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2009年广西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研究

王学燕;龚健;雷芝樱;吴秀玲;邓革红

关键词:食物中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描述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广西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西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09起,进食53 260人,中毒发病4 941例,死亡72人,中毒发病率为92.77‰,中毒死亡率为1.35‰,病死率为1.46%.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占广西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比例均为第二位,而中毒死亡人数则为第一位.2007年以来食物中毒事件数、死亡人数逐年减少,报告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中毒死亡人数少的年份均是2009年.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多的是微生物性中毒,死亡人数多和病死率高的是动植物性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是农药及化学性中毒.农村中毒事件数多于城市.中毒事件数多的月份是6月份和9月份;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为乡镇和农村的家庭,其次为学校和幼托机构.生熟交叉污染、误用有毒品种、原料污染或变质为食物中毒的三大主要原因.结论 食物中毒是广西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应加强对食品微生物性污染和腐败变质的控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健身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疾控工作者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适合基层疾控工作者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并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基层疾控工作者对于健身的认知态度积极,但锻炼行为相对滞后;活动场所以小区周边的花园绿地、广场为主;跑步、球类、跳健身舞等是主要的健身项目;参加体育锻炼的职工人均体育消费较低;23~40岁年龄组职工不参与体育锻炼的人高于41~60岁年龄组的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闲暇时间、工作忙、家务多是制约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结论 基层疾控部门领导要提高认识,将增强职工身心健康纳入工作规划,制定适合职工体育锻炼的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

    作者:黄振华;周国武;张修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方案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2009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仅予以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治疗组早孕妇女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但二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在人工流产术中,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阿托品静脉注射麻醉效果好于单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效果.

    作者:张咏梅;赵卫兵;吴嘉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儿科感染中的实验诊断意义.方法 对106例患儿按临床诊断把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2组进行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PCT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WBC计数采用迈瑞BC5200血球计数仪测定.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及WBC检测值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的CRP检测值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49/59)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能客观评估儿科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有指导价值.

    作者:肖勇一;陈兰刚;陈建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婴同室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病房应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包括各种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片、宣传画等以及宣教)所取得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4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产科病房2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新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产后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情况及纯母乳喂养率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健康教育挂历及宣传画是一种新颖的护理干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保证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典姣;文小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计算机专家系统在疾病诊疗中应用和发展

    医学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极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本文阐述了医学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卢培佩;胡建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2例职业性慢性砷中毒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与发砷含量之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72例职业性砷中毒病例中,临床表现以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为主;发砷含量与神经传导速度之间呈负相关;与神经末端潜伏期呈正相关;不同发砷组别中发砷值越高,外周神经损害程度越明显.结论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周围神经病,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潜伏期延长为主要改变,损害程度与发砷含量有明显相关,提示砷在体内的蓄积程度与周围神经损害呈明显关联.

    作者:赖燕;肖雄斌;李海霞;张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情况及死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孕产妇死亡检测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湖南省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中53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5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的为36例,占67.9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为12例,占22.64%,不可避免死亡的为5例,占9.43%.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产科质量的建设,扩大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洁;刘建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分布规律,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29.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男女患者平均比例为1:1.09;患者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报告总数的62.5%;在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家政、家务及待业及离退休人员.结论 应加大长沙市梅毒尤其是孕产妇的监测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控制梅毒的危害.

    作者:吴敏泉;黄竹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山市孕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监测价值

    目的 对中山市孕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监测,并探讨其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2010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孕妇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荧光酶免疫法检测的1 393例正常孕妇的血清NT-proBNP平均水平为(63.31±49.32)pg/ml,与2008年6月-2009年12月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1 860名正常孕妇的NT-proBNP水平[(56.93±42.04)pg/ml]相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01).正常孕妇的年龄对NT-proBNP无影响(F=1.632,P=0.3180),且NT-proBNP值与孕周无关(F=0.405,P=0.876).与正常组孕妇相比,合并有死胎、妊高征、心功能不全和贫血的孕妇的NT-proBNP值均显著升高(F=41.770,P=0.000).随着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分级增高,NT-proBNP值逐渐升高(F=3.538,P=0.032),与轻度妊高征相比,重度妊高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孕妇血清NT-proBNP水平,可尽早发现孕妇的并发症,特别是在妊高征监测中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黄湘;谭德安;陈健锋;谭家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明显好转,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急性加重次数减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噻托溴铵对于COPD稳定期安全有效.

    作者:郭银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反斑点印迹(reverse dot blot,RDB)快速基因分型检测技术对2 378例宫颈可疑病变组织标本同时进行21种HPV基因亚型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HPV、5种低危型HPV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并对筛查出的HPV阳性标本进行DNA测序确诊,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宫颈病变的标准.结果 2 378例宫颈可疑病变组织标本经HPV基因分型检测出747例阳性,HPV感染率为34.41%;经组织病理学确诊475例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病变率达19.97%;475例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组织中感染HPV372例,分别为21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感染HPV156例、23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感染HPV198例、29例宫颈癌感染HPV 28例;HPV亚型在LSIL、HSIL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均为高.结论 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组织不同程度病变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者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志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厦门市2002-2009年老年人口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口死亡特征,评价老年人口主要死因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统计指标,对2002-2009年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9年间老年人口死亡总数为42 43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43%,平均死亡率为31.11‰.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等,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的84.68%,全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90.59%.主要疾病的GEI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死因的GEI高于0.5,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与1987-1997年统计结果比较,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各主要疾病的GEI也有所下降.结论 厦门市老年人口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主要原因,应当作为老年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作者:戴龙;曾妍;伍啸青;谭东;陈忠龙;洪清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娄底市156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自1957年由人类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暴发.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染快等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卫生部也于2008年5月将手足口病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要求各级疾控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3].

    作者:匡永军;钟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流程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流程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结果 流程化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为(31.31±5.92)min、有效急救率为96.4%,对照组有效急救时间为(46.18±8.64)min、有效急救率为81.1%,干预组有效急救时间、急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流程化护理干预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阻止病情的发展,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及时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急救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它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启动子区域CpG岛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表达失活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本文就DNA甲基化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旨在为揭示胃癌发生机制、寻找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干预治疗的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程翌;郑国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OPN在低分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组织.OPN阳性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OPN阳性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 OPN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OPN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关婷;谭同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5-2009年广西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广西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西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09起,进食53 260人,中毒发病4 941例,死亡72人,中毒发病率为92.77‰,中毒死亡率为1.35‰,病死率为1.46%.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占广西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比例均为第二位,而中毒死亡人数则为第一位.2007年以来食物中毒事件数、死亡人数逐年减少,报告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中毒死亡人数少的年份均是2009年.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多的是微生物性中毒,死亡人数多和病死率高的是动植物性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是农药及化学性中毒.农村中毒事件数多于城市.中毒事件数多的月份是6月份和9月份;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为乡镇和农村的家庭,其次为学校和幼托机构.生熟交叉污染、误用有毒品种、原料污染或变质为食物中毒的三大主要原因.结论 食物中毒是广西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应加强对食品微生物性污染和腐败变质的控制.

    作者:王学燕;龚健;雷芝樱;吴秀玲;邓革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将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比较两者在维持通气效果、置入难易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几方面的优劣.方法 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n=30)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ETC组,n=30),两组均在快诱导下分别插入第三代喉罩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维持通气,观察两种装置插入的情况,维持通气的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低等.结果 两组在置管成功率、心血管反应、通气效果、防止反流等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C组术后咽喉痛高于PLMA组,在一次插入到位率、导管密闭性方面逊于PLMA组.结论 第三代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较食管联合导管更具优势.

    作者:王迪建;罗杜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腊肉中的氟

    湖南省涟源市是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较严重和流行广泛的地区之一,为实施湖南省重点改灶降氟项目,进行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对粮食介质玉米、辣椒中氟含量的测定曾有报道,目前对氟的测定普遍采用的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但该法易受OH-及溶液中的氟化物阳离子的干扰,且电极清洗繁琐,测定微量氟往往不成对数响应,误差较大.

    作者:谢向阳;肖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腔毛刷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毛刷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诊治的不孕症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官腔毛刷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9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诊断性刮宫的92例作为对照组,结合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标本满意率为96.8%,对照组的标本满意率为9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毛刷具有简单、方便、准确性高、微创性、能够反复进行操作、可接受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