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毒人员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关系的研究

霍梅;李登清;黄民主;关岚;刘浩;何林

关键词:流行病学, 吸毒人员, 吸毒方式, 性行为, 庚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摘要:目的了解吸毒人员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与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595名,收集有关的资料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GV抗体(IgG),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GV感染率为8.7%;注射吸毒组与非注射吸毒组HGV感染率分别为9.59%和7.39%,两组间HG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GV感染率分别为8.8%和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GV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毒人员是感染HGV的高危人群,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GV感染无显著相关,而吸毒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吸毒对身体的损害可能是HGV感染的主要原因.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益阳市24例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益阳市艾滋病流行状况和发病情况,探讨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分析1999~2004年本地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和艾滋病人的病历资料. 结果益阳市1999~2004年共报告HIV/AIDS 24例,主要分布在农村(91.67%),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79.1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58.33%)和静脉吸毒(29.17%)为主;10例AIDS病人中并发症以肺部感染为主(77.78%),血象改变以血红蛋白下降和总淋巴细胞下降为主.结论加强健康教育、HIV-Ab筛查和HIV/AIDS患者管理是当前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广州肉菜市场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分析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清平、豪贤肉菜市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了解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种类,残留含量,及高残留的原因.方法氢火焰气相色谱法.结果检测随机抽187份样品,阳性样品45份,阳性率29.41%,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31份,占所有样品的16.58%,甲胺磷19份,占阳性标本的61.29%.有6份为混合用药.结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比例较高,与近年来广州市由于食用含有高残留量农药的蔬菜而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相吻合.

    作者:凌东辉;钟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PCR检测环境水体中的嗜肺军团菌

    目的建立检测Mip基因的PCR方法,以检出环境水体中的嗜肺军团菌.方法采用Godkey软件设计引物,制备菌种模块,对模拟和环境水样进行处理,然后作PCR扩增及其产物检测.结果该方法检测军团菌的灵敏度为5.8×102 cfu/ml,6株标准军团菌均扩增出650 bp的条带,4株非嗜肺军团菌和4株非军团菌无条带出现;检测71份环境水样,5份阳性,阳性率为7.0%.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特异,为水体中的嗜肺军团菌检测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王中民;杨国芬;王武芳;孔伟;谭崇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14例儿童麻疹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分析

    为分析本地区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对1999年7月~2003年5月114例住院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114例麻疹患儿中107例未预防接种过麻疹疫苗.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年龄4个月~14岁,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居多、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占88.5%,113例有发热,107例有不同程度皮疹,临床症状重,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刘永林;杨玉山;乔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例药具避孕失败的调查

    药具避孕失败造成人流不但浪费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而且对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很有必要研究寻求人流妇女的目前和过去药具避孕使用情况和主要有哪些原因造成的避孕失败,我们对200例药具避孕失败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杜见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 017例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检测.结果1 017例受检患者的支原体培养,阳性为503例(49.5%).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为327例(32.2%),人型支原体(Mh)阳性为31例(3.0%),UU+Mh阳性145例(14.2%),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分别是交沙霉素(93.8%)、强力霉素(88.9%)、克拉霉素(71.8%);中介度高的是司帕沙星(44.9%),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中介度分别为25.5%及20.3%;耐药高的是壮观霉素(95.8%),其次为可乐必妥(57.8%)和红霉素(51.7%).结论诊治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诊断,选择敏感的药物治疗.

    作者:蔡瑞云;李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性高血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0例分析

    目的探索老年性高血压病心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定义标准,应用美国AU4超声诊断仪,2.5~3.5 MHz环阵扇扫探头对30例具有明显阳性体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观察组)和30例没有阳性体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照组)进行研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主动脉瓣返流100%,二尖瓣返流46.6%,三尖瓣返流23.3%,肺动脉瓣返流6.7%.观察组二尖瓣A峰增高,肺动脉血流减低,主动脉血流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变.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行常规2D-DE-CDFI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病情判定、预后估计、治疗方式和时机的选择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新星;朱(禾土父);陈宜玲;谢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精液与念珠菌阴道炎相关性的调查

    目的调查精液与念珠菌阴道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在城市和乡村25~50岁已婚妇女中,对一贯运用避孕套避孕法及一贯采取药物或节育器避孕方法的两组人群,她们的念珠菌阴道炎感染率进行调查和比较. 结果已婚妇女中,运用避孕套避孕的妇女念珠菌阴道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药物和节育器避孕的妇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发现,乡村妇女念珠菌阴道炎的感染率高于城市妇女(P<0.02).结论已婚妇女念珠菌阴道炎的发生与她们接触精液的程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精液对念珠菌阴道炎的发生可能有预防作用.

    作者:彭艾莉;张志军;黄民江;黄雪梅;邓开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镇江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镇江市传染性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方法用人口标化方法,对镇江地区1992~2003年肺结核登记年报表、项目工作季报表、传染病疫情分析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镇江市12年结核病年平均新登记率为43.21/10万、涂阳新登记率为7.20/10万、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为20.96%,未痰检率20.41%.涂阳登记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5.37,P<0.01),是女性的2.29倍,与年龄成正相关(r=0.9954,P<0.001),15~64岁人群涂阳病人占总数的79.2%.农民年平均新登记率(56.12/10万)是其它职业人群(16.22/10万)的3.46倍.结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仍然在农村,DOTS策略的全面实施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关键.

    作者:季小平;刘行;张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血清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血清进行C-反应蛋白、TNF-a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NAFLD组血清C-RP、TNF-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为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RP、TNF-α等炎症因子上调炎症反应并可加重胰岛素抵抗(IR),因此改善IR或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对脂肪肝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曾亚;肖云武;赵修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谈预防医学精品课程中的特色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应当以优异的教学质量为标准,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保持传统的优势,针对时代的需求,建设出自己的特色.本文着重介绍了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在长期的实践及近段时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中,通过创建精品课程,努力营造出自己的特色.

    作者:雷毅雄;陈小薇;王家骥;吕嘉春;陈家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季节、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快速检测卡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957例患儿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共386例,阳性率为40.3%.男、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34.5%、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14.4%;2~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6%;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9%;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52.2%.0~1岁组MP-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时间分布上,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秋冬季节MP感染率比春夏季节高.从2002~2004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MP感染的好发年龄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易发季节为秋冬季.

    作者:林湛;李登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不同部位取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在外阴阴道不同部位取材检测的阳性率. 方法对1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阴道上段及阴道下段取分泌物镜检及镜检阴性者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患者阴道下段分泌物镜检阳性率80.7%,阴道上段分泌物镜检阳性率50.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晚期患者两个不同部位取材镜检及镜检阴性者行培养基培养阳性率无差异(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早期患者阴道下段分泌物取材镜检阳性率高.

    作者:肖中苏;李良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测定不锈钢食具容器中金属元素的ICP-MS法研究

    目的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不锈钢食具容器中12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4%乙酸浸泡,浸泡液用ICP-MS测定时选择了佳仪器工作参数,用铟(In)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 结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85%~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8%~3.3%,检出限为0.006~0.09μg/L.结论本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较宽的动态范围,测定过程简便、快速、准确,在现阶段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分析技术.

    作者:范荻;潘振球;冯家力;袁春晖;伍碧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教育领域,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我们在皮肤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院作为临床教学医院,笔者在见习带教中,结合皮肤科实际,就本院皮肤科教研室在2000级本科及2003级专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后桂荣;兰海梅;曾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症药疹41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41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本组资料中致敏药物易引起重症药疹的次序依次为:抗痛风药、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等.提示近年来本地区引起重症药疹高发的药物种类有了新的特点,需引起临床医师的特别关注.

    作者:肖嵘;丁艳;苏玉文;李勇坚;周怡新;梁云生;张静;李亚萍;文海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199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AFP、CEA、CA199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42例,良性患者52例,健康对照者80例,进行AFP、CEA、CA199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联合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在恶性消化道肿瘤组出现一项及一项以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良性患者组相对健康对照组亦有升高.结论联合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具有实用诊断价值.

    作者:杨昊;张帆;周萍;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穿透支原体主要外膜蛋白pET20b(+)/p35重组载体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目的构建高表达且稳定的pET20b(+)/p35重载体,能在其中进行诱导高表达并得到纯化的p35蛋白.方法运用Blast、Pfam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穿透支原体(Mpe)p35基因序列结构与功能预测,将p35基因全长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0b(+)中,在BL21StarTM(DE3)进行诱导表达、用Ni柱纯化,在GSH-GSSH体系中逐渐降低其变性剂的方法复性蛋白,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成功的构建了pET20b(+)/p35重组载体,并能在宿主菌中较高表达;此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表达.结论得到了纯化的p35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其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作者:左建宏;谭立志;朱翠明;陈超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方法将发病资料按不同月份和年度分类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由1995年的35.5/10万上升至2003的79.38/10万;其中甲型肝炎由1995年的9.6/10万下降至2003年的3.55/10万;乙型肝炎由1995年的21.19/10万上升至2003年91.03/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月及3~8月份为病毒性肝炎的多发季节.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乙型肝炎病例是病毒肝炎的主要构成.

    作者:徐燕;邵峰;吕志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小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及营养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和评价中小学女学生青春期发育,月经初潮与营养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自制调查卡片,由被调查学校的领导、班主任、校医发给有代表性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女学生,按表卡的各项内容和要求进行填写,并对月经初潮262名的中学生家长分组进行月平均生活费的调查.结果调查中小学女学生1 807人,月经初潮672人,初潮率为37.19%.家庭人平均月生活费100元以下和200元以上调查分别为103人和159人,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4.04和13.71岁,有显著性差异T值=11.11,P<0.01.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比较分别为13.26和14.3岁,T值=37.27,P<0.01.结论中小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年龄分布与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也存在一定差距,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发育有着密切的影响.

    作者:李美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