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萍;赵玉驰;祝玲玲;张松;樊春卉
目的 分析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和防范情况.方法 对267例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视力和相关防范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爆炸伤和化学伤生存质量得分比其他三种低,得分为50.74±16.82和56.87±20.63,存在显著差异(P<0.05).眼外伤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双眼综合视力,工人,热灼伤.防范意识得分4.32±3.57;防范措施方面得分2.84±3.90;对眼外伤的了解得分3.75±2.06.结论 眼外伤中爆炸伤和化学伤生存质量较差.对眼外伤的防范意识及措施均不够,应该得到加强.
作者:易军晖;张清炯;荆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非手术联合治疗措施治疗肛裂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取便前、便后用温开水坐浴,合理饮食,服用清热润肠药麻仁丸,肛门用药化痔栓,溃疡处涂擦美宝湿润烧伤膏等措施,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0.42%,对照组为35.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02,P<0.05);3个月后追踪调查,治疗组复发率为13.79%,对照组为41.67%,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治疗组(χ2=3.85,P<0.05).结论 非手术联合治疗措施治疗肛裂患者的效果明显.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为一组,利多卡因镇痛的早孕妇女作为另一组,及对照组共3组,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镇痛效果,宫口松驰程度,出血情况及其它反应.结果 异丙酚、利多卡因均有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的镇痛效果明显,无痛率100%,与利多卡因比较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用于人流效果良好,镇痛作用强,有宫口松驰发生率高,不增加阴道出血量,利多卡因组镇痛作用不如异丙酚.使用异丙酚方法简便、安全,镇痛效果明显,但术后苏醒较慢,可出现定向障碍,需加强监测.
作者:刘花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男性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Hs-CRP在男性糖尿病组为37.11 mg/L,女性糖尿病组为12.96 mg/L,健康对照组为0.81 mg/L,与健康对照组及女性糖尿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Hs-CRP与男性糖尿病发生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郑淑娟;孙菲;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PVC管材生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及其综合治理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职业病防治策略及方法.方法 对PVC管材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铅危害采取以职业健康教育、卫生防护工程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措施的综合治理,治理前后检测作业场所铅尘浓度,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PVC管材生产企业以混料作业场所的铅尘危害为严重,经综合治理,铅尘浓度超标率由82.2%降至44.6%(P<0.001),作业工人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病率由7.2%降到0.8%(P<0.001).结论 综合治理措施有显著效果,经济实用有利于在该行业推广.
作者:曾庆民;陈才;吴永权;邓永愈;余佩琼;陈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对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的因素.方法 采取概率抽样法:对北京市1200名8~10岁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2%,甲状腺容积均值为(2.80±0.87)m1;不同年龄组儿童甲状腺容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农村和城市儿童甲状腺容积比较城市儿童高于农村,不同性别儿童甲状腺容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年龄、城乡差别等是影响儿童甲状腺容积大小的因素.
作者:李旭;任海林;庞星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国人事信息系统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人员基本信息、职务信息、职级信息、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信息、学历信息、学位信息、工资信息、简历信息、离退休信息,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信息、住址通信信息,多媒体信息、党员党籍(含中共党员、民主党派)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录入、维护、鉴定、保密、利用、转递等工作量大而细致,过去靠人工手一纸方法操作记录既有庞大的工作量,又容易出错.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程序化的加速,湖南省疾控中心于2003年应用《中国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了适合疾控中心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库,提升了中心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扩大了人事档案信息服务范围.
作者:王笑玲;刘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1-2005年深圳市宝安区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系统和肺结核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24.49/10万,发病率居宝安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2004年居第4位).以青壮年发病数为高,肺结核的发病情况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发年龄在20~25岁和65~70岁年龄组,85岁以上也有一个高峰;职业分布以工人高,占总发病数的63.08%;性别分布发病率男性(32.92/10万)高于女性(16.74/10万),各年龄段发病数男女之比为1.81:1;西乡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16.05%;4-11月份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83.92%;并主要以流动人口病例为多.结论 宝安区肺结核发病率较低,应抓好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发现和管理,控制耐药病例的产生,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吴泰顺;周小涛;朱奕;周小峰;魏祖光;李映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staph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共检出CNS6种135株,以表皮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种,耐苯唑西林株检出率为73.3%(99/135).耐药率监测表明,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CNS)株对15种抗生素耐药率远高于苯唑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CNS)株,各种CNS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病原学监测是检测和控制CNS感染的有效方法,应重视MRCNS的检测和报告,根据细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职业性汞接触对女工月经及妊娠的影响.调查发现职业性汞接触女工月经异常率29.3%,显著高于对照组(10.6%)(P<0.01);月经异常表现为痛经、血量增多和月经周期延长,对女工妊娠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目前西藏部分地区干部患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现状,探讨高原地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因素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策略.为更好地做好西藏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不同海拔696名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BMI总体水平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藏族高于汉族.超重和肥胖患病(检出)率为50.43%,与民族χ2=8.792、性别χ2=12.222、年龄χ2=40.888之间有关(P<0.05),藏族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51~60岁组.超重肥胖组、非肥胖组血脂(TC、TG)水平与藏汉族、男女性别关系分析,TC水平藏族较汉族高;TG水平汉族高于藏族.TC水平在非肥胖组男性高于女性;TG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海拔(即>3800m组和3650m两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析:在>3800m组为79.66%,3650m组为47.72%;两组藏汉族在3650m组藏族为56.25%、汉族为39.94%;男女性别在3650m组男性为53.81%、女性为28.29%;在>3800m组患病率,藏汉族之间、男女性别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超重和肥胖人群与高血压、FBG、HUA、TG↑、HDL-C↓及脂肪肝的患病有明显的伴随关系.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病(检出)率为50.43%,我们认为造成西藏高原藏、汉族超重和肥胖及相关疾病(高血压、FBG、HUA、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可能除了与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体育锻炼有关以外,也与高原缺氧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在高原,应重视干部的定期体检、休假和健康教育,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作者:闫敏;关志峰;陈勇;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卫生情况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方法,检测工人作业岗位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粉尘和噪声.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 装修工人从事的作业环境并不理想,各种岗位的有害因素都有超出国家卫生限值的现象.工人因长时间的接触有害危险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 造成超出国家卫生限值主要原因是装饰材料质量的问题.只有保证装修产品合格、环保,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才能保障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安全.
作者:黄昱;刘赐敏;李少茵;周金森;刘钰钗;龙军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胚胎作为一种半同种异体抗原组织,却未受到母体的排斥而存活,这就是妊娠免疫耐受作用,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明了,有多种机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就近对妊娠免疫耐受机理的一些研究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秦明春;王若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普遍的物质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由于长期的接触,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而成为各国科学界和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多组分、低浓度的特点,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难点.本文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色谱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检测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江;马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10年来收住院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及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必须重视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胡尔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荣宝对钉螺的阻断和驱逐作用.方法 喷杀灭钉螺现场用纱窗布和小隔离沟将不同剂量荣宝灭螺试验块和氯硝柳胺药物对照块分为全封闭区、半封闭区和未封闭区,观察荣宝对钉螺的阻断和驱逐作用.结果 公园观察区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全封闭块与未封闭块;濠河观察区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全封闭块与未封闭块两者在相同观察时间,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濠河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钉螺死亡率与常规杀螺药氯硝柳胺未封闭块的钉螺死亡率(64.1%、70.0%、23.7%、27.3%)比较,喷药2~5个月后钉螺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95、0.17),但在喷药6~7个月后,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χ2=23.9、8.95,P均<0.01);喷药7个月后,濠河观察区的喷施荣宝3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和喷施荣宝50g/m2组中的未封闭块比较,钉螺死亡率分别为44.8%和95.7%,差异非常显著(χ2=59.6,P<0.01).结论 荣宝在现场持效残留时间较长,具有驱逐和阻止钉螺的作用.
作者:吕功良;魏望远;李广平;夏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它主要由带教老师、实习学生、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这四种基本的要素构成.传统的临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与学的不和谐现象.本文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和思想,分析了这四种基本的要素所构成的主要的四种关系,力求四个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刘小友;陈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对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专业技术档案收集和管理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加强专业技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刘蓓;王笑玲;谢萍;龙玲;易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人学新生不同年度、性别、病种间无差异(P>0.05),同一年度问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P<0.05),专业受限和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不合格疾病主要为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其次为肺结核、心脏病等,男性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余疾病无性别差异.不合格学生第二年均顺利入学.结论 学校在制定防病计划时应考虑到已患有慢性病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加强他们自我保健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李素君;黄伟;张洁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市公安干警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对该市的1810名基层公安干警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对象按不同特征分组,比较各组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水平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从警时间之间平均得分高低不同.结论 应根据公安干警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方法或教材.
作者:陈世海;李萍;莫秀娟;杨艳;周吉;周芳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