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
人工肝是借助体外机械的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及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的方法[1],使重型肝炎的疗效在既往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为肝移植创造了良好条件,赢得了宝贵时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存活率.我院人工肝室从2001年9月-2006年9月采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06例,283次血浆置换,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使手术得以成功实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IV-1/2抗体和P24抗原联合检测的酶免疫检测方法,用于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缩短HI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方法 制备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联合使用基因工程HIV1/2型抗原和抗HIV P24单克隆抗体包被酶联反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HIV1/2型抗原和生物素化的兔抗HIV P24抗体作为标记物,建立联合检测HIV1/2抗体和P24抗原的ELISA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鉴定.结果 检测P24抗原质控品的灵敏度可达0.2 ng/ml;检测187份HIV阳性血清、210份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和520份正常人血清,其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9.62%.同时重复12次检测4份HIV阳性血清,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本方法可以在1.5 h内一步同时检出特异性HIV-1/2抗体和HIV P24抗原,缩短了HI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具备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等优点,适用于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胡燕;冯长访;候俊;史素娟;沈宏辉;朱雷;高蓉;王保君;貌盼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三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筛查出生缺陷中漏诊原因分析.方法 对接受过三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产前检查并分娩的238例畸形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160例,超声诊断率67.25%,按系统排位前几位:心血管系统60例,神经系统22例,泌尿系统14例,颜面部12例,骨骼系统10例,消化系统8例.超声产前检查漏诊78例,漏诊率32.75%,按系统排位前几位:颜面部34例,心血管系统18例,骨骼系统14例,消化系统4例,泌尿系统2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但仍有一定的漏诊,在妊娠24~28周,应用精密的超声仪器,由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对胎儿进行系统检查,如有高危因素,在适当的时间复查,可提高产前诊断,减少漏诊.
作者:宋玉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降氟改灶项目实施情况.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对降氟改灶项目村入户进行调查和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底完成,完成率达100%,正在使用的占87.5%,用户满意率达87.5%,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89.6%.认为该项目应该持续开展的占95.0%,每家自愿承担降氟改灶项目经费100~300元占42.5%.结论 对于燃煤污染型的地氟病地区,降氟改灶是一项惠民的有效措施,应该持续开展.
作者:邓作文;杨帆;曾桂华;贺述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了中药复方护心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饲料造成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低、中和高三个剂量护心康进行治疗,检测血清中血脂成分的变化.结果 护心康中和高剂量组家兔血清TC、TG和LDL-C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血清HDL-c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高剂量组TC、LDLC和TG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是HDL-C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TC和LDLC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但是HDL-C和TG之间未见明显差异;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比TC、HDL-C、TG和LDLC均有所下降,但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护心康能有效防治高脂血症,以中和高剂量组疗效较好.
作者:屈波;蔡光先;刘柏炎;王桂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血培养标本中各种细菌的分布趋势,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败血症的病原体的分布.方法 调查我院从2005年1月-2006年7月的160份血培养结果.结果 160例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119株,阳性球菌87株,占73.1%;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类,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结论 必须加强早期应用抗生素之前的致病菌的培养和药敏监测,作为败血症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
作者:袁鲲;金灿欢;沈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醋酸铅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生长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孕18 d SD大鼠麻醉后剖腹取出胎鼠,采用海马神经细胞培养建立细胞模型,醋酸铅的染毒浓度分别为10-5mol/L(高剂量组)、10-7mol/L(中剂量组)、10-9mol/L(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等量培养液.染毒24 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球和单个神经细胞n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剂量组对海马神经细胞胞体、轴突突起长度和细胞间连接均未见明显影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球和散在的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球和散在的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低剂量铅下调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这种下调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郭桂平;关岚;张茂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分别采集确诊FGR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羊水、静脉血和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标本中IGF-Ⅰ、IGF-Ⅱ、IGFBP-3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GR组IGF-Ⅰ、IGF-Ⅱ含量在脐血、母血以及羊水标本中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FBP-3含量在脐血和羊水中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母血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GF-Ⅰ、IGF-Ⅱ和IGFBP-3参与FGR的发生和发展,测定其含量可以作为诊断FGR的指标之一.
作者:顾孔珍;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尿铅的测定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仪器成本高,双硫腙比色法消耗的试剂多,操作繁琐.本文根据《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1]的要求,所研究的溶出分析仪测定尿铅方法样品用量较少(0.1~5 ml),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仪器定价适中.
作者:姚丁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伤寒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研究和使用疫苗无疑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手段.伤寒Vi多糖疫苗是一种目前被国内外公认为安全、有效的疫苗,并被WHO推荐使用.本文就我国在伤寒Vi多糖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免疫效果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研究对某高校202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调查,调查所使用的量表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称ASLEC,刘贤臣编)与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编),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群体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差异,考查了生活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应激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当个体面对应激环境时,哪一类应付方式是良好的应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心理危机,维护精神健康,同时希望调查分析的结果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参考作用.
作者:廖湘蓉;龙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中心管内餐饮、副食、饮用水、托幼机构及部分公共场所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及中等以上职业技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以上人群HBsAg、ALT,部分样品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 1、6 678人中检出HBsAg阳性290人,总阳性率4.34%.2、不同铁路地区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衡阳>长沙>株洲),服务性行业与职校学生间、男女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3、总ALT异常率1.01%,HBsAg阳性者中有5.22%ALT异常.4、共检出18种乙肝标志物模式.HBsAg阴性者中,五项全阴占47.40%,单抗-HBs阳性者占37.72%,其次为抗-HBs阳性伴抗HBc阳性7.61%,有5种少见模式.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占54.48%,HBsAg阳性、抗-HBc阳性占21.64%,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占17.91%,有7种少见模式.结论 被检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对体检人群单测ALT不能反映肝功能水平,不可取;动态观察乙肝标志物模式的变化,尤其不能忽视少见模式.
作者:刘利芝;罗志刚;王芳;朱建国;欧阳春秀;罗建平;唐昊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胃大切手术的65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6~20 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8 d的营养指标较对照组好(P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病人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情况,探讨今后乳腺病的防治重点.方法 由专职乳腺科医生对参加普查的妇女用触诊法结合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辅以乳腺B超,钼靶X线摄片及病理检查等方法.结果 被检查的3 864名妇女中,有乳腺疾病1 480例,患病率38.3%.其中,乳腺增生1 378例,患病率35.66%,乳腺纤维瘤44例,患病率1.14%,乳腺癌4例,患病率0.10%.疾病高发人群:乳腺增生30~40岁,乳腺纤维瘤30岁以下,乳腺癌40~49岁.结论 坚持妇女乳腺疾病的定期普查,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乳腺自检方法,降低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患病率.
作者:方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公明街道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 采取调查表、现场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普查.结果 接触有机溶剂工厂96家,接触有机溶剂人数38 305人,占27.9%,是我街道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集618个空气样本,以电子行业合格率高98.7%,印刷行业合格率低仅为94.7%.70.8%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78.1%无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0.2%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60.4%无急性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62.5%无工作场所警示标示,50.0%无卫生防护设施,64.6%无个人防护用品,接触有机溶剂组贫血和白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6.5%和4.5%,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结论 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提供更好的职业卫生服务.
作者: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吸毒对肝功能、心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戒毒所静脉吸毒者、非静脉吸毒者及同期某学院的学生健康体检人员血清,用美国杜邦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酶类,心肌酶谱,九项生化指标,采用异常例数,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静脉吸毒组异常率:ALT52.7%,AST47.3%,GGT15.5%,ALP24.5%,TBA1.8%,CK24.5%,CK-MB15.5%,a HBD4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吸毒者对肝脏、心肌的损害比非静脉吸毒者更大,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和健康教育,使之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保障其身心健康.
作者:王小刚;滕军;李谋喜;杨珂;刘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脂联素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肺结核病的病理过程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原则,选择53例活动性结核患者,49例静止期患者以及50例健康对照进行分组,检测其空腹静脉血清的TNF-α、瘦素、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三组之间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静止期组血清中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7.9±5.2 ng/L和18.2±5.7 ng/L vs11.7±3.2 ng/L,P分别<0.001和<0.01),且活动性肺结核组高于静止期组(P<0.01).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静止期组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3.27±1.52 mg/L和6.12±1.93 mg/L vs9.93±2.25 mg/L,P分别<0.001和<0.01),且活动性肺结核组低于静止期组(P<0.01).三组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静止期组和活动性肺结核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2和-0.698,P均<0.001),与体重指数也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42和-0.671,P均<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但与TNF-α以及脂联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和脂联素参与了肺结核病的免疫炎症应答反应,并与疾病的进程相关.而瘦素并非肺结核免疫反应的产物,与疾病的进程无关,体重指数是影响瘦素分泌的重要因素.
作者:许忆新;李爱美;黄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砷是一种高毒性类金属,短时间大剂量摄入体内可造成多器官的急性损害,急性砷中毒常见于误食被砷化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或作为药用而引起,急性职业性砷中毒较为少见[1].现将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15例急性职业性砷中毒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保;宋交才;黄觉之;谢文博;曾小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低浓度甲醛对作业人员血象的影响,调查发现低浓度甲醛对人体血象有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细菌室2004年1-12月非重复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18株,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率36.2%(79/218).7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大于90%;三代头孢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1.0%,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61.0%;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3.4%;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58.5%;单环β-内酰胺类的氨曲南的耐药率为70.7%;三种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8%~55.1%;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5%~65%之间.上述所有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处于耐药范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阿米卡星差异有显著性,其他抗菌药物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率36.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含酶抑制剂药物、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仅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
作者:彭敬红;孙自镛;周有利;吕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