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琳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结核(CTBL)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超声科2016年5月-2017年7月接收治疗的浅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抽取61例,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彩超提示52例为浅表性CTBL与病理结果提示55例相比,超声诊断CTBL的准确率高达94.5%,且52例患者中有55.8% 累及双侧、34.6% 累及单侧、9.6% 为融合者.结论:对浅表CTBL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较高,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夏从乐;袁婷;陈琳;孟茹;陈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方法对高龄脑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00例高龄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康复率、致残率以及满意度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致残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对高龄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彭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两种方案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每组43例.予以Ⅰ组外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予以Ⅱ 组外用甲硝唑治疗,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情况.另选取40例正常妊娠者和32例不同意治疗者.结果:Ⅱ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正常妊娠者、Ⅰ组及Ⅱ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均低于不同意治疗者(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BV患者患者予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其治疗效果和行甲硝唑的临床疗效等同,然而相比甲硝唑,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后易减少病情复发发生,使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罗箐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32例,再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均给心衰指南规范治疗,实验组加用伊伐布雷定.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左心功能和生物标记物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EF、LVEDD、LVESD、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试验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规范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更为显著.结论:严格的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功能恶化有逆转作用.
作者:张华;魏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普外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消化道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病历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危险的原因,就提出具体的预防对策进行深入探究.结果:经分析,148例普外科接受消化道术治疗患者中32例出现感染风险事件,感染风险发生率21.3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下呼吸道感染9例、泌尿道感染1例、胃肠道感染3例及皮肤感染15例;经分析,15例切口感染事件危险形成因素可分为年龄(超过60岁)、手术时间过长、术后营养不足及Ⅱ 类或Ⅲ 类切口.结论:普外科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务人员针对危险因素及可能影响因素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目标.
作者:马文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补肾调经汤和西药对于围绝经期功血病患的影响分析.方法:在2016.03-2017.07时间段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病患中选取100例进行临床用药研究.根据用药方法将围绝经期功血病患均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其中西药组病患行米非司酮和醋酸棉酚片用药,中药组病患在采取米非司酮和醋酸棉酚片用药同时结合补肾调经汤用药,观察2组疗效和用药副作用.结果:西药组病患用药总效率74%(37/50),中药组病患用药总效率94%(47/50),2组比较,P<0.05.在用药的副作用方面,中药组要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血病患行补肾调经汤用药,效果好,副作用低,可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间接治的24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骨科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感染率为11.7%,便秘率为6.7%,无一例患者压疮,并发症发病率达到18.3%,总体满意度达到9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30% 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78.3% 的总体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顾客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娅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对临床护理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普外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多个方面全面评价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患者整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患者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有一定的缩短,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患者治疗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整体治疗的效果,可以加以推广和宣传.
作者:韩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主要原因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方案,为往后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脊液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于神经外科实行手术后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186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收集和整理脑脊液标本,探讨术后患者病原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380例患者实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受到脑脊液病原菌感染的达到186例,感染率为48.95%,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8.06%,P<0.05.结论:脑脊液原病菌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易感染的隐球菌,而年龄大于见60岁和脑室外引流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和脑脊液外漏等是临床常见的引发感染主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曾奋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骨科手术患者8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2.7%,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4.5%,对照组与观察组伤口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7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在其采取手术治疗时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代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7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语言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语言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语言理解以及表达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语言理解发育商以及语言表达发育商均明显增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训练可显著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语言发展障碍.
作者:张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高热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80例,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随后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看,对照组为13.3%,观察组仅为5.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高热病情的治疗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势,患者治疗满意良好,可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化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也愈发被人们所重视.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方可确保基础卫生医疗得以有效保障,并以此来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良性、稳定发展.本文就通过对目前公共卫生管理当中所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情况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现展开具体探究.
作者:魏清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镇痛有效率为90%.护理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应用.
作者:程超英;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肝素结合蛋白、血浆白蛋白与血乳酸水平对于小儿脓毒症诊断与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小儿脓毒症患者120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80例,严重脓毒症组40例.取同期普通细菌性感染非脓毒症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白蛋白(ALb),血气分析检测血乳酸(Lac)水平.比较3组患儿血清PCT、CRP、HBP、ALb、Lac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CT与CRP、HBP、ALb、Lac参数间相关性.严重脓毒症组患儿依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27例)与病死组(13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CT、CRP、HBP、ALb、Lac对于小儿脓毒症预后判断价值.结果: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CRP、HBP、Lac水平逐渐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CRP、HBP、Lac参数间呈直线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水平间呈直线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血Lac对于脓毒症患儿预后判断价值较高,诊断效能(AUC=0.896;0.784,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显著升高,血清生物学标志物降钙素原与血乳酸水平监测有助于患儿病情预后判断.
作者:郝寒冰;刘崇娟;刘岩;田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及QTd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T水平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李宗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年急性脑梗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礼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3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非会阴侧切的50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行会阴侧切的5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率对比,观察组产妇Ⅱ度以上会阴裂伤率6% 显著低于对照组29.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生后窒息发生率3.2% 比对照组5.6% 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中合理会阴侧切可以有效降低产妇阴道裂伤率以及胎儿窒息率,会阴侧切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与子宫破裂关系及分娩方式选择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360例中晚期孕产妇为观察对象.将360例孕产妇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孕妇为剖宫产后二次妊娠,B组孕妇为首次妊娠阴道顺产后二次妊娠,C组孕妇为初次妊娠.回顾性分析36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各孕产妇围生期临床指标,对比各组孕产妇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超声测量子宫前下壁肌层厚度.统计术中所见的肌层分级,比较各组指标差异.结果:各组孕产妇临床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方式的不同对围产期出血量、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住院天数、新生儿黄疸等都会产生明显影响.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建议积极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检测产程变化,既可保障母婴安全,也可减少重复剖宫产带来的二次损伤几率,同时社会因素对首次剖宫产具有较大影响.
作者:程亚华;吕俊新;王虹;王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腹胀(3.18±1.06d)、腹痛消失时间(3.16±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文禧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