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姜亚绒;杨聪梅;刘苏燕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囚素.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457例AL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分析.结果 457例AL患者医院感染80例,医院感染率17.51%,感染例次率22.3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42.16%;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有明显关系.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巾性粒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市居民对咀嚼槟榔危害性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居民对咀嚼槟榔危害性的认知程度.方法 随机对370名长沙居民进行对咀嚼槟榔危害性认识的问卷调查,对咀嚼槟榔的人群比例、人群咀嚼槟榔的原因、其对槟榔成分及添加剂的认识以及咀嚼槟榔对身体危害性的认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70名调查者中,经常咀嚼槟榔者占27.30%,男性占其中的63.54%;在经常咀嚼槟榔的101名调查者中,因为咀嚼槟榔可以提神醒脑故而嚼食者占52.48%,有23名已成瘾,占22.77%;94.59%的人不了解槟榔的成分及添加剂;有283名(76.49%)认为咀嚼槟榔可以导致口腔溃疡,仅有3名(1.74%)认为咀嚼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粘膜癌变.结论 要加大咀嚼槟榔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少食或戒除咀嚼槟榔的习惯.

    作者:刘大佳;钱缘媛;杨引申;周雨婷;陈新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啮齿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并传播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较广泛,危害较严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本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吴学文;黄芳;龚环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LEEP术在CIN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环形电切技术(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134例应用LEEP术诊治的Cl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并对比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134例患者行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级别相符102例,符合率为76.1%,升高14例,占10.05%,降低18例;占13.4%;手术时问为(4.7±1.1)min,术中出血量为(7.5±2.8)ml;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可提高官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官颈早期浸润癌的漏诊率,是诊断及治疗CIN病变的一种非常有临床价值的方法.

    作者:段炼;谢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解脲脲原体的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 研究解脲脲原体(Uu)对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及不同pH值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在体外抗Uu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法检测了7种抗菌药物对72株Uu的MIC,及在pH值为6.0、6.5和6.9时,4种大环内脂药物抗Uu的MIC550.结果 72株Uu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2%、15.3%和2.7%,未发现对加替沙星、司帕沙星、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的耐药.司帕沙星和交沙霉素抗Uu活性强,而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抗Uu活性差.当pH值6.0升到6.9时,红霉素的MIC50.下降8倍,而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MIC50分别下降4倍、16倍、8倍.结论 Uu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索和罗红霉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抗Uu活性依次增强,大环内脂类药物抗Uu活性由强到弱分别是交沙霉素(16环)、阿奇霉素(15环)、红霉素和罗红霉素(14环).随着pH值在6.0~6.9升高时,大环内脂药物对uu的MIC随着pH的升高而减少.

    作者:邓仲良;陈丽丽;杨赘;唐红花;尹强兵;刘碧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盐城市健康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带菌率调查

    目的 了解盐城市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带菌率状况.方法 用PCR法检测900份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了咽拭子标本.结果 盐城市14岁以下健康儿童Hib总带菌率为55.44%,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春季带菌率比冬季高,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带菌率较高,带菌率随年龄的变化是:1~3月龄低,4~6月龄上升到56.00%,7~12月龄逐步下降,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10~14岁年龄组高.结论 盐城市儿童Hib带菌率较高,存在相关疾病流行的可能性.

    作者:郑春早;张红军;顾善坤;邵荣标;沈进进;孙伯超;马福宝;管书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海市松江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调查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大型商场(超市)及星级宾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公共场所均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大型商场(超市)与星级宾馆卫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10与细菌总数呈高度相关且有显著性.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和卫生学评价的力度.

    作者:张战赛;高金莲;赵艳芳;俞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鞘醇类似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海鞘醇类似物002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鞘醇类似物对HepG2、A549和NIH3T3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AnnexinV-FITS/7-AAD等技术检测海鞘醇类似物对Hep G2、A549和NIH3T3等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海鞘醇类似物对Hep G2和A549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3.67%和62.4%;海鞘醇类似物往浓度为2.0μg/ml时,引起Hep G2和A549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5.72%和25.46%.而对NIH3T3细胞影响不大.结论 海鞘醇类似物对人肝癌和肺癌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且能促进人肝癌和肺癌细胞的早期凋亡.

    作者:高蓉;王立峰;迟淑萍;胡燕;雷海民;胡丽君;赵明;程云;李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甘油三酯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样本甘油三酯(TG)含量的测定,研究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检测甘油三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815家医院,对全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剔除离群值后得出的均值为甘油三酯含鼍的靶值,计算出各个检测系统检测甘油三酯结果的偏倚,剔除样本量较小(<25)的检测系统.然后用SPSS13.0软件对小同的检测系统的偏倚(检测厅法、检测仪器、试剂、校准物)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对甘油三酯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同一标本得到的结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8,P>0.05);不同检测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不同校准物检测同样的标本得到的结果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01,P<0.01;F=4.555,P<0.01;F=2.357,P<0.05).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主要与仪器、试剂、校准物有关.

    作者:刘铭;于风江;王治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LEEP术后18例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LEEP)术后妊娠的结局和分娩方式.方法 总结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曾在本院行LEEP术后妊娠的孕妇18例为观察组,取同期本院分娩且孕前未行任何宫颈手术的产妇3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 LEEP组早产、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低出生体重儿、剖官产率、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产程平均(9.6±0.5)h,略短于对照组(11.1±0.2)h,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是治疗官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有效的方法,不影响妊娠的结局,也不影响分娩方式,建议手术后间隔时间大于12个月后妊娠.

    作者:朱秋蓉;宁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江门市2003-2007年乳腺癌发病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03-2007年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探索其流行规律.方法 对乳腺癌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及疗效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发病居五年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且有逐渐上升趋势,40~岁,50~岁两个年龄组为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职业为工人的乳腺癌发病率为64.95%.近五年乳腺癌治愈和好转率达到94.8%.结论 加强江门市乳腺癌防治工作.

    作者:罗小燕;郑洁如;赵玲杰;岑绮玲;冯玉珍;吕艳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献血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实行了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使受血者得到安全的保护,大限度地降低了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危险.但由于许多人心存顾忌,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无益,常常会造成血源供给不足,给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作者针对这一现象,对2008年3-5月20~46岁年龄段的健康献血者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V)和纤维蛋白原(FG)定量进行了测定,旨在说明常年定期献血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宁;崔立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发生与死亡回顾性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采用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对广西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进行同顾性研究,描述发病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 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报告高年份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5 285.03/10万,低年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6.69/10万.报告死亡高峰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低在90年代后期,高死亡率是1967年为39.66/10万,低是1998年为0.62/10万.结论 广西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显示了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成效.传染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反映了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但一些古老传染病的发生反映了某些工作上的薄弱,而近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也提示了传染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和提高研究和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作者:雷芝樱;陈娜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茶色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高脂组和茶色素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发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模型,茶色素干预组再给予低巾高剂量茶色索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血糖,血胰岛素及血TG、TCH、LDL和FFA,并削杀动物测睾周和肾周脂体比.结果 (1)高脂组空腹胰岛素、TG.TC和FF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LDL和HDL无显著性差异;(2)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空腹胰岛素、TG和FFA低于高脂组;(3)高脂组睾周脂体比、肾周脂体比和内脏脂体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茶色素干预后,中、高剂量睾周脂体比、肾周脂体比和脂体比均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 茶色素町降低单纯性肥胖大鼠的空腹胰岛素,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索敏感性,酶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王文祥;苏畅;廖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HCMV-IgG、抗HCMV-lgM,并计算抗HCMV-IgG的抗体指数;用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MV病毒复制标志物HCMV-pp65表达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抗HCMV-lgM、HCMV-pp65的检出率分别为31.7%、4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4.691,P<0.05;x2=24.810,P<0.05).同时HCMV-pp65的检山率显著高于抗HCMV-IgM(x2=4.677,P=0.03).≤10岁及11~20岁年龄组抗HCMV-IgM及HCMV-pp65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21~30岁年龄组,HC-MV-pp65的检出率高于抗HCMV-IgM(x2=4.600,P=0.032).各年龄组抗HCMV-IgG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x2=3.267,P=0.07),但抗HCMV-IgG抗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601,P=0.01).结论 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陈华;李萍;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据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报告,结直肠癌居第五位,其病因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978年Capron首次报道胆囊切除术可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1].引起人们对两者关系的关注.目前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约占人口的7%[2],故为进一步明确二者的关系,本文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胡水清;张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添加稳定剂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间的实验研究

    目的 添加合适稳定剂,以延长84消毒液临床使用时问,确保消毒效果持久稳定,使用方便.方法 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添加稳定剂与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0、24、48、72、96 h时有效氯含量的变化.用枯草杆菌芽胞测定两种消毒液定量杀灭效果.结果 在含3%小牛血清白蛋白芽孢悬液中,温度20℃,同样作用45 min的条件下,添加稳定剂后2%的84临床使用液,使用72 h有效氯含量稳定在900 mg/L以上,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不添加稳定剂的2%84消毒液临床使用液,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在900 mg/L以上只能维持48 h,对枯草杆菌芽胞杀灭对数值大于5.0.结论 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较不添加稳定剂84消毒液,在常规消毒使用过程中有效氯含量更为稳定,浸泡消毒效果保持不变,可延长使用至72 h更换.

    作者:欧阳育琪;李沁晏;陈观香;彭丽;曹美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变迁分析

    目的 对2002与2007年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系统以及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软件分析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 感染者在呼吸内科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高,患者多有吸氧吸痰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年龄大,广谱抗牛素使用史.对所监测的1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上升到50%以上,并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但也从3.0%上升至11.5%.ESBLs、AmpC检出率分别从15.2%、27.3%上升到35.7%、42.9%.结论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ESBLs、AmpC的产酶率高,应加强其药敏检测和产酶株的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梁湘辉;晏群;刘文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感染情况五年观察

    目的 了解广州在校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聚法进行粪便检查,以在显微镜下查到虫卵为阳性.结果 共检查2 642人,消化道蠕虫阳性者20人,总感染率约为0.76%.共查出蛔虫、钩虫、鞭虫和肝吸虫4种消化道蠕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30%、0.19%、0.23%和0.11%.上述消化道蠕虫的感染率在男女学生间以及在来自于城市和农村的学生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广州在校医科大学生消化道蠕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张志强;方旭城;林哲生;孙武;张洁菁;万姣;姚璐;沈浩贤;李小敏;马长玲;陈新宇;陈代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品中沙门菌检验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目的 选择适合食品中沙门菌生长的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促进沙门菌生长,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方法 在市场上购买一批生的禽、畜类肉制品,分别通过均质器混匀,各分成两份,分别用常规培养基和本实验培养基同时增菌培养,应用改良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和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对两种增菌液进行初筛,对结果阳性者划线分离,阳性菌株经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仪鉴定.结果 样品经本实验增菌液增菌后,分离平板上的可疑菌落明显增多,检出沙门菌的几率也有很大提高.结论 改用本实验培养基后,能有效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

    作者:贺连华;吴平芳;刘涛;陈妙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品牌手皮肤粘膜消毒液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为了解反复使用某品牌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经口染毒,对其进行亚急性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小鼠LD50均大于5 000 mg/kg.结论 该品牌消毒液对皮肤粘膜不造成损害,属实际无毒物质.

    作者:张卓然;王凤鸣;李慧;唐慧;周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