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雪梅;欧阳丽华;邓晓军;欧玉梅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与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 共查出10种寄生虫,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7.48%,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9%;浙西丘陵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钩虫、蛔虫感染为主,东部滨海岛屿区以鞭虫感染和儿童蛲虫感染为主.低年龄组和中老年农民是感染寄生虫的高危人群.结论 与第一次寄生虫分布调查相比,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但土源性线虫病目前仍是浙江省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
作者:姚立农;余可根;陈华良;夏生荣;黄学敏;雷昌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450例病人做支原体培养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支原体培养阳性153例(34.0%),解脲支原体UU阳性115例(25.6%),人型支原体MH阳性9例(2.0%),UU+MH阳性29例(6.4%).UU对12种药物敏感性高为交沙霉素(99.1%),其次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四环素,分别为96.5%、95.7%及94.8%.耐药性高为环丙沙星(64.3%),其次是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及可乐必妥,分别是40.0%、40.0%和39.3%.结论 加强支原体的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方法 对2001-2005年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人学新生不同年度、性别、病种间无差异(P>0.05),同一年度问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P<0.05),专业受限和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不合格疾病主要为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其次为肺结核、心脏病等,男性慢性肝炎且肝功能异常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余疾病无性别差异.不合格学生第二年均顺利入学.结论 学校在制定防病计划时应考虑到已患有慢性病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加强他们自我保健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李素君;黄伟;张洁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慢性输卵管炎(淋菌、结核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黏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此外,输卵管发育不全(如纤毛远动及管壁蠕动功能丧失等),盆腔粘连,也可导致不孕.
作者:周剑虹;王端英;赵媛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儿童死亡率,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长沙市开福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39‰、6.36‰、8.28‰,新生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分别为52.98%、76.82%;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新生儿病和出生缺陷的死亡;加强肺炎防治.
作者:蒋晓晴;闻华;翁秋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190例脑梗死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人群PPARγ2Pro12Ala多态,并测定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血压、体重指数(BM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结果 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PARγ2基因P/P型频率分别为0.900和0.884,P/A型频率分别为0.095和0.116,PPARγ2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中,P/A+A/A型颈动脉IMT较P/P型显著增高(P<0.05).结论 PPARr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不是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因素,但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关.
作者:黄蕾;谷文萍;李伟;王妮妮;宋晓明;王玉周;彭颖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检测试剂盒对456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 五种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定量阳性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4.1%和81.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43.7%;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 Pre-S1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乙肝病毒五项标志和前S1蛋白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道荣;郝晓柯;余妍;程小东;徐焰;苏明权;张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马齿苋的叶、茎、根等不同部位在体内外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OH,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O(-.2);体内实验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分别喂马齿苋的叶、茎、根,10周后测定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马齿苋的叶、茎、根均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且茎和根的作用强于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家兔体内实验表明马齿苋的茎和根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而马齿苋叶未显现出这种作用.结论 马齿苋的茎和根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马齿苋叶只在体外显示有一定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作者:余庆皋;王晓春;熊志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协调的过程,胚胎作为一种半同种异体抗原组织,却未受到母体的排斥而存活,这就是妊娠免疫耐受作用,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明了,有多种机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本文就近对妊娠免疫耐受机理的一些研究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秦明春;王若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某冶炼厂因二次供水池管理不当封闭不严,被该厂含有砷、铅、镉的扬尘污染水源,导致35人砷、铅中毒.通过对二次供水水源水质检测发现砷、铅、镉严重超标,患者尿砷、尿铅超标,该次中毒确诊为砷、铅中毒,提示该厂砷、铅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二次供水缺乏卫生安全意识,水源管理不当所致.
作者:陈理乐;王飞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膈疝的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 对28例经手术证实的膈疝的X线平片,钡餐检查或CT扫描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膈疝的征象主要有:1)膈面异常:膈面轮廓部分或全部不清;膈上半圆形块状阴影或跨膈肌阴影.2)胸腔积气、积液或块状影:中下肺野囊状或蜂窝状透光阴影;胸腔大气液平面;心膈角区块状影.胸腔内阴影形态可变.3)钡餐(或泛影葡胺)检查胸腔内见胃肠道的影像特征.4)CT扫描胸腔内见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肝脾肾.结论 正确运用这些影像学检查和认识影像学表现对提高膈疝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卜雨华;郭文强;丁伟强;杨明才;张南;杨铁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SF-36量表评价441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患病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在岗、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医疗花费、家庭住房面积、疾病的炎症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病情进展情况、是否共患其他疾病等15种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对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职业、病情进展情况、病程、婚姻状况.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疾病本身的积极治疗,遏制过高的医疗费用,建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倡导和谐稳定的婚姻观念,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作者:张修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6年9月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2283株,革兰阳性(G+)球菌495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5株,所占比例大,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7株,肠球菌103株;革兰阴性(G-)杆菌1420株,构成比例大的前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分别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8.52%、24.93%和18.94%;真菌267株,占病原菌的11.70%.所分离菌种对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为25%以下;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85%以上.结论 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作者:汤建华;刘利辉;张华;曾贱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时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2月-2003年6月67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同时放化疗)和放疗组.放疗组33例外照射加腔内治疗,当放疗剂量达到26~30 Gy时,中间挡铅10×4 cm,用 192Ir腔内治疗,每次7.0 Gy,每周两次,共6次,A点剂量68~72 Gy,外照射达到46Gy时,予宫旁补量6~10 Gy,B点剂量52~56 Gy结束放疗,综合组34例,放射治疗同单纯放疗组,放疗开始给予顺铂(DDP)40mgiv g tt,d1-d3紫杉醇135mg/m2 iv g tt,d1,放疗期间间隔28d重复一次化疗.结果 放化疗组比单放组的近期疗效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低,3年生存率高,而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同时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红;张阳德;袁君;申良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人心电图的肺型P波与超声心动图的主肺动脉内径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肺心病伴肺型P波的临床资料45例为肺心病组;并按超声心动图诊断分为右心扩大组26例、无心腔扩大组19例;在我院健康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对其主肺动脉内径与肺型P波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组主肺动脉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宽(P<0.01);肺心病右心扩大组主肺动脉内径较无心腔扩大组显著增宽(P<0.001);无心腔扩大组肺型P波较右心扩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心电图肺型P波是诊断肺心病人心脏未扩大时的敏感指标,且具有仪器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右心增大时可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明珍;张之炯;孙可英;陈四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卫生情况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监测方法,检测工人作业岗位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粉尘和噪声.对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 装修工人从事的作业环境并不理想,各种岗位的有害因素都有超出国家卫生限值的现象.工人因长时间的接触有害危险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的临床症状.结论 造成超出国家卫生限值主要原因是装饰材料质量的问题.只有保证装修产品合格、环保,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才能保障室内装修工人作业的安全.
作者:黄昱;刘赐敏;李少茵;周金森;刘钰钗;龙军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妊娠妇女进行地贫筛查,393例阳性结果与红系统参数结果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用一管定量法对妊娠妇女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用血液分析仪对HB、RBC、MCV、MCH、HCT、MCHC、RDW-CV检查,各参数阳性比例与地贫筛查阳性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 红细胞参数的阳性率随红细胞渗透脆性下降的幅度的加大而增高.
作者:徐朝阳;张慧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衡阳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执行效果.方法 对2001-2005年各县市区结核病控制季报表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进一步落实了结核病防治措施,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48 100例,发现涂阳肺结核10629例,结核病人登记率由2001年的21.43/10万上升到2005年46.58/10万,平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9.06%.结论 2001-2005年衡阳市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指标达到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
作者:邱仁祖;戴贵生;刘军;黄颖;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关营养促进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0月,在十堰市城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城区居委会、2个城乡结合部村,合计对78户居民,采用连续3d称重法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 凋查78户、216人,水果、鱼、乳类食物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建议摄入量的要求,油脂的摄入量为标准的219.2%;营养素中,钙、锌、维生素A、核黄素未达到中国膳食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42.59%,优质铁只占10.31%.结论 居民水果、鱼类、乳类摄入不足,油脂摄入过多;营养素中,钙、锌、维生素A、核黄素摄入不足.
作者:杨刚;江永圣;孙来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的七大领域之一,但医学生的沟通技能培训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技能的现状出发,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探讨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
作者:欧阳茂;杨侃;蒋卫红;张梦玺;彭伟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