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商慧;董存华

关键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增强, 应对突发事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卫生事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稳定, 人体健康, 政府, 外界环境因素, 劳动生产率, 经济与社会, 健全和完善, 消除危害, 相互关系, 卫生要求, 卫生领域, 生活条件, 人民群众, 控制
摘要:公共卫生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寻找、预防、控制或消除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合乎生理卫生要求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越发凸显.首先公共卫生事业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证,同时也有赖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另一方面,除了公共卫生产品形成产业将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控制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政治安宁和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经济与社会更协调地发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近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规律及病区变化情况.方法抽查3个重病区县(市),分别对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的尿、水、食物氟含量测定,并进行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病区村8~12岁氟斑牙患病率6636%,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37.39%,辣椒样氟含量均值30.22mg/kg,尿氟含量中位数1.11mg/L(大值为17.97mg/L).7个原非病区中5个已构成病区村.结论调查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流行较为严重,病区呈扩大之势,氟源除室内空气污染外,还与食物(特别是辣椒等)受污染有关.

    作者:郭先驰;王仁禹;李俊华;黄跃龙;唐阳;饶福根;徐明珠;鲁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起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促进了食品工业尤其是中小饮食单位迅速发展.但因一些从事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不按食品卫生法律规范组织生产、销售,造成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1].亚硝酸盐作为肉类加工食品的发色剂,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感官质量[1],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2],这是近年来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济南市2003年发生的6起食物中毒样品亚硝酸盐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荣;张济;刘岚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4年6月27日,珠海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临床表现、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凉拌菜引起的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中毒人数4人,无死亡.通过对该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得出食物中毒调查应围绕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展开、采集样品时要兼顾食品原料、加工、销售、存放、食用各个环节的样品、带着找出问题的目的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工作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凉拌菜等高危食品生产销售的准入条件、实行积分式监管模式、加大对食物中毒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等控制措施.

    作者:姚毅克;王一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AI、B含量分析

    目的为了解脑梗塞及其亚组血清LP(a)、apoAI和apoB含量变化特点.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90例脑梗塞患者并与6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患脑梗塞及其亚组血清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poAI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oB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LP(a)含量增加和apoAI含量降低可能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关.

    作者:周湧;陈艳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持续性ST-T改变64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4例持续性ST-T改变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者12例,其中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9例.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52例,其中运动试验阳性4例.结论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不能做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特异性诊断.

    作者:张忆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512例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目的了解前列腺炎病原学情况,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512份前列腺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念珠菌培养及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512例前列腺液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1398例,检出率92.46%,其中细菌741株(49.01%)、解脲支原体327例(21.63%)、人型支原体134例(8.86%)、沙眼衣原体70例(4.63%)、念珠菌126例(8.34%),混合感染率为22.09%.结论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念珠菌,对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树平;孟双艳;刘永红;李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鼠脑组织中高质量RNA的提取

    目的为探諸rizol试剂提取大鼠脑组织高质量RNA的适取样量范围.方法在1mLTrizol试剂中分别加入100,50,25,12.5mg大鼠脑组织,提取其总RNA.结果每毫升Trizol中加入组织12.5mg时,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纯度亦高.结论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到高质量RNA,每毫升Trizol中加入脑组织适取样量范围为10~20mg.

    作者:刘水平;罗志勇;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66例性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分析了性病患者心理状态,有羞愧、保密心理;焦虑、恐惧心理;委屈、怨恨心理;失望、怀疑心理;消极、无所谓心理等几种类型,研究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生理和心理上早日恢复健康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亚莉;黄健;刘本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为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为贯彻落实<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提高桂阳县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2002年应用巴氏染色法筛查2231例妇女,其中,巴氏染色阳性20人,经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1例,宫颈癌1例,2003年巴氏染色2309人,在细胞学检查同时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42例,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宫颈癌3例,其中巴氏染色阴性23例,检出CINⅠ级3例,CIN级Ⅱ级1例,宫颈癌2例;巴氏染色阳性19例,检出CINⅠ级1例,CIN级Ⅲ级1例,宫颈癌1例.结果单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诊断其早期诊断率仅为4.48/万,而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12.99/万,明显高于单纯的细胞学检查.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弥补了细胞学检查的不足,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公共卫生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寻找、预防、控制或消除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合乎生理卫生要求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越发凸显.首先公共卫生事业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证,同时也有赖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另一方面,除了公共卫生产品形成产业将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控制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政治安宁和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经济与社会更协调地发展.

    作者:商慧;董存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诊断的研究

    目的建立稳定的少、弱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基因诊断方法,研究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位点缺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位于AZF区15个STR微卫星标记分成4组进行多重PCR的检测.结果90例少弱精患者中,检出7例缺失,占患者的7.8%.其中有3例为单个位点的缺失,有4例为大片断缺失.结论多重PCR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的合适方法,AZFb和AZFc区与少弱精症密切相关.

    作者:钱卫平;李崎;谭玉梅;邹红艳;张敏;宋丹;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粘附分子的表达在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sICAM-1及sP-Selectm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min(T2)、停机1h(T3)、停机6h(T4)及停机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TNF-α、IL-6:与T1相比,在T2、T3、T4、T5均明显升高(P<0.05),sICAM-1、sP-Selectin: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cTnI: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加重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利文;周月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前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PreSlAg)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8例HBsAg阳性的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Ag和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并对其中2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87.2%,HBeAb阳性组为59.8%,HBeAg、HBeAb均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79.7%,PreS1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reS1Ag的测定可动态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是对乙肝病毒前C区突变时HBeAg的补充,在乙型肝炎的诊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戴春梅;郑兰香;李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河北北方学院女职工慢性宫颈炎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女职工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妇科体检、实验室检查及有关病史记录,其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发病居各妇科疾病之首,其患病率为40.77%,东、南两校区患病率明显高于院本部并与年龄、避孕方式、流产次数、分娩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我院妇科疾病尤其慢性宫颈炎的防治,充分做好东、南两校区的卫生宣传工作,以提高其自身的防病能力.

    作者:李海军;李春亮;金春亭;张林西;范婕;白美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K,CK-MB与Hs-CRP联合应用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与CK、CK-M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情况,评价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44例急性心梗,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K、CK-MB、Hs-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CRP,CK在AMI升高明显,不稳定型心绞痛次之;CKMB在AMI升高明显,而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结论Hs-CRP、CK、CK-MB显著升高可辅助临床诊断急性心梗,而对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无明显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敏;廖可宏;陈新瑞;秦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科研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一个获取知识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可充分调动学生在手术学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手术学教学内容的第二课堂科研教学的开展可加强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第二课堂科研教学,便于学生以便捷的方式获取新的信息,形成课堂教学和信息资源交流的有效互补.

    作者:刘文亮;吴洪涛;陈游;段伦喜;陈飞;易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单核李斯特菌方法学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检测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此方法检测人工污染的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菌量.方法选择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的基因ListeriolysinO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采用煮沸法抽提纯单增李斯特菌株(1/2a)DNA,建立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结果定量PCR对李斯特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菌(大肠杆菌)无响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521.小检菌量约为100个菌落形成单位/反应体系.在人为污染牛奶检测中,与传统细菌计数方法结果相比,相关系数为0.839.结论实时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的定量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可用于牛奶样品的检测.

    作者:孙晞;吴建中;张宁;欧仕益;唐书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圣尔康片治疗女性不孕症1 760例的临床总结

    目的观察圣尔康片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圣尔康(0.35g×10片,3次/d,30d为一疗程).结果圣尔康对女性输卵管阻塞、积水、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的治疗有效、安全.结论圣尔康片为目前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刘习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湖南省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通过对湖南省2004年76起食物中毒的分析,找出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探讨食物中毒的预防对策,有效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汪文慧;李世忠;廖桂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业务能力调查

    目的了解某县农村中小学校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有效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中小学保健教师,内容包括业务学习情况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并对业务问题回答结果评分.结果共调查了2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20名保健教师,其中男7名,女13名.专职保健教师仅1人,其余均为兼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5%(3/20).业务知识评分高为90分,低仅为40分,有7人在60分以下,平均成绩为(61.00±12.10)分,性别、学历和中小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应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定向为经济落后地区培养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

    作者:胡昌军;吴主经;姚芳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