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珠海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黄丽雯;曾超;潘杨;王海鹰;谭荣辉

关键词: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 需求评估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试点街道办所辖12个社区居委会的434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包括6个方而共22项健康需求内容.结果 不同性别对健康需求序位及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蹦性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均排在首位(男53.9%、女60.4%);男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47.0%);而女性对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重视程度高于男性(X2=4.472,P<0.05).男、女两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对异性的需求(X2=13.853、27.298、9.228,P<0.05).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在各年龄段均位列前三位.20岁年龄段的居民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21~40岁以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及家庭的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41岁以上的则以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及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结论 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迫切,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健康知识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今后长期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3和2005年东莞市托幼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东莞市托幼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03和2005年分别抽取东莞市五个镇区5所和4所村办幼儿园,每间幼儿园抽取大、中、小班各一个,被抽中班级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对各调查对象进行乙肝免疫状况调查.结果 2003年和2005年,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61.22%和93.18%,HBsAg携带率分别为1.48%和0.51%,抗-HBs阳性率分别为62.34%和67.42%;在只完成3针基础免疫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57.22%和59.15%,而在有加强免疫史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明显升高,加强了一针的幼儿童中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72%和76.31%,加强了二针或以上的托幼儿童抗体阳性率则分别达90.00%和92.86%;不同年份有相同免疫次数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抗-HBs阳性率有随免疫次数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东莞市托幼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2005年较2003年明显提高,HBsAg携带率已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两年的抗-HBs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抗-HBs阳性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高,建议抗-HBs阴性的儿童应进行加强免疫.

    作者:朱建琼;黄振宇;王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新进展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并危害人体健康;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含量,及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日渐受到国际关注.本文介绍了近来国内外对丙烯酰胺的有关研究.

    作者:汪莉;杨湘霞;熊敏;张春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免疫比浊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定量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目的 评价免疫比浊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和免疫比浊法(3TP)同时检测352份梅毒螺旋体抗体阴件样本和88份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样本.结果 TPPA法和3TP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8.9%,特异性为100%、99.4%,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9.31%;对质控血清进行25次不连续测定,3TP法的测量值为(64.2±2.13)U,CV值为3.31%;3TP法检测值与TPPA法检测滴度之间显著相关,等级相关系数Rs=0.971,P<0.001.结论 与TPPA法相比,3TP法的检测性能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祥;周善良;贾德强;王慜杰;齐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TTV DNA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检测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TTV(N22)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巢式PCR(nPCR)方法,对314例7种不同人群血清检测TTV DNA,限制性内切酶Pstl、Ndel进行酶切分型.结果 TTV在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健康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中感染率分别为72.72%、60.71%、56.52%、48.00%、46.15%、44.21%和34.78%.肝硬化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P<0.01),也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P<0.05).基因分型以G1型为主占(75.32%),G2型占(9.09%),(G1+G2)混合型占(15.58%).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G1型阳性率高,分别为83.33%和82.35%,但与其它组无差异(P>0.05).G1型男性感染率为73.33%,女性感染率为79.59%,不同年龄组G1型感染率高为1~10岁年龄组(83.33%)低是11~20岁年龄组(70.83%).但年龄性别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V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基因型以G1型为主,提示G1型对肝脏的致病性较微弱,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病程及愈后无影响.

    作者:陈淑芬;于秋丽;韩占英;刘长青;张艳波;齐顺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修复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修复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因烧伤创面或瘢痕切除后创面行断层皮片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且根据不同的创面处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在6~24 d问全部顺利愈合.结论 根据不同的创面修复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顺利愈合的重要条件.

    作者:阳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动态变化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目的 揭示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痰中带菌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利用结核病网络专报信息系统,对2005年1-3月云南省登记治疗的4 65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性别、年龄对治疗过程中痰菌转变无显著性作用.治疗前痰涂片的阳件程度与治疗2月末痰菌量的改变呈线性上升趋势.治疗2月末痰涂片强阳性的病人在治疗3月末仍较为可能出现巾等阳性(RRR 47.03)及强阳性(RRR 24.45).与2月末阴转病人相比,治疗3月末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及强阳性的病人,在5月末出现阳性的相对危险度(RRR)依次为4.06,18.25,69.48和55.97.73例(62.4%)死亡和140例(52.8%)失访病例发生在治疗前2个月.68%的死亡病例出现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结论 在日前DOTS策略执行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治疗前肺结核病人的痰菌结果对强化期结束时痰菌阴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期治疗直接关系到终治疗效果.应特别关注早期失访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治疗情况,减少失访和死亡.

    作者:许琳;华建昭;李琳;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全血锌铁钙铅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儿童锌、铁、钙、铅体内含量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补剂和排铅品.方法 对幼儿园与学校健康体检的238名儿童进行血锌、铁、钙、铅4种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238名儿童中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标人群,其中锌低标人群比例高,占73.1%(P<0.05),铁和钙低标儿童仅有16.0%和22.7%.锌和铁的低标人群均以7岁以下年龄组较高(P<0.05),钙低标人群以0~3岁组比例较高(P<0.05);铅中毒儿童占46.2%;铅中毒与锌缺乏率有明显相关性,与铁和钙缺乏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平顶山市儿奄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低标人群,锌缺乏和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服用锌、铁、钙补允品应参照膳食结构和体内元素含量,不可盲目补充,同时应防治铅中毒.

    作者:陈敏;和春霞;张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7年8月15日经由怀化站的六趟旅客列车上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进行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重点食品从业人员(售货员)的血液及肛拭子进行相关检验.结果 从可疑食物(卤鸡腿)、病人呕吐物、可疑暴露来源(腹泻售货员易某肛拭子)分离出同一种大肠埃希菌,经鉴定为ETEC:O153.结论 此次事件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所致食物中毒,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何新元;朱丽萍;蒋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湘西州三县市医疗机构2007年度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漏报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家医疗单位,并对其2007年1月1日-9月30日登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调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83.56%,漏报率为16.44%,报告及时率92.71%,报告合格率为73.83%,卡纸符合率为73.78%.结论 各级医疗单位对法定传染病管理不均衡,部分医院门诊临床医生及检验、放射科医生法定传染病报告意识不强,应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彭凌;梅华;熊瑞清;田芳;王静;杨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磁县居民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磁县居民死亡特点、趋势变化、主要死因危害.方法 按中国调整死亡率和世界调整死亡率统计计算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年龄人口死亡调整率.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统计汇总.结果 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疾病是危害该县年龄人口主要疾病,死亡率分别为200.23/10万、146.52/10万、120.37/10万、64.51/10万;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77.67%和24.43%.结论 传染病死亡率2004-2005年期间比1990-1992年明显下降;恶性肿瘤死亡率略有增高,始终在较高水平.

    作者:宋国慧;侯浚;孟凡书;贺宇彤;陈志峰;乔翠云;陈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成都市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结果

    目的 了解成都市托幼机构、小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结果 托幼机构及小学查验率91.33%,学生查验率90.07%.儿童持证率90.02%,儿童补证率85.89%.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乙肝、白破二联五种疫苗的补种率分别是60.46%、43.65%、70.92%、46.25%、74.06%,均未达到80%.结论 成都市儿童补证补种工作有待改进.

    作者:速丽媛;王艳梅;余彤;胡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于胎龄儿产科高危因素与围生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凶素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540例早产儿,其中小于胎龄儿(SGA)74例,适于胎龄儿(AGA)466例,进行产科高危因素分析并比较围生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妊娠合并多胎妊娠、妊高征、孕母来自农村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围生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因素.结论 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可能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危险因素.应注重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期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彭湘莲;曹蓓;黄广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白血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48例白血病病儿和760名对照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显示,该病有显著件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儿童、孕母居住新装修房屋,儿童家用灭蚊剂≥2年,孕母自然流产史,孕期X射线照射,儿章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孕母农药、杀虫剂、汽油暴露,孕母孕期应用电磁用具及遗传病、肿瘤家族史.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773%.结论 儿童白血病的发病受到遗传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作者:杜卫;孙立荣;刘青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红升丹治疗尖锐湿疣时病人血汞与尿汞浓度监测

    目的 观察用含重会属汞制剂外治尖锐湿疣时病人血汞、尿汞浓度的变化.方法 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汞、尿汞浓度及肝肾功能.结果 红升丹在人体局部适当使用,治疗后血汞浓度较治疗前有轻微升高趋势,但在正常参考范隔值内,无临床意义,尿汞浓度在治疗前后相差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木组30例病例巾,使用含汞制剂红升丹外治尖锐湿疣,没有造成病人血汞与尿汞浓度的明显升高,不会引起汞中毒.

    作者:谢小兵;匡多秀;谭新华;朱惠斌;夏历;李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儿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相同,均选择同类广谱敏感抗生素,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药物敏感性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组加朋静脉用两种球蛋白,每次500 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3 d.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死率交有显著性意义(P<0.05),5 d内顺利撤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7 d后复查胸片炎症吸收好转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彭新平;刘瑾;肖成平;曾印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95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9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1.03%,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5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主动脉寞瘤破裂足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作者:曹亮;杨一峰;刘立明;李建明;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肿瘤坏死因子-a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与TF活性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凝血与炎症在冠心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CS组患者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TF、TFPI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a水平,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结果 ACS组TF、TFPI、TNF-a水平及TF活性均显著高于SAP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SAP组TF、TFPI水平与TF活性也显著高于正常埘照组(P<0.01),但TNF-a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CS组患者血浆TF活性与血浆TFPI水平显著正相关(γ=0.524,P<0.01),血浆TF活性与血清TNF-a水平显著正相关(γ=0.462,P<0.01).结论 TF、TFPI、TNF-a水平及TF活性在ACS中可作为反映凝血异常和炎症状态的指标之一.

    作者:蒋卫红;陈方平;欧阳茂;马琦琳;曹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外阻滞镇痛和药物镇痛对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选择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分娩镇痛的方法.方法 选择第一胎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等高危因素,ASA为Ⅰ~Ⅱ级、主动要求镇痛分娩而无分娩镇痛禁忌证的孕妇4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PCEA组)20例,用药物镇痛分娩镇痛20例.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同、未进行任何镇痛措施的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三组产妇分娩过程产程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PCEA组镇痛满意75%,有效95%:药物镇痛组满意56.25%,有效81.25%,PCEA组与药物镇痛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出血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用于分娩镇痛具有较好的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的方法,但是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认为操作简便的药物镇痛仍然是基层医院首选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应惠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儿童肥胖发生及干预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超重和肥胖儿童发生率及肥胖干预工作现状,找出干预中重点和难点,并在以后工作中加强.方法 用2005年12月体检资料对徐汇区29所一类托幼机构共5 501名儿童进行肥胖检出率调查,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托幼机构肥胖干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均已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肥胖干预工作.一类托幼机构2~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2.34%,肥胖检出率为8.22%,且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其中中重度肥胖占36%.结论 对肥胖儿童干预需采取群体干预的方式,并加强对家长工作的重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作者:朱国伟;王阳光;陆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3.4%的学生曾经发牛过性行为.男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高中生.性行为与吸烟、饮酒、自杀、吸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均有关联性(P<0.001).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