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贞;周昌菊
目的探索建立热刺激动脉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动物模型.方法兔耳中央动脉中间2 cm处被热水(43±0.5)℃刺激,每天一次,每次3 h,共做3次.分别于造模后3 d、1周、2周、4周时取材,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及图象分析仪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中膜成分增生并突入血管腔内,造成管腔变狭.造模4周时管腔面积与造模3 d时、造模7 d时相比明显缩小(2.58±0.35)mm2/100比(3.25±0.59)mm2/100、(3.14±0.24)mm2/100,P<0.05.造模4周时中膜厚度及平滑肌细胞层数与造模3 d时、造模7 d时相比明显增加(100.5±15.5)tm比(69.2±16.1)μm、(71.4±16.3)μm,P<0.05;(11.6±0.8)层比(7.2±1.1)层、(6.5±1.7)层,P<0.05.结论血管外热刺激可以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该模型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作者:赵爱明;屈波;陈北阳;李迎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方法将发病资料按不同月份和年度分类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由1995年的35.5/10万上升至2003的79.38/10万;其中甲型肝炎由1995年的9.6/10万下降至2003年的3.55/10万;乙型肝炎由1995年的21.19/10万上升至2003年91.03/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月及3~8月份为病毒性肝炎的多发季节.结论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乙型肝炎病例是病毒肝炎的主要构成.
作者:徐燕;邵峰;吕志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变程度与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12月来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妊高征120例进行血压、尿蛋白、体肢水肿和眼底检查,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者和眼底改变者,将眼底改变者又分为三期.结果血压越高,蛋白尿和水肿程度越严重,眼底改变的发生率及程度也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值分别<0.001,<0.01和<0.05).结论孕妇的眼底改变亦可诊断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其眼底改变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是否终止妊娠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国芝;姚宝珠;周积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能起到辐射推广的作用,其实验教学环境具有先进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应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能力的需要.本文从实验技术人员认真做好探索性实验与自选实验的技术保障、搞好实验室的管理与仪器维护及充分发挥其在实验室的教书育人等方面,浅述了其在生理学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黄柏胜;廖晓红;管茶香;罗自强;李竺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双酚A在深圳市人群血清中污染现况,为双酚A与人类生殖健康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性体检的健康人的血清,100份为双酚A的职业性密切接触者,100份为无任何双酚A职业接触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双酚A的职业密切接触者100%检出,双酚A含量均大于27.16 ug/L大值为41.61 ug/L;非职业接触者51%检出,检出小值为0.58 ug/L,大值为13.54 ug/L.结论职业密切接触者与非职业接触者血清中双酚A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密切接触者血清中双酚A检出率高于非职业接触者.
作者:汪莉;何继宝;李风华;刘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在HeLa细胞中高表达hDaxx,研究hDaxx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pEGFP/hDaxx转染HeLa细胞,Western-blotting鉴定GFP-hDaxx融合蛋白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GFP-hDaxx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用地塞米松诱导HeLa细胞凋亡,细胞用Giemsa染色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计算HeLa细胞凋亡率.结果GFP-hDaxx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地塞米松对照组与pEGFP对照组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EGFP/hDaxx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即hDaxx即时高表达降低地塞米松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率.结论Daxx为调控蛋白,GFP-hDaxx融合蛋白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且hDaxx即时高表达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
作者:刘安元;谭立志;万艳平;吴移谋;刘传爱;余敏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正常人饮用免疫牛奶预防HBV和HCV感染的作用,同时观察正常人饮用免疫牛奶预防其他病原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用符合条件的人员共164人,不分男女、年龄,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食用免疫牛奶和普通牛奶3个月,检测饮用牛奶前后实验人群的血清HBsAg和抗HCV,记录有无感冒及感冒次数等.结果免疫牛奶组与普通牛奶组相比,有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对预防HCV感染无作用;该免疫牛奶对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也有一定作用.结论该免疫牛奶可以提高人体抗HBV和感冒病毒的能力.
作者:尹文;雷迎峰;杨敬;吕欣;薛小平;李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临床、X线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PLB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0例PLB患者均有患骨疼痛,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X线表现为患骨侵袭性破坏,多为溶骨性,少数为硬化性和囊性;病理组织学观察30例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组化显示21例为B细胞型,9例为T细胞型.结论PLB的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易与其它骨疾病相混淆而产生误诊,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区分细胞类型来确诊.
作者:金霞;许淑媛;李延辉;李美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观察,总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526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结果526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以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为多,且合并2种以上心血管并发症者为多,晚期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难以纠正多种因素有关.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重视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及早防治高血压及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对进一步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荣;刘荣奎;王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均有其一定的特点.本文通过对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分析,探讨本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静;黄进华;鲁建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全面了解营口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防止餐饮具消毒不合格引起疾病的传播.2004年对全市839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
作者:苑家富;张媚颖;林春梅;吴稚平;金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食物中毒原因,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病人洗胃夜、血液、尿液和食剩药丸用硝酸钴一氨液定性试验进行实验室分析. 结果病人洗胃液、血液、尿液和食剩药丸经检验巴比妥类药物定性阳性,排除其它因素中毒.结论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教育学前班学生不食来历不明食物,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作者:张群力;谭徽;李成华;尹锦标;张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验证滋阴益肾降糖汤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进行临床实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滋阴益肾降糖汤总有效率为93%;对空腹血糖、血脂有明显降低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善饥,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汉胜;郭皖北;刘庆武;黄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花菁美颜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使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花菁美颜胶囊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花菁美颜胶囊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50大于10 g/kg.bw,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花菁美颜胶囊对大鼠30 d喂养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花菁美颜胶囊属于实际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李慧;李伟;唐慧;周雯;谢玮;陈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性病门诊HIV检测意义重大,其检测阳性率逐年增高,而检测率高低受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影响,与接诊医生的相应指导有关.
作者:丁胜非;王郭清;江洋;刘达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分析水中微量氯仿、四氯化碳的效率和方法的灵敏度.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结果方法低检出限分别为0.1 μg/L和0.05 μg/L,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的要求.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微量氯仿、四氯化碳,操作简单快捷,且灵敏度高于气相色谱法.
作者:周小迪;王春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外科手术学教学对医学生临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要提高和稳定手术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规范化培训,强化技术操作的正规化、标准化训练;重视素质培养,把手术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地配合;紧密贯彻教学要求.素质教育应加强医德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科学态度以及外科专业素质.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更强临床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刘文亮;吴洪涛;陈游;段伦喜;陈飞;易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394例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抗感冒类药物等;引起重症药疹者,以抗癫痫类药物和抗痛风类药别嘌呤醇常见.提示近年来引起药疹高发的药物种类有了新的特点,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尹爱武;肖嵘;李勇坚;宋艳丽;苏玉文;李亚萍;周怡新;周英;张静;李干群;文海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出生缺陷干预的重要性,并从病因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出生缺陷主要采用出生缺陷监测、单因素干预、多因素干预和诊断学干预,而未来的发展趋向于以人为本、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建立出生缺陷预警系统.
作者:罗家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阴性病原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与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患者,无菌取痰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我室快速鉴定系统并联合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用双纸片法对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同时对患者ESBLs检测前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 164份标本获革兰阴性需氧杆菌428株,阳性率19.8%,肠杆菌科菌306株(71.5%),产ESBLs菌共83株(19.4%),肠杆菌科78株(25.5%).在13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感染产ESBLs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生素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为97.6%(81/83)、63.9%(53/83),明显高于感染不产ESBLs菌的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生素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69.3%(239/345),18.0%(62/3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抗生素的应用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是ESBLs菌产生的危险因素,亚胺培南是治疗感染产ESBLs菌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先斌;尤灿;黄彩芝;黎赛;蒋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