健康体检者,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计算体重指标(BMI)、WHtR及腰臀围比(WHR),并检测血糖、血脂等.采用偏相关系数分析WHtR、BMI、WC及WHR与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预测危险因素聚集的效能.结果 偏相关分析与显示,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各肥胖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呈显著相关(P<0.05),男女均以WHtR的相关系数大.ROC分析显示:针对≥2个危险因素聚集,男女性均以WHtR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WHtR是有效的预测非肥胖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中心性肥胖指标.

    作者:吴红艳;陈璐璐;张慧芳;代雪梅;刘丹;涂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评价分析及对策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考试考核合格率.方法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方法.技能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操作随机抽考的方法.结果 2010年理论考试8911人,合格7916人,合格率88.83%.技能操作考试970人,合格929人,合格率95.77%.理论考试培训前与培训后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增加,参与意识加强,技能操作更熟练,医院感染率降低,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艳容;姚小红;黄秀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数据库软件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的数据库,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Visual studio.NET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等专业工具设计数据库.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46例初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使用测试.结果 成功建立了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系统,具有输入数据快速、完整、可靠,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对病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结论 乳腺癌临床应用数据库,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作者:魏金丽;李小荣;张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醴陵市2005-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醴陵市2005-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对比,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5-2009年报告麻疹453例,年发病率分别为7.55/10万、1.98/10万、14.22/10万、8.23/10万、12.32/10万,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79.03%(358/453),以农村发病为主,农村与城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2,P<0.01),2009年发病128例,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发病率为11.84/10万,强化免疫后发病率为0.48/10万,免疫前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P<0.005),结论,加大薄弱地区儿童(尤其是计划外儿童及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力度,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

    作者:汪春梅;傅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辐射水平监测及干预研究

    目的 监测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电磁辐射水平,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用PMM8053B电场强度测量系统对4个电池厂高频加热机岗位进行检测.结果 在无屏蔽状况下,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5V/m).屏蔽后分别在干预后3d、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对相关岗位进行电场强度检测.干预后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作业员工的电场辐射暴露不容忽视,有效防护措施对于控制高频感应加热机的高频污染十分关键.

    作者:沙焱;香映平;谢子煌;杨震宇;何家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苯并(a)芘的毒性及其致癌机制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同癌症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这种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神秘莫测的凶恶病魔,主要不是人们以往所熟悉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原因引起,而是与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80%~90%以上的癌症极有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

    作者:罗皓;唐焕文;杜进林;陈观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铅作业人员血铅及肾功能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铅致肾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某蓄电池厂60名铅作业工人(接触组)和33名某机关人员(对照组)的血铅含量、尿总蛋白(U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血铅(0.304±0.05)mg/L、尿UTP(56.78±8.96)mg/gCr、尿β2-MG(98.64±2.06)μ/gCr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2-MG是肾功能早期损害敏感指标之一,将其作为铅接触人群健康监护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海燕;金文达;曾燃元;孙亚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促进在预防慢性病中的作用探讨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从机构意义上将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结合在一起,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双层网底.健康促进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项目.人口老龄化、人群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由环境恶化的因素造成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全社会的参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积极努力,开展以慢性病综合防治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构筑预防慢性病长城,使社区更健康,成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为有效的途径.

    作者:林中;林惠玲;曾念彬;潘建清;谢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地卓西平对甲基汞致大鼠脑皮质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卓西平对甲基汞致大鼠脑皮质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第2组为低剂量甲基汞染毒组,腹腔注射4μmol/㎏的甲基汞溶液;第3组为高剂量甲基汞染毒组,腹腔注射12μmol/㎏的甲基汞溶液;第4组为地卓西平预处理组,隔日皮下注射0.3μmol/㎏地卓西平,2h后腹腔注射12μmol/㎏的甲基汞溶液;注射容量均为5ml/㎏,染毒4周,每周5次.观察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其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脑皮质Hg含量和与维持钙稳态相关的酶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果 染毒4周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脑皮质Hg含量和细胞内Ca2+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皮质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抑制.地卓西平预处理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内Ca2+超载,对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结论 甲基汞通过抑制与维持钙稳态相关的酶Na+-K+-ATPage和Ca2+-ATPase活性,干扰神经细胞内钙稳态,进而造成神经细胞凋亡.地卓西平可以阻断Ca2+通道对钙稳态失调引起的细胞损伤有拮抗作用.

    作者:徐斌;徐兆发;邓宇;刘巍;杨海波;魏衍刚;邓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