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芬;刘海东;高群威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NSE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89例肺癌病人和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CA125、NSE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EA、CA125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7.4%,53.9%,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且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NSE可以将阳性率提高到89.8%.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NSE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剑英;黄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有效地保护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掌握营口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遂于2003年6月对营口市38家学校食堂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营口市区38家大中专学校、市直中小学及民办学校,在检查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后,随机对食堂保洁橱柜内碗、盘子、餐盘等采取15~25件进行检测.
作者:苑家富;张媚颖;吴稚平;林春梅;金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护理程序应用前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传统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1.21%、5.82%和16.67%、1.19%,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围术期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马雨慧;周平波;周瑞红;费艳霞;曹春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湘南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的分子亚型的分布,为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湘南地区疑似硬下疳的标本52例,经TPpolAPCR筛选后,阳性者用PCR扩增各标本中TP的arp和tpr基因,酶切tpr基因扩增产物,分析各TP菌株arp基因长度和tpr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分型.结果TPpolAPCR阳性者43例,可用于分型者38例,分为10个亚型,其中14d亚型为16例,其它亚型包括10d(2),12a(2),12g(1),13d(4),14a(3),14b(2),14f(2),15d(5),16d(1).结论湘南地区存在TP的多亚型,以14d亚型为主(占42.1%).
作者:詹利生;曾铁兵;严加林;唐双阳;吴仕艳;吴移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多种生物标志(biomarker)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药物干预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对各种生物标志的作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阐释,认为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及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生物标志深入的研究,将会为RA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谢薇;梁清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和掌握桐庐县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按<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县防治工作开展监测,现将1999~2003年本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包括省地防所1999年、市地防所1999~2001年在桐庐县监测点监测数据)报告如下.
作者:邵力仁;俞月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开元区居民死因构成等情况,对该区1997~2002年的死因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人口资料由开元区公安局提供. 1.2死亡资料来源于三级防疫网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且在历年的死亡报告质量检查中均合格,认为资料是可靠的.
作者:陈晓鹭;华菊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炎净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外用阴炎净及1%丁酸氢化可的松,一日二次.7d后观察,比较总有效率.结果使用阴炎净组总有效率85%,显著高于使用1%丁酸氢化可的松组总有效率50%(P<0.01).结论外用阴炎净治疗婴儿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程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宁海县中医院于1999年10月~2003年2月收治肺心病患者467例,其中60岁以上者246例(52.7%).现以60岁以上的246例肺心病(老年组)和以同期59岁以下的221例肺心病(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从中探讨老年人肺心病临床特点.
作者:袁东运;高春荣;高卫红;杨薇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了解支原体耐药情况.方法应用金标法及支原体培养+药敏分析,对1636例宫颈拭子进行CT、UU和MH三种病原体检测.结果(1)三种病原体总检出率为49.08%(803/1636).其中单种病原体检出率为39.06%(639/1636),混合感染率为10.02%(164/1636);衣原体检出率为11.61%(190/1636);支原体检出率为37.47%(613/1636).(2)衣、支原体感染以21~40岁为主,占阳性患者的79.58%.(3)对支原体耐药率高的是壮观霉素(耐药率>90%),其中人型支原体及解脲+人型混合感染者对壮观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等耐药率均>80%;对交沙霉素敏感,其次是强力霉素.结论(1)UU、CT、MH是宫颈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依次为UU>CT>MH.(2)支原体的耐药菌株较常见,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作者:吴翠云;薛敏;肖松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食品卫生法的知晓情况,为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两所医学院校共206名学生进行食品卫生法知识调查.结果两医学院校的学生对食品卫生法的认知程度偏低,且程序方面的条款的了解率比实体方面的了解率要低;不同学历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差异.结论必须加强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尤其是法律程序方面的教育;同时必须继续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
作者:饶永华;赵衡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吸附浓缩法将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及参比外标.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pH为30,回收率达85.8%~90%.结论本吸附浓缩法处理样品特别适用山区采样,且便于样品保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广泛用于水样分析.
作者:李祥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瑶族社区肠道蠕虫感染流行规律,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制订的<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防治方案>.结果通过综合防治,基本达到肠道蠕虫感染城区控制在5%以下,农村控制在15%以下.结论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学生常见病.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检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此方法检测人工污染的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菌量.方法选择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的基因ListeriolysinO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采用煮沸法抽提纯单增李斯特菌株(1/2a)DNA,建立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结果定量PCR对李斯特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菌(大肠杆菌)无响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521.小检菌量约为100个菌落形成单位/反应体系.在人为污染牛奶检测中,与传统细菌计数方法结果相比,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实时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的定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可用于牛奶样品的检测.
作者:孙晞;吴建中;张宁;欧仕益;唐书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监测多次使用的各种穿刺针手工清洗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清洗后进行隐血试验与灭菌后进行鲎试验检测细菌内毒素.各类穿刺针检测均为阴性,合格率为100%,结果提示该清洗与灭菌方法值得借鉴和使用.
作者:崔向真;徐丽珠;陈明玲;万素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山楂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羟自由基(·OH);用改良的邻苯三酚氧化法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结果鲜山楂及干山楂水提液均有清除·OH及O2·的作用,与对照管比较有高度显著性(P<0.01),鲜山楂水提液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大于干山楂水提液(P<0.01).结论山楂水提液有较强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龚建武;王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怀化市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II)利用明胶颗粒做为载体进行间接血凝实验,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4年9月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报告.结果受检人数729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36.49%.阳性率的多少与不同人群有显著差异,与不同性别无明显差异,但与不同的年龄段有明显区别,5岁以上儿童较为多见(占47.28%),1岁以内的婴幼儿与以往报道的也较高(占18.52%).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主.结论怀化市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病率较高,建议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以便尽早确诊治疗.
作者:江兴林;肖丽梅;黎红英;金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PreSlAg)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8例HBsAg阳性的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Ag和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并对其中2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87.2%,HBeAb阳性组为59.8%,HBeAg、HBeAb均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79.7%,PreS1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reS1Ag的测定可动态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是对乙肝病毒前C区突变时HBeAg的补充,在乙型肝炎的诊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戴春梅;郑兰香;李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流感的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深入病家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结果累计发病34例,发病率2.199%(34/1546),分离出甲3型流感病毒4株.结论系甲3型流感流行.
作者:郭应堂;刘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PI浓度.结果46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996±0.574)μg/ml,6例RA患者关节液中GPI浓度为(1.012±0.358)μg/ml,28例SLE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083±0.056)μg/ml,9例MCTD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0.052±0.038)μg/ml,7例SS患者GPI浓度为(0.055±0.041)μg/ml,30例献血员血清中GPI浓度为(0.064±0.042)μg/ml,12例非RA患者关节液中GPI浓度为(0.059±0.036)μg/ml,RA组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SLE组,SS组,MCT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A组中关节液GPI浓度显著高于非RA关节液组(P<0.05),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84.8%(39/46),特异性为98.6%(73/74).结论检测GPI抗原可能成为RA患者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卿之驹;贾凯;秦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