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杨叶青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融洽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进行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和预防策略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患儿84例成立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患儿84例成立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纠纷预防措施,对护理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7.1%护理纠纷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3.8%护理纠纷发生率,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具有97.6%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具有73.8%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儿科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与患儿家属缺乏有效沟通、护理操作不规范等,护理人员应当对自身业务水平进行强化,积极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交流.

    作者:田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分娩的产妇1194例.其中,对照组为进行引导的产妇(318例);研究组为采用剖宫产术的产妇(87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治疗方法有常规治疗法、抗休克疗法、特殊疗法等.在分娩后,对比两组产妇并发症情况与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在产后出血与术后感染方面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与胎盘因素方面,两组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为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促进广大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应做好流产危害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流产的危害性认识;做好产妇产前、产后的检查工作.

    作者:白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卫生干预促进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卫生干预促进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观察阶段,在我院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对照阶段,在此阶段内我院并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的掌握程度、手卫生干预依从性、干手纸巾使用情况.结果:观察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掌握程度评分为(92.44±3.58)分、手卫生依从率90.00%、干手纸巾使用率73.33%,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63±4.18)分、73.33%、5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卫生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熟练度,并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有助于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作者:魏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初发胃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初发胃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发胃癌与残胃癌患者64例,将初发胃癌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将残胃癌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3年和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手术治疗后,残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对于初发胃癌患者来讲预后较差,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高度重视,其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治疗后进行定期跟踪回访,以保证治疗质量.

    作者:葛洪奎;左赤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联合钝针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联合红霉素软膏外涂,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疼痛程度、穿刺点渗血及皮肤瘙痒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能降低去痂时的疼痛,减少穿刺点的渗血,减轻皮肤的瘙痒.

    作者:张慧晶;张金霞;丁晓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训练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在国内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脑卒中发病率相比10年前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长,脑卒中已经成为21世纪国内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常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语言、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障碍等.而平衡功能往往是影响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主要总结近国内关于平衡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玉;杜克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天然化合物抑制β-淀粉样蛋白寡聚为原理的药物开发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异常聚集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重要特征.因此,抑制Aβ寡聚来降低其毒性是AD药物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许多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天然化合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重点分析已经报道过的白藜芦醇、巴西木素、儿茶素、姜黄素、环已六醇等对Aβ寡聚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抑制寡聚的实验方法,分析抑制寡聚的效果及原理,并预测分析未报道的部分化合物是否具有抑制Aβ寡聚的潜在作用,这将为探寻治疗AD可能的天然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武美娜;石镜明;孙正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度妊高症剖宫产麻醉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剖宫产的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度妊高症剖宫产患者4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1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21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的患者在年龄,剖宫产时间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观察组在布比卡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运动阻滞评分、血流动力学波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时的麻醉方式选择而言,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要明显优于硬外膜麻醉,具有用量小、更安全的特点,值得重度妊高症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推广使用.

    作者:向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情况、镇痛有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39例患者,护理后28.2%无痛、53.8%轻度疼痛、12.8%中度疼痛、5.1%重度疼痛、镇痛有效率94.9%,体位护理评分(24.2±0.3)分、心理护理(24.0±0.1)分、用药护理(23.6±0.4)分、健康宣教(24.1±0.6)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临床中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确保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作者:孙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抢救车综合管理模式的实施改进与效果

    目的:为确保抢救车的质量,使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完好率达100%,使抢救工作及时顺利进行.方法:对抢救车的管理采取定量定位、规范药品物品清单、有效期预警管理、绘制平面图、封条式管理等综合模式对抢救车进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抢救车的合格率,保证车内物品、药品质量,提高工作效力,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简丛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入院治疗的54例妊娠合并肾积水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分为讨论组27例采用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27例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讨论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肾积水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肾积水感染、孕期抑郁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增强了患者的治病信心,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并探讨血清PGⅠ、胃泌素17水平在胃息肉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8例接受内镜下检查治疗的胃息肉患者空腹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水平,统计分析PGⅠ、胃泌素17与胃息肉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血清PGⅠ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血清胃泌素17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Ⅰ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不典型增生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PGⅠ高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胃泌素17低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相关,检测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有助于对胃息肉预后的判断,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

    作者:张代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期并发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护理流程、操作技术、仪表行为、服务态度及语言沟通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且患者对护理工作较满意,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白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进展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79.55%;生活质量评分:77.12±5.42分>68.03±5.19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临床发展前景.

    作者:李作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某区医患纠纷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医患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已成为当前社会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领域医患纠纷问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普遍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约有70%的医疗机构在近三年内发生过医患纠纷.第二,增长速度快.在北京等地,医患纠纷案件年增长率甚至超过50%.第三,纠纷强度不断升级.全国约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61.48%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设灵堂的事件;因医患纠纷引起的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仅2009年6月份全国就有5起血腥闹医事件.第四,医疗机构赔偿率高.医疗损害赔偿发生率在80%以上,无责赔偿案件发生率竟达到83.9%.第五,服判息诉少,上访率高.本研究了解青浦区近三年医患纠纷的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原因、解决途径,找到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

    作者:沈文莉;蔡洁洁;张韬;杨军;谢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00例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于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当做研究的对象,并将其等分为两组,50例实验组与50例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独的奇霉素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和止咳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是96.0%,显然比对照组的76.0%要高,且二者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1.680,P<0.05).实验组患者的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和止咳时间都比对照组要短,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极大缓解病人的各种不适,临床治疗效果相比于单独的奇霉素治疗更加显著.

    作者:潘智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是由家属直接送到医院就诊,观察组患者是由我院进行流程化的院前急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医院反应时间、医务人员急救时间及半年后随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半年之后的治疗临床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急救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及医院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彩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电图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综合检查,有12例左室肥厚患者、9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心电图检查,有6例左室肥厚患者、5例左房增大患者、1例左室增大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有11例左室肥厚患者、8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和综合检查结果相较而言,用心电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50.00%、55.56%、50.00%,用超声心动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91.67%、88.89%、100.00%.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关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我国执业药师继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执业药师在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领域发挥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我国从1994年实行执业药师制度以来,执业药师的规模不断壮大,但与国外相比总体数量不足、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执业能力较差等问题较为明显.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国家药监局颁布《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执业药师的综合能力,经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日趋合理,但尚有诸多方面需要改革,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意见.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2年间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参照组的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对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魏妙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