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芬;李霞;赵晓秋;唐秀丽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两起甲肝暴发的流行特征与原因,探讨防止学校疫情暴发的长效机制. 方法 对出现甲肝症状的患者全面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抽取血样,同时对学校内外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采样,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起疫情共发病217例,均是由于学校饮水污染而引起的甲肝暴发. 结论各级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只有健全防病机制,完善卫生设施,加强学生饮用水消毒、疫情监测与报告,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才能降低学校传染病发病率,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作者:黄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从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血糖升高等组分定义了代谢综合征,并以中心型肥胖作为先决条件.目前,在干预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其各组成部分所进行的减轻体重和治疗肥胖、纠正各种脂质代谢异常、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异常,其主要措施有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要手段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以及包含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措施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等.对于实施生活方式改变不足以改善代谢异常或考虑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患者,常常采用药物干预措施.
作者:张宁;周正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梅毒(TP)流行状况,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娄底市无偿献血者梅毒(TP)抗体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状况分析统计.结果 无偿献血者TP检测不合格率呈逐年上升,从2006年的0.21%上升到2008年的0.43%;献血者男、女性别TP不合格率基本一致,分别为0.29%和0.32%;TP不合格率主要是30~40岁的男性献血者和18~30岁女性献血者,分别为0.91%和0.50%;TP不合格献血者主要分布在城市、无固定职业者、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 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TP等性传播疾病的血液检测,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不合格率,为确保血液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刘忠;李锡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 总结180例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 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缺少肺部体征,临床极易误诊,本组病例在确诊前均被误诊,其中误诊为支气管炎51例,迁延性肺炎3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支原体肺炎22例,过敏性咳嗽12例,慢性咽炎9例,慢性扁桃体炎8例、百日咳7例、结核感染3例、支气管异物3例,支气管扩张2例,胃食道返流1例. 结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滥用抗生素、激素及凭经验诊治对病情缺乏全面分析等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的关键是认识该病的特点,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陈艳萍;孟燕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3个监测点采集健康人群血清,MAT法检测抗体,采用SPSS 13.0分析. 结果 315名监测人群钩体血清抗体滴度效价不高,总阳性率为50.1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57.25%、44.63%(P<0.05).10~19、20~29、30~39、40~49和5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33%、43.24%、54.24%、66.10%和69.84%(P<0.05).湘潭县、双峰县、沅江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30%、35.00%、68.22%(P<0.05).赖、临海、秋季、澳洲、拜伦、犬型、波摩那、清水、七日热和乌尔夫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59%、6.07%、12.06%、22.86%、11.43%、2.86%、7.94%、2.86%、7.94%和2.54%(P<0.05). 结论湖南省以黄疸出血群赖型、秋季群秋季型、澳洲群澳洲型、拜伦群拜伦型为主要血清型,各血清型抗体阳性率在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红;刘运芝;黄一伟;高立冬;吴子贵;曾舸;郭绶衡;刘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测定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型钠尿肽和左心室收缩末容积低于常规组.EF与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脉注射液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浓度,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力衰竭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晖;杨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07年深圳市分离自生熟食品及餐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方法 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生化验证,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结果从食品及餐具涂抹拭子中分离的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棒酸表现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西丁7种药物均敏感;对红霉索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11.3%.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11.3%;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中介)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为2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绝大部分为MSSA,除青霉素类外耐药率较低;在红霉素耐药(中介)、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25%,开展D试验检测可给临床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作者:冼慧霞;阳帆;杨洪;张海龙;王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该市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8年长沙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2008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3.80%、3.27%,HBsAg阳性率男性为4,31%,女性为2.78%,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中31~40岁年龄段为高3.82%,51~岁以上为2.52%;2007-2008年二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长沙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在加强乙肝项防的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提高、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疫茁接种所取得的成效,但保持人群低水平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仍需要加强乙肝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等干预措施.
作者:刘萍;彭元;郭彦昌;田斌;朱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甲亢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了解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更好的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方法 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32例甲亢患者和35例健康人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分析. 结果甲亢患者HRV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对甲亢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定期观察HRV改变情况,积极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对防治甲亢患者心脏的损害十分必要.
作者:李济洪;肖桂林;郭莹;盛建平;陈静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地震灾后,农村居民卫生知识水平,为科学救灾及灾后重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分层次普查,对彭州市葛仙山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的8 482例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现况调查. 结果经RC行列表X2检验可知,不同年龄人群对健教信息知晓率不同,20~60岁年富力强人群,获取信息量多,人群知晓率>40%;经RC行列表X2检验得知,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健康信息的知晓率也提高;各条健康教育信息被村民掌握的程度有差别,喝开水、勤洗手知晓率60%以上受生活习惯影响;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仅有22.3%的知晓率;身心伤害在12岁~低年龄组多表现为紧张害怕,50岁~高年龄组人群50%以上都出现害怕、睡眠障碍、身体不适等伤害;村民获取救灾防病知识渠道主要来源于宣传手册(19.9%)、悬挂张贴的宣传画册(18.8%)、村广播(16.3%)、与周边人聊天(17.5%)等,这些方法传播效率高,是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 结论地震灾后应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内容形式健康教育活动.短时间大面积覆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灾区群众的自我防病能力,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心理困境,保障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剑阁;伍又平;周志华;王小葵;瞿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软胶囊对人体皮肤水份的改善情况. 方法 将自愿受试者按皮肤水份情况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胶原蛋白软胶囊或安慰剂40 d后,再次测试受试者皮肤水份. 结果试食组皮肤水份在试食后明显提高,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胶原蛋白软胶囊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也未观察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胶原蛋白软胶囊具有改善皮肤水份功能作用.
作者:张兆强;胡余明;尹进;陈炜林;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的化疗对结核病的防治起到巨大作用,但是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化疗工作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和掌握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罗丹;董柏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Wistar大鼠体重、主要脏器和脏器系数的正常参考值参考范围. 方法 本实验室正常喂养的240只Wistar大鼠,雄雌各半,收集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12周)和脏器系数(28~32周)等资料并进行统计. 结果雌、雄鼠各周龄的体重变异度都不大,变异系数5.87%~9.55%;雄鼠的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和脏器重量高于雌鼠(P<0.01),脏器系数雌鼠高于雄鼠(P<0.01). 结论本实验Wistar大鼠的体重增长、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变异系数和正常参考值范围,与其他实验室报道的结果趋势接近,略有差异.
作者:李岩;高虹;孙井江;何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群体预防任务,在开展疾病控制、科研、教学及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档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危波;龙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技能链索教学法. 方法 选择两个班级,一班采用链索教学法教学,一班采用传统方法教学. 结果采用链索教学法班级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班级. 结论链索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作者:赖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清新县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中小学校部分在校学生采集全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 结果共采集学生血56 583份,HBsAg阳性率为4.04%,抗-HBs阳性率为30.04%;小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中学生;县城不同性别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片区的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今后应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其免疫水平.
作者:黄彩琼;江莉;朱宝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50例患儿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5例),对出现常见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 结论及时准确执行诊治方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舒芬华;柏华利;林丽;欧阳霞;杨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新疆地区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病例86例,对照8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胃溃疡史(OR=4.040)、喝酒(OR=5.619)、常食用成品食物(OR=2.862)、工作生活压力重(OR=1.484)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牛奶(OR=0.408)为保护因素. 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发病危险.
作者:黄芳;陈鹏;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娱乐场所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某娱乐场所135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务层次人员心理状况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心理状况的因素. 结果调查对象SCL-90的总均分和9个因子得分均比国内常模高(P<0.001),不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务层次人员的心理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逐步多元回归发现SCL-90总均分与月收入、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相关. 结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低下水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干预的人群为已婚、中高层的管理人员.
作者:何夏婷;范存欣;马绍斌;武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3月~3岁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正常参考水平调查,了解湖南地区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以湖南地区2008年5月-2009年4月来儿童保健科体检的3月~3岁健康幼儿1 110人为研究对象,取血查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结果湖南地区3月~3岁幼儿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84.37±29.26)nmol/L,健康男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女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夏秋季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冬春季;3月~1岁幼儿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1~3岁幼儿. 结论湖南地区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健康幼儿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正常参考值水平有一定差异.
作者:莫丽亚;蒋玉莲;赖原;邓永超;刘茂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