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7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高云春;刘想林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IL-17,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摘要:目的 探讨IL-17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3例MS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L-17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 在MS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浆中IL-17的水平一致(P>0.05);治疗前,MS患者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MS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IL-17可能参与了MS的发病,其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评价分析及对策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考试考核合格率.方法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方法.技能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操作随机抽考的方法.结果 2010年理论考试8911人,合格7916人,合格率88.83%.技能操作考试970人,合格929人,合格率95.77%.理论考试培训前与培训后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增加,参与意识加强,技能操作更熟练,医院感染率降低,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艳容;姚小红;黄秀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2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科进行治疗的243例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2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121例,应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8~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CV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L-17在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IL-17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23例MS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L-17mRNA的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 在MS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浆中IL-17的水平一致(P>0.05);治疗前,MS患者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MS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IL-17可能参与了MS的发病,其表达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

    作者:高云春;刘想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 (1) 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敏感性(分别为75.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性与RF(78.5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PI、抗CCP抗体分别与RF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RF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诊断RA具有与抗CCP抗体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作者:田玉梅;张浩;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进行血培养.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在Phoenix100全自动分析系统和配套试剂中,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非天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细菌276株,其中非发酵菌235株,占85.1%,肠杆菌科细菌41株,占14.9%;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154株(55.8%)、铜绿假单胞菌81株(29.3%)、大肠埃希菌17株(6.2%).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呼吸道标本(包括痰、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181株,占65.6%;其次是分泌物65株(23.6%)、血液8株(2.9%)、尿液6株(2.2%).耐亚胺培南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平均耐药率为46%~8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平均耐药率高,达8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为8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2.1%,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达93.5%.结论 耐亚胺培南菌株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性,甚至泛耐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欧阳育琪;史文元;黄红卫;林应标;黄强;熊劲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张家界市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张家界市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报告卡及病历、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活产数91892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4.80/10万.死因顺位前3位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对剖宫产危害性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秦自年;郑俊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0月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中行D3 d单胚胎移植的125个周期,其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39个周期(A组),仅有单个胚胎可移植的86个周期(B组),分析和比较两组单胚胎移植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A、B两组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28.89±3.223)岁和(34.01±4.809)岁;(4.31±2.776)年和(6.30±5.332)年;(5.5±2.256)IU/L和(10.26±3.757)IU/L;(5.42±2.649)个和(1.75±0.324)个;(10.58±3.46)个和(5.39±2.45)个;(1.42±0.649)个和(1.75±0.724)个;(1.25±2.965)mm和(10.02±1.962)mm;(10132±4303)pmmol/L和(5982±2108)pmmol/L;46.15%(18/39)和27.91%(24/86);22.22%和37.5%.A组的平均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明显小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CG日E2值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移植胚胎的卵裂球数目、HCG日内膜厚度、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流产率(22.22%)低于B组(37.50%).结论 对于年龄小于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选择D3d优质单胚胎移植可达到较高的临床妊娠率而降低多胎率.

    作者:孟琳;邓朝晖;阳翎;唐慧珍;柳朝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疼痛与干预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而且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只能忍受疼痛[1].其实不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作者:胡玲;石绍南;游丽;韩晓燕;李实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衡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衡阳市2010年4-12月手足口病(HFMD)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衡阳市HFMD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或调整HFMD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12月衡阳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各类医疗机构送检的625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 625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26.08%(163/625),CVA16阳性率为8.80%(55/625),其它HEV阳性率为19.84%(124/625);95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67.80%,40/95)高,并且男性阳性率(50.85%)略高于女性(27.78%),未检出CVA16型;9例HFMD重症死亡病例中,6例为EV71型,阳性率为66.67%.4-7月为HFMD高发期,3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重症病例及重症死亡病例比其它年龄组高.结论 衡阳市2010年HFMD发病率较高,EV71型是引起重症及重症死亡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楼萍;邓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深圳市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医务人员,采用WHOQOL-BREF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460名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高于普通人群,生理、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Hotelling T2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学历、婚姻、职称、工龄、工作岗位、月平均收入、工作编制、吸烟、饮洒、用餐规律、体育锻炼等因素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领域分值整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平均收入、工龄、睡眠时间和用餐规律、体育锻炼是社区医务人员生存质量自评分值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的生存质量偏低,性别、学历、职称、工龄、月平均收人、工作编制和生活方式与社区医务人员的生存质量有关.

    作者:楼君芳;宋平;赵蓉;林中;潘建清;丁元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磨损特性研究

    目的 探讨牙釉质和牙本质磨损特性.方法 选用正畸拔除的前磨牙制作牙釉质和牙本质样本,进行摩擦磨损实验.记录摩擦力矩数,测量磨斑宽度;扫描电镜(SEM)观察磨斑形貌;能谱仪(EDS)分析元素变化.结果 摩擦系数-时间曲线图发现牙釉质波动幅度大于牙本质.磨斑宽度润滑时牙釉质(5.92±0.67)mm,牙本质(7.40±0.38)mm,干摩擦时牙釉质(8.71±0.44)mm,牙本质(11.02±1.02)mm,磨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氏显微硬度值牙釉质(300.6±60.7)高于牙本质(48.6±4.0)(P<0.05).SEM观察主要犁沟和磨粒,牙釉质偶见组织碎片.EDS发现铁元素的出现.结论 牙釉质和牙本质具有良好的磨损特性,牙釉质优于牙本质.

    作者:郭峰;翦新春;高清平;巢永烈;孟玉坤;王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铅作业人员血铅及肾功能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铅致肾损伤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某蓄电池厂60名铅作业工人(接触组)和33名某机关人员(对照组)的血铅含量、尿总蛋白(U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触组血铅(0.304±0.05)mg/L、尿UTP(56.78±8.96)mg/gCr、尿β2-MG(98.64±2.06)μ/gCr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2-MG是肾功能早期损害敏感指标之一,将其作为铅接触人群健康监护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吴海燕;金文达;曾燃元;孙亚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脊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脊椎疾病患者在经确诊并行相关手术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况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尿路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比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愈义,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深圳市351例产后抑郁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51例产后42d的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本次调查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69%(27/351).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家庭月收入、家族史都有一定相关性,而与孕妇职业、户籍所在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更加重要,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预防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要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心理疏导及治疗.提高孕产妇心理素质,减少不必要的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朱华;王凯;李丽红;宋平;赵蓉;谢延;廖万威;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健康儿童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范围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人体发生、发育、成熟及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当免疫功能紊乱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亚群之间比例会失去平衡,致使部分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或亢进,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广泛应用,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临床上细胞免疫监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祝兴元;李梨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在术中打开腹膜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化,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产妇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术中、术后2h内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总量.结果 研究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302±178)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08±78)ml,出血总量为(408±207)ml;对照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28±206)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41±92)ml,出血总量为(558±28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3例(3%),对照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6例(6%).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能有效的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催产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调查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3月-2010年7月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水平,并分析亚胺培南耐药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用常规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若结果判定为耐药和中介,则进一步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3.5%,20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普遍较高,有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的10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的变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廖文安;龚燕飞;刘湘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疾病诊断与误诊的逻辑思考

    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自觉地使用辩证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决定,不断加强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从哲学的角度寻找误诊的原因,才能提高诊断的水平.

    作者:尹江柳;向鹏;李京湘;李锁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在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行磁共振、脑电图检查,并将观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1.4%,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57.1%,脑电图与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0.05).结论 脑电图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磁共振能够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可作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

    作者:刘均喜;刘军;陈豪迈;陈志刚;蒋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数据库软件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的数据库,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Visual studio.NET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等专业工具设计数据库.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46例初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使用测试.结果 成功建立了乳腺癌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统计系统,具有输入数据快速、完整、可靠,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对病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结论 乳腺癌临床应用数据库,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作者:魏金丽;李小荣;张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