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重、肥胖对潍坊市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淑香;景睿;王勇;李向云;刘成凤;韩连堂

关键词:肥胖, 学龄儿童,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对潍坊市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问卷对儿童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利用体重指数对儿童进行分组,利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 正常体重和超重体重儿童活动能力优于肥胖儿童(P<0.01);正常体重和超重体重儿童生理健康方面优于肥胖儿童(P<0.01). 结论 肥胖对潍坊市学龄儿童生活质量有影响,学生保健部门、学校和家庭三方加强干预,预防儿童期肥胖的发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25例NGU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近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的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由支原体引起的NGU,正确用药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825例NGU门诊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25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712例,阳性率为86.3%;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0.2%(500/825),3.5%(25/825)和26.3%(187/825).Uu单纯感染对11种抗生素敏感性高的是美满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性强的是罗红霉素,其次为司帕沙星.Mh单纯感染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敏感性很高(均在9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强.Uu+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性强. 结论 近年来本地NGU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特别是解脲支原体感染,且对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并有多药耐药现象.目前本地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为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

    作者:王晖;王跃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4-2007年张家界市永定区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永定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登记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年间永定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152.93/10万,涂阳登记率为69.14/10万,涂阳发现率为45.21%;以青壮年发病数为高,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多于女,以农民为主,城区及城郊发病率高于农村;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复治. 结论 重视城市流动人群的肺结核防治,继续坚持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加强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作者:王铸;田际雄;张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某陶瓷厂生产工人血压与心电图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温、噪声联合暴露工人高血压发病及心电图的改变. 方法 对某陶瓷厂生产工人422名男性工人(暴露组235人,对照组187人),采用问卷、现场调查及环境监测、测量血压及描记心电图的方法. 结果 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21.4%)明显高于对照组(10.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为2.26;随工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在>15年工龄段暴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心电图异常者占20.4%,对照组心电图异常者占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为2.27. 结论 长时间高温、噪声作业是造成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鹏宾;黄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异常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异常的影响. 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他汀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在发病24 h内及14 d后抽血检测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 入院初两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HDL-C和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短期即可发挥抗炎作用,且此作用不依赖于调脂作用.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密云县2005-2007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三年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影响密云县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干预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5-2007年所有围产儿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三年来围产儿死亡率,死胎占第一位,早期新生儿死亡占第二位,死产占第三位.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 结论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水平,杜绝严重缺陷儿出生;此外,定期产检,高危妊娠监测,预防早产,产、儿科配合,提高窒息复苏成功率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季凤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冠心病的社区预测及网络示警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社区及家庭预测,提出早期干预措施;通过预测阻断由无症状性冠心病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网络示警使初显症状患者及早得到医疗服务. 方法 采用静态、负荷心电图全面检测,抽取血样标本(疑似患者中进行),致患因素及相关症状问卷调查,身体体格普查及构建示警平台;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岳阳市平江、华容县、岳阳楼区12个乡镇,帮助社区中心卫生站对4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立冠心病症状示警电脑平台. 结果 检测78 989人,占12个社区总人口19.98%,占40岁以上中老年人95.52%,综合各种资料诊断冠心病1 594人(2.02%),疑似冠心病2 387人(3.06%),曾出现轻微症状但未证实,追踪人数3 985人(5.04%). 结论 社区预测能争取早期发现各型冠心病,网络示警能及时阻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治贵;蔡芬;陈皓;杨文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国产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目的 评价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在江苏省射阳县选择500名观察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开展现场临床试验. 结果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全身及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67%.血清学检测表明,免疫后H1N1型、H5N2型、B型HI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40)分别为99.13%、99.13%和100%.免后HI抗体4倍增长率,除13~17岁组H3N2型为52.83%外,其他各组中各型别HI抗体均达到78%以上.各型各组免后HI抗体GMT增长倍数较免前均>3.9倍. 结论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昌标;郑春早;顾建祥;王树巧;柴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和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6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其它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手术前1 d、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术后7 d的疼痛程度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的SAS、SDS和PSQI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出院时的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两组患者手术当天疼痛分高,以后逐日降低,且护理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并能有效减缓患者的疼痛感,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方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评价左旋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方法 将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0例:口服左旋氧氟沙星0.2,阿莫西林1.0,泮托拉唑40 mg,各2次/d;对照组40例:口服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泮托拉唑40 mg,各2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组Hp根除率为97.5%,高于对照组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本-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左旋氧氟沙星与克拉霉素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左旋氧氟沙星成本-效果优于克拉霉素,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伍小青;吴亦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与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stinine clearance, Ccr)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的1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并以健康成人检测结果为对照组. 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Cys C检测结果为(4.40±3.11)mg/L,正常对照组为(0.81±0.12)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ys C与Ccr呈负相关(r=-0.843,P<0.01),与Cr呈正相关(r=0.775,P<0.01). 结论 血清胱抑素C测定可代替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牢用以判断肾小球功能.

    作者:黄丝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PV16 E2/E6的表达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 E2/E6基因表达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妇科2006-2008年共125例HPV检测阳性患者经手术切除及组织活检的标本,采用RT-PCR检测E2/E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比较子宫颈炎组、子宫颈癌前病变组、子宫颈癌组中HPV16在细胞中E2/E6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子宫颈癌组HPV-E6表达情况(56.7%)明显高于癌前病变各组(5%/6.7%/12%),HPV-E2表达(23.3%)明显低于癌前病变各组(55%/56.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E6的表达与E2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 结论 HPV-E6基因表达与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HPV-E2基因的表达与细胞恶性程度呈负相关.E6的表达受E2的负性调节.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E2/E6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作者:钟菊香;付先辉;陈兰芳;刘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院员工信息素养培育的探讨

    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培养医院员工信息素养的必要性,探讨了培养医院员工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并正确认识信息道德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和处理好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的关系.

    作者:李爱勤;陈敏莲;胡珊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北京市大兴区0~4岁儿童先天畸形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0~4岁儿童先天畸形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分布特点,并提出预防策略. 方法 对大兴区1998-2007年0~4岁儿童先天畸形死亡监测数据及81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10年间大兴区0~4岁儿童先天畸形死亡均占0~4岁儿童死因顺位的第一位,无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发畸形为前三位死因;儿童死亡年龄分布新生儿占58.02%、婴儿占90.12%、1~4岁占9.88%. 结论 降低婴儿及0~4岁儿童死亡率的重点工作应为降低先天畸形的死亡,先天畸形引起死亡的干预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刘秋明;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邵阳市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抢救危重孕产妇192例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了解危重孕产妇的分布和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2例患者中,初产妇58例(30.21%),经产妇134例(69.79%),农村孕产妇154例(80.21%).产科出血157例,占81.77%,其中108例失血性休克,106例经输血抢救,子宫次全切除10例,子宫全切2例,转上级医院20例,死亡1例,孕产妇抢救成功率89.06%,乡镇产科建设达标的县,住院分娩率高的县,产科急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发生产科抢救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创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加强农村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能减少产科急救,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朱秋蓉;宁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起水型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及时有力的控制措施. 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水源污染原因、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此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共计造成869人发病,发病率为32.24%,首发病例发生于5月9日上午8:00,12日下午5:00后无新发病例,潜伏期为2~6 d.患者年龄小1岁,大75岁.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之间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5),且以低年龄组儿童及年老者发病居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1.1.受污染的井水和居民生话饮用水感官指标差,浑浊度大于5度,可闻及粪腥臭味,肉眼可见絮状物及黑色泥沙样沉淀: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浓度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限值,为对照水样的70~80倍,余氯低于标准限值,氨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均严重超标.并从被污染的2份末梢水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55.从2例患者的粪便中培养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 结论 本次突发事件是一起水型感染性腹泻暴发,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饮用水监督,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作者:杨纲;周新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n=93)和肠外营养组(PN,n=67),监测血浆蛋白、免疫指标及氮平衡,观察有无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两组血浆蛋白、免疫指标及氮平衡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 结论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需求,胃肠功能恢复快.

    作者:汤建华;许克勤;刘及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齿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光固化树脂与玻璃离子封闭剂对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 方法 选择7-9岁儿童160名,口腔内第一恒磨牙无龋.每名儿童一侧的恒磨牙用常规光固化窝沟封闭,另一侧用玻璃离子封闭剂封闭窝沟,随访1年,观察两种材料在牙面上的保留情况和患龋率. 结果 封闭后部分和完全脱落率均随封闭时间延长而增加,封闭1年和6月完全脱落率和完整保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固化树脂窝沟封闭的完整保存率较玻璃离子略高,但在两种方法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磨牙窝沟封闭后,6个月时检查患龋率,光固化树脂组(320颗)和玻璃组(320颗)患龋率分别为1(0.31%)和2(0.63%);1年时分别为12(3.75%)和14(4.38%).两种方法预防龋齿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窝沟封闭均能有效防龋,光固化树脂适宜在条件较好的牙科诊所进行,玻璃离子适用于大面积提供口腔保健,对于缺乏投资设备的地区,能用较少投入和较短时间达到龋病预防目的 .

    作者:宋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1月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233例产妇资料. 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6.1%,胎盘胎膜因素占24.0%,产道损伤占6.9%,凝血功能障碍占3.0%.不同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不同胎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膜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并且与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和胎儿体重有密切关系.应该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进而降低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张华琳;冯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乳腺肿块诊断及术前评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邓立勇;简颂;郭秋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什邡市气象因素与菌痢发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什邡市气象因素与菌痢发病关系. 方法 将什邡市2005-2007年菌痢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菌痢发病的平均温度、低温度、高温度、云量、湿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等9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菌痢的发生与温度和降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低气温对菌痢发病影响较大. 结论 气象因素是对菌痢发生及预测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鲁瑜娜;李健;刘强;王海平;陈刚;郑兴华;刘昌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