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达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48例,观察患者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4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29例,其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关(P>0.05),与患者的损伤程度、体温、血糖、血压相关(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严重、发热、高血糖、低血压均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谭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2009-2011年7月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波及两肺叶为多(58%),双侧同时患病较多(51%),空洞仅占25%.涂阴培阳44%,涂阳培阳56%,菌型鉴定以龟分枝杆菌为多占44%.耐药以耐多药比例大(占77%),耐药顺位为耐多药>耐二药>单药.仅有3例是对一二线抗结核药全敏感.其中47例为初治病例(75%),16例复治病例(25%).结论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导致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习性发生了变化,以至于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梁冰;黄瑞霞;邓虹;何庆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生规范化培训是促进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措施.目前本院存在的主要问题:统一的标准不适应形势,医生、领导不重视,考核标准不规范.对策:建立明确的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考核制度.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晓及性行为情况,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昌平区某所大学800名学生,收集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结果 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00%,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有46人(5.75%)报告曾有过性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并不高.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加强大学生性生理健康教育及艾滋病性病教育,对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促进青少年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树波;陈国敏;曾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郴州地区11所医院(9所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 584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湘南地区2008-2010年三年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 584株,在药敏结果中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其余抗菌药物中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红卫;张林;熊劲芝;黄强;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梅毒、淋病病例报告现状和准确程度,为性病疫情管理和疫情估计提供依据.方法 下载被调查地区2010年1-6月所有梅毒与淋病病例的网络直报数据与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并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 共核查梅毒病例1 158例,其中后天性梅毒1 067例,先天性梅毒425例;淋病病例425例,淋病病例报告准确性高于梅毒病例.淋病病例报告的准确率为84.71%,梅毒为54.89%.在各期/类梅毒病例报告中,Ⅰ期、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准确率分别为63.37%、78.05%和54.55%,隐性梅毒仅52.27%,胎传梅毒的准确率低仅有27.47%.结论 福建省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准确率偏低,影响了性病疫情的准确性,应进一步加强性病疫情的管理,强化性病诊断的培训,提高性病报告质量.
作者:萧剑雄;王惠榕;张春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气腹式腹腔镜与悬吊式腹腔镜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观察7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其中气腹组40例和悬吊组30例.对比两种术式腹腔镜术中出血量、动脉血气变化,术后肩痛发生率.结果 70例患者均实施了腹腔镜手术,其中气腹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均少于悬吊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腹式PaO2、PaCO2、SaO2手术前后变化程度低于悬吊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腹式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主诉肩痛.结论 气腹式腹腔镜与悬吊式腹腔镜手术都需要熟练、默契的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护理;了解两种腹腔镜的异同点,对腔镜手术护理提供了帮助.
作者:王璐;崔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统计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基本情况,并探讨研究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女人生理期变化、性行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1 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流产、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后用软件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结果 各年龄段宫颈HPV的阳性感染率均较高,17岁组感染率低(20.0%),50岁组高(38.2%).是否绝经、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和饮酒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专一的性伴侣、采用避孕套避孕和不饮酒能降低HPV感染几率.
作者: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邓淑珍;张璇;江杨华;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检测项目组合模式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B)、总胆汁酸(TB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血清ALT、TBA及DD在正常对照组与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AB则正好相反.血清hs-CRP在肝脏炎症分级为G1和G2级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G3及G4级其含量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将检测项目进行不同的组合并研究组合后检测结果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表明随着组合项目的增多,对肝脏损伤的诊断特异性增加,灵敏度有所下降,但PAB+ TBA、PAB+ DD、TBA+ DD三种组合模式,特别是TBA+ DD组合模式在检测灵敏度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能显著增加检测的特异性.结论 合理选择项目组合对提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诊断的特异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吴兴文;刘长光;罗佳2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100 ml加0.1%肾上腺素0.3ml比例的肿胀液皮下注射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颅骨缺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皮下注射肿胀液,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皮下积液、一期愈合及头发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感染率、术后皮下积液减低,恢复快,毛发无缺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修补术应用肿胀液可减少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有助手术切口一期愈合,且对减少头发缺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祥;刘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SEM染毒+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两周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灌胃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前2周均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 bw PC溶液.末次灌胃24 h后,摘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SEM染毒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形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SI)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FC及SI均高于SEM染毒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原花青素可减轻氨基脲致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损伤.
作者:周艳;余明东;朱乐玫;杨双波;贺栋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居民死因统计资料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为评价厦门市思明区居民健康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遂对思明区居民2004-2010年的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鹭;华菊萍;王清和;吕轶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吡喹酮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控制洞庭湖区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 在费家湖的金星、富强两村,连续7年采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动态监测钉螺密度、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血吸虫病人估算情况等.结果 与防治工作初期的2003年相比,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9.74%;居民感染率下降了95.04%;人群感染度下降了65.38%;估算病人数下降了94.93%.从2006年开始,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平均密度就下降到0.7年间从暴发急性血吸虫病例数10例降低到0.结论 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措施对控制洞庭湖湖汉型血吸虫病复发现疫情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绪龙;姚青云;彭菊荣;董如兰;郭凤英;赵正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索他洛尔组30例和普罗帕酮组30例,索他洛尔组单独给予索他洛尔,起始剂量40mg/次,2次/d,治疗1周后如无效可逐步增加剂量,单次剂量增加40 mg/次,大量不超过120 mg/次,2次/d.普罗帕酮组患者均单独使用普罗帕酮,起始剂量150mg/次,3次/d,如疗效不佳则每隔5~7d增加单次剂量50 mg,大剂量不超过900 mg/d.2组治疗时间均为7周.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两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0%与70%,索他洛尔组较普罗帕酮组疗效稍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组治疗后QT间期、QTd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QT间期及QTd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组治疗后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索他洛尔可引起QTd的降低,是其疗效较普罗帕酮好的重要因素.
作者:龚尤贵;凌智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晚期先兆流产孕妇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方法 对长期卧床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组建晚期先兆流产卧床休息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因人施教,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结果 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由干预前的78.45%上升为干预后的95.26%.结论 成立晚期先兆流产卧床休息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规范宣教流程,组织系列教育,并对长期卧床孕妇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
作者:龙跃平;武科;蔡亮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医务人员抑郁状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医务人员随机抽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因素Ordinal回归分析找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 600名医务人员,有效问卷1 594份,有效率为99.6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收入、每周加班时间、每周上晚班频率对焦虑的产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Ordinal回归显示男性患抑郁症的概率为女性的0.89倍(OR=0.89);医生患抑郁症的概率是药剂人员的1.35倍(OR=1.35);随着收入降低,每周加班时间的增加、上晚班频率的增加,患抑郁症的概率随之增加.结论 调解医务人员压力时应关注女性身心健康、考虑增加医务人员每月收入、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减少人均加班时间和上晚班的频率,增加人力资源.
作者:贺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长期连续、动态的监测,掌握2010年东城区各种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抽检的餐饮单位及流通领域的11类、282件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抽检的11类282件食品样品中,来自餐饮单位的样品共142件,其中17件样品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11.97%,2件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来自流通领域的样品共140件,1件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0.7%.从食品类别来看,熟制豆制品大肠菌群阳性率高为27.5%,其余依次为散装冰激凌20.0%、散装熟肉制品11.4%、中式凉拌菜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3,P<0.05).从季节来看,采自夏季食品大肠菌群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6,P<0.05).从餐饮单位的级别来看,A级单位、B级单位和C级单位大肠菌群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通领域的食品卫生状况要比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好.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的食品主要集中在熟制豆制品,散装冰激凌,散装熟肉制品和中式凉拌菜,夏季的食品卫生状况更容易造成食源性致疾患的发生,秋季也不应忽视.建议卫生部门加强重点季节重点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降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风险.
作者:汪静;孙志峰;段旭;邱传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应用于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子鉴别检测.方法 针对8种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O157:H7、奇异变形杆菌、霍乱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和2种病毒(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分别建立LAMP和RT-LAMP方法,分别对25种常见肠道细菌和病毒进行LAMP扩增,水浴箱内65℃扩增60 min(LAMP)或120 min(RT-LAMP),扩增完成后利用电泳和肉眼进行结果判断.对365份食源性疾病患者呕吐物、肛拭子和食品等标本进行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分子检测.结果 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或RT-LAMP方法均只对靶病原体出现阳性结果,电泳显示为LAMP特异性梯状条带,加SYBRGreenⅠ后肉眼观察反应液变为绿色;8种细菌性病原体LAMP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3×100~1.2×102 cfu/ml,其中6种LAMP方法敏感度高于PCR方法,其他病原体(霍乱弧菌、EHEC O157:H7、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敏感度与PCR方法相同.从365份标本中检出沙门菌属11份、志贺菌属6份、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份、EHEC O157:H7 2份、副溶血性弧菌2份、单增李斯特菌2份、Norwalk病毒12份和轮状病毒7份.结论 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可以在一台水浴箱内同时对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进行高通量的分子鉴别检测,具有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肉眼判断结果的优势,适合基层单位的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疾病的分子鉴别诊断.
作者:孙边成;长如胜;宋克云;欧新华;姚栋;苏良;叶文;陈法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孕前女性的体成分状况.方法 2010年6-8月于本院就诊的100名妇女,利用肌肉功能分析系统(Mobility Evaluation System-Mes-01 S20,MES)测量身高、体重、全身脂肪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BF%)、全身脂肪分布(fat distribution,FD)、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下肢肌力(strength of lower limb,SL)(倍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100名妇女年龄21 ~ 39岁.其BF%、FD、BMI 、FS、SL水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0.8±5.6)、(110.03±38.51)、(21.63±3.21)、(11.9±0.8)、(2.32±0.41).其中,BF%和FD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BMI、FS、SL平均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100名妇女中,86%妇女为超重者(FD> 100 g/cm),93%有一定程度的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程度>0.5),47%有下肢肌力减退(SL<2.25).结论 北京市青年女性普遍体脂超量,肌力下降.
作者:赵丽霞;王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29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无并发症的84例流腮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表现,比较两者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4.71%的流腮患儿合并胰腺炎,症状轻.观察组红细胞比积(Hct)、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为流腮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轻型.血尿淀粉酶增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血脂肪酶检测结合胰腺B超有助于诊断.Hct、血糖增高等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沉增快、CRP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胰腺炎,其变化可作为观察病情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刘静;罗如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