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公共关系战略与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冯志凌

关键词:公共关系, 关系战略, 医院利益, 战略指导思想, 市场经济体制, 商业策略, 经营管理, 管理者, 营销, 医疗, 协调, 损害, 公众, 公关, 标志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管理者对营销的问题日益重视,标志着医院已经进入一个强势公关主导商业策略的领域.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战略指导思想,它强调的是医院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使医院在经营管理中以不损害社会利益为前提,协调医院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窝沟封闭剂应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治疗的探讨

    目的 为了探讨窝沟封闭剂应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87例132颗畸形中央尖的下颌第二前磨牙分为盖髓法组,多次少量磨擦法组和应用窝沟封闭剂法组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 盖髓法组和窝沟封闭剂法组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与多次少量磨除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窝沟封闭剂应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张苹;张琼;徐树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5年宜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异常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宜昌地区698例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心血管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北京福田电子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X-401012道自动分析心电图机上的明尼苏达编码综合8项指标并结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进行诊断.结果 (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9.94%,窦性心律失常和R波高电压检出率20~30岁组高于40~50岁组(P<0.05).(2)ST-T检出率40~50岁组高于20~30岁组(P<0.05).(3)室内传导阻滞异常检出率50岁组明显高于20岁组(P<0.05).(4)市级医院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县级及乡镇卫生院(P<0.05). 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放射工作人员均有异常心电图显示.

    作者:邓亚玲;胡池;徐承海;向平;李少霞;杨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Skp2和p27表达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大鼠胰实质内(A组)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结果 3~5个月内A组发癌率为48.7%(18/37),B组为33.3%(12/36),A组和B组各1例纤维肉瘤外,余均为胰腺导管癌;A组肿块大径大于B组(P<0.05);非癌胰腺组织中A组导管上皮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52.6%)高于B组(3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胰腺和A或B组鼠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变.A组和/或B组胰腺导管癌Skp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但胰腺导管癌p2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癌胰腺组织(P<0.01);Skp2阳性和p27阴性的非胰腺组织导管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C组胰腺导管上皮Skp2均阴性表达和p27均阳性表达.结论 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Skp2和p27表达水平与SD鼠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付汐;杨竹林;苗雄鹰;范文涛;杨乐平;李清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小学生疫苗知识知晓程度及获取途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疫苗知识,不断提高学生预防接种率.方法 采用K-A-P问卷对邵东县七所中小学612名学生进行疫苗知识调查. 结果3个年级学生有一定疫苗知识.疫苗知识测试中高一年级成绩好于初中一年级,小学五年级.疫苗知识主要来源学校、家长、电视、报刊、墙画.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疫苗知识和预防接种行为.结论 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疫苗知识教育,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宣传疫苗知识,提高全民参与预防意识,以培养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作者:唐耀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硫酸镍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ras、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分析

    目的 检测硫酸镍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f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存在状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对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K-r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未发生改变.本实验所选用的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在1~6条之间.7条引物中P1、P4、P7三条引物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其余四条引物均有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他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 结论 P15基因第2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可能不是硫酸镍作用的靶部位.在硫酸镍诱发细胞恶变转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得逐渐不稳定.

    作者:陈传德;吴中亮;陈家堃;纪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机关4 30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在机关工作的女职工的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对2000年9月~2004年9月隔年同期的该机关4 306例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机关女职工的生殖道患病率为52.23%,患病率高的是慢性宫颈炎,其次是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及各种阴道炎.其患病率分别占患病总数的43.31%,31.44%和18.50%(P<0.01). 结论 慢性宫颈炎多集中在生育阶段,对妇女生殖健康危害较大,尤其是要重视宫颈糜烂的治疗和随访;绝经期妇女保健应以老年性阴道炎为防治重点.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即使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也是非常必要和不容忽视的.

    作者:王志荣;王鹃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眼科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一种纵向为主的框架式课程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科学创造潜力为目标.

    作者:曹燕娜;唐仁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江永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江永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6~2005年江永县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共3 6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3.07/10万.结论 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不仅要加大对肠道和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力度,还要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工作.

    作者:刘皆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对上海市凌云社区的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和干预措施,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对象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水平在干预后评估均比干预前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此次干预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对自我效能的考核可作进一步完善.

    作者:段蕴钢;邬暑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镇江市内镜消毒效果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镇江市医院内镜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为探索影响医院内镜消毒效果的关键环节,指导规范消毒,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2004年《内镜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内腔面消毒符合率为70.37%,活检钳灭菌符合率为85.71%,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达标率30.76%.内镜微生物污染菌主要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结论 影响内镜消毒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消毒时间短、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同时内镜清洗不彻底、环境、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也影响内镜消毒效果.提高内镜消毒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岚;刘玉红;韩颖;徐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宜春市高校教工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工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导致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亚健康调查表,对宜春市两所高校的教工开展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49.14%,30~、40~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达到55%左右,男性高于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睡眠质量和人际关系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应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睡眠质量,加强同志间的人际交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人.

    作者:杨建平;杨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结核病人数位于全球第二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从而需要更完善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本文主要分析了湖南省结核病防治队伍的现状,希望以后结核病防治机构和人力资源建设更合理而有效.

    作者:黄灿;谭红专;杨华林;白丽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湖南省10县(市)土源性寄生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况.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湖南省土源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6.36%,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0.81%、4.82%和4.65%.钩蚴培养结果表明:湖南省是以美洲钩虫为主的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混合流行区.结论 湖南省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然是土源性寄生虫的严重流行区,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防治工作的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为中小学生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作者:李正祥;张湘君;段绩辉;唐阳;庄世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疗药物致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造成静脉损伤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方法 对149例妇科化疗病人进行观察,制定判断标准,所得的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149例中,因药物发生静脉损伤者46例,占30.87%,发生静脉损伤与穿刺次数有密切的关系,穿刺次数<5次者11例发生1例,5~10次者93例发生24例,>10次者45例发生20例,穿刺部位在手背者81例发生静脉损伤10例,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结论 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主要因素是药物所造成的损伤,其次是穿刺部位、穿刺次数以及穿刺技术.

    作者:杨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纳米铁、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镁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铁(Fe)、纳米氧化锌(ZnO)和纳米氧化镁(MgO)材料对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5 g/Kg·wt剂量的纳米(Nano-)或微米(Micro-)粒径Fe、ZnO和MgO给小鼠一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取血分离血清分析LDH和α-HBDH活性变化.结果 Nano-和Micro-Fe染毒小鼠血清LDH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Nano-Fe和Micro-Fe组小鼠血清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Nano-Fe和Micro-Fe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无显著性(P>0.05).Nan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o-MgO组小鼠血清LDH比对照组和Nano-MgO组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Nano-MgO和Micro-MgO三组小鼠血清α-HBDH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两种粒径ZnO染毒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其中Micro-ZnO组小鼠血清LDH和α-HBDH活力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 Nano-Fe、Nano-ZnO和Nano-MgO材料对小鼠血清LDH及α-HBDH活性的影响与相应微米粒径材料有所不同.

    作者:王天成;贾光;王翔;丰伟悦;汪冰;张志勇;沈慧麒;赵宇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某武警部队干部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武警部队干部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部队干部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8例脂肪肝患者和2组100例对照人群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发现男性、饮酒、肥胖、甘油三酯增高、工作性质5个危险因素与脂肪肝发病明显相关.结论 武警部队干部脂肪肝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部队应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作者:严彬;曹新历;张丽环;赖珍谷;南晓东;张旭东;付杰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液体渗漏后预防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

    将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169例新生儿液体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发现液体渗漏后停止输液30 min后拔管;对照组发现液体渗漏后立即拔管.结果 显示实验组皮肤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发现液体渗漏停止输液30 min后再拔管,可减少皮肤损害.

    作者:何利;安如俊;龙燕琼;屈淑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讨论,以求其结果的不确定值.方法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测定原理,比较全面的考虑了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结果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测定全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张艳;高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患病率为70~100/10万人,如果以全国12亿人口计算,我国的SLE患者已达84~120万之多,且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变化多端,除了累及皮肤外,还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包括一些重要器官如神经系统、心脏、肾脏等.诊治困难,死亡率高,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风湿病学和皮肤病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SLE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伍,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制作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媒体课件,并在2002级专升本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方国存;郭煜;陈士良;郑维杨;刁友涛;刘凤岩;王茜;方亮;贺凤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酒精灌胃大鼠血浆中乙醇浓度变化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大鼠酒精灌胃后体内乙醇代谢的特点,为建立大鼠乙醇中毒所致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个剂量组.实验大鼠以50%的酒精按各组剂量给予灌胃,灌胃后分别于第0.5、1、1.5、2、2.5、3、5、10 h经眼眶静脉丛采集大鼠血标本,以乙醇脱氢酶法测定血浆中乙醇浓度.结果 对各时段点乙醇浓度测定分析,大鼠摄入酒精后乙醇浓度的高峰均出现在灌胃后1~1.5 h处,随后开始缓慢下降,代谢曲线与醉酒表现一致.结论 酒精灌胃剂量小于8 g/kg是比较安全的,灌胃后1~1.5 h达到代谢吸收高峰期,10 h后醉酒状态基本恢复,这为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史清海;伏建峰;路西春;许琴;冉继华;刘正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