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门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率分布情况调查

曾祥欣

关键词:HBsAg阳性, 从业人员, 不同地区
摘要:目的 了解石门县不同地区食品从业人员中HBsAg携带情况及分布特点,进一步落实切断乙型肝炎经口传染途径的措施,制定农村卫生防制措施和加强农村食品生产、销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方法 查阅2007年全县不同地区食品从业人员体检HBsAg检测调查,分析全年5 466例体检结果.结果 城镇与农村,与丘陵、山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4%、2.13%、2.42%、1.51%.不同地区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非常必要,同时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病人、HBsAg携带者的卫生管理.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CT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筛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运用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筛查,了解其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妇科病人208例和妇科普查人群219例进行TCT检查,对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继续阴道镜下病灶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后诊断.结果 1.TCT细胞病理检查阳性69人,阳性率16.16%;阴性358人,阴性率83.84%,灵敏度98.04%,特异度94.95%,假阴性率1.96%,假阳性率5.05%.2.病理活检63人,TCT诊断符合率82.54%. 结论 1.TCT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无损伤,易操作,灵敏度、特异度高,应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首选方式.2.有慢性宫颈炎的妇女宫颈上皮细胞病变明显高于无症状的普查妇女.3.TCT检查假阳性率较高不能作为后诊断,后确诊依赖活组织病理检查;假阴性率1.96%,有漏诊的可能存在,应予重视.

    作者:陈湘莲;吴志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新生儿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目的 调查分析新生儿科2008年一起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状况,以采取措施避免暴发.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新生儿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结果 此次新生儿科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持续1月余,共出现19例感染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45%,早产儿占63.1%.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不合格样本主要为哺乳间和早婴室空气、空调送风口和暖箱物体表面及实习生的手等.结论 此次流行原因包括早婴室通风不畅、集中式空调系统未定期清洁、医护人员手卫生未真正落实等,经过采取各项控制预防措施,流行得到了控制.

    作者:伍平;张剑;邓玉英;赖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83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94例和常规护理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66%,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的活动平板试验比较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4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结果 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活动平板试验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70.996,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76.5%.介入治疗后活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降低(P<0.01),总运动代谢当量和运动开始至达到阳性诊断标准的时间较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增加(P均<0.05). 结论 简便、易行及无创的活动平板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为客观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曾令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3例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原因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横切口术786例病例资料.结果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43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5.47%,临产后胎先露大于+3、麻醉效果差者,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 结论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并发症.临产与否、胎儿胎先露、胎方位、麻醉效果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作者:杜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循经敷贴后能显著升高Pc、P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对哮喘有治疗作用,明显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许以平;上官文姬;李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方法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导与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相结合的MSM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组织模式,以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法为主,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进行MSM行为干预,2006年12月、2007年7月、2008年1月分别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对MSM人群进行基线、中期及期终评估招募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基线调查201人,中期200人,期终203人.基线、中期、期终调查比较:不同性伴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近6个月31.4%、43.4%、51%,近3次38.1%、58.2%、64.2%,近1次56.8%、72.8%、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升趋势显著(P<0.05);近6个月不同类别性伴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性伴(BF)性行为方式分别为58.7%、7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2,P<0.05). 结论 CDC为主导、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的组织模式下,通过为期1年的POL为主,结合网络、外展等干预,有效提高了MSM社群安全性行为意识.

    作者:王毅;张洪波;李志军;徐杰;张光贵;斗智;杨宏;樊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BL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实验中的尝试

    寄生虫学实验一直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引入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效果很好.

    作者:陶艺君;赵荣;王碧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短期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80例经内镜证实的反流性食警多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口服雷贝拉唑10 mg/d与奥美拉唑20 mg/d,其中H.pylori阳性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加肜克拉霉素250 mg、阿莫西林1.0 g或甲硝唑400 mg,7 d一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8疗程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经内镜观察食管炎愈合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雷贝拉唑组食管炎愈合率按方案(PP)(中)意阳治疗(ITT)分析分别为92.11%、87.50%.奥美拉唑组食管炎愈合率按PP和ITT分析分辨为72.97%、6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组烧心症状比奥美拉唑组明显改善(P<0.05).H.Pylori阳性和阴性患者的RE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已治愈和H.Pytori仍阳性患者的RE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愈合率高,更能有效改善症状.H.Pylori感染不影响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率.

    作者:郑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997-2007年河北省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全面掌握河北省农村农药中毒的危害现状,为农村农药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来自199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河北省各市、县(区)农村农药中毒报告病例.根据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所规定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对11年河北省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7年河北省共报告农村农药中毒10 847人,其中死亡468人,病死率为4.31 9%;生产性中毒呈下降趋势,非生产性中毒呈上升趋势;农村农药中毒共涉及7大类20余个农药品种,以有机磷类农药中毒为主为75.54%,其次为除草剂、杀鼠剂中毒,分别为6.39%、4.34%. 结论 农药中毒在河北省仍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非生产性中毒应引起重视,杀鼠剂中毒成为新问题,各部门应齐抓共管,继续作好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作者:赵春香;陈福尊;赵维;李建国;刘惠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南省安仁县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

    目的 了解安仁县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方案,对2004-2005年安仁县主要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结果 2004-2005年安仁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34.12/10万,标化率为98.26/10万,死亡数居全死因的第二位;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2.44万/10万和74.03/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54.941,P=0.000);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X2=2383.873,P=0.000);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和食管癌;不同乡镇恶性肿瘤死亡率不同(X2=135.565,P:0.000);城镇与农村、山地与盆地间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不同(X2=8.955,P=0.003;X2=5.060,P=0.024). 结论 安仁县的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不同乡镇死亡水平不同,且城镇低于农村、盆地低于山地.恶性肿瘤仍是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在该地区死亡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防制工作.

    作者:李成华;黄民主;明辉;凡琴;吴心音;白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及组织氧合的作用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作者:罗荣初;岳俊;张华香;胡春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为学生近视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初中、高中共8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相关因素,共获有效问卷452份.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452名学生,近视率为54.0%.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7.1%、13.1%和33.8%.男生近视率50.2%,女生近视率58.5 96;初中生近视率41.6%,高中生近视率6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近视(OR=2.69)、学习时间≥1 h/次(OR=1.46)、躺着看书(OR=1.74)和看电视和用电脑时间≥2 h/d(OR=2.14)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眼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是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看书保持1尺距离(OR=0.30)、体育锻炼≥1 h/d(OR=0.63)是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防制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对中学生不良用眼行为的早期干预,从而防制近视的发生.

    作者:庞燕;张严卓;孙立军;曹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212例严重肝病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2例肝病患者中有180例(85%)有腹胀,164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146例(69%)有发热,104例(49%)有自觉腹痛,88例(42%)有腹泻.108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74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32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16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 结论 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潘慧琼;杜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职业性暴露化工毒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化工企业578名孕妇,根据孕妇工作中是否接触低浓度混苯,分为职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妊娠结局和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暴露组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产率、早产率、死胎死产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子代有智力低下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缺陷率为2.04%(6/294),对照组子代未发现有出生缺陷.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胚胎及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李书景;王淑然;彭英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08年5月在赵县的医院住院的2 859例孕产妇.其中以2007年5月-2008年5月赵县建立孕产妇管理系统,实施早期围产保健的1 524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以2006年4月-2007年4月未实施早期围产保健的1 335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时体重超标率以及产褥感染、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前检查、分娩方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3~4次、≥5次的构成比以及正常产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期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和分娩时体重超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早期围产保健,可以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刘风巧;李静;刘亚娟;耳丽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缺血性J波伴ST段抬高1例

    近年来,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中提出缺血性J波的概念,并立即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现将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缺血性J波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珍;李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97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2008年开封市鼓楼区各级医疗机构所报告的497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报告的497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5月份为发病高峰.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和疱疹,集中在手、足、口、臀部.发热337例,散居儿童的发热率高于托幼儿童,托幼儿童的发热率高于学生;有口腔溃疡的儿童发热率高于无口腔溃疡的儿童;三周内与手足口病人有接触史的患儿高于无接触史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做好疫情的监测和管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的防治重点.

    作者:赵云清;徐琳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水面舰艇士兵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水面舰艇士兵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抽查的480名水面舰艇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将SCL-90和EPQ测验结果与军队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水面舰艇士兵的SCL-90各项因子分均极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0.01);②水面舰艇士兵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躯体化相对突出;③水面舰艇士兵反映内外向性格维度的E分显著高于军队常模(P<0.05),反映情绪稳定性的N分显著低于军队常模(P<0.05);反映精神质维度的P分和反映心理掩饰的L分与军队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面舰艇士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应继续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李健;邬力祥;周思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