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卫生改革政策应予完善的探讨

徐楚材

关键词:卫生改革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 卫生服务, 经济建设, 改革问题, 改革措施, 老百姓, 决策者, 实践, 国家, 公共, 步进
摘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卫生改革政策,它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卫生改革措施,让广大老百姓能花较少的钱治好病,让整个社会能得到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以达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的目的.但由于改革政策的不完善,上述目的事实上很难达到,在部分问题的实践上,出现了越改革问题越复杂的情况,笔者参与探讨,以期引起决策者们的注意,达到完善卫生改革政策的目的.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F-1α、VEGF-C及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7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VEGF-C及VEGFR-3的表达,并在显微镜下记数VEGFR-3标记的脉管.结果淋巴结转移组HIF-1α的阳性率(85.7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5.56%)(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率(90.4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7.22%)(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R-3阳性脉管数(7.62±1.1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27±0.96)(P<0.05);VEGF-C的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脉管数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HIF-1α、VEGF-C及VEGFR-3与乳腺癌的生长,淋巴管的生成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作者:李庆;李代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妊娠期妇女检测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孕龄期妇女如何预防弓形虫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可疑孕妇标本380例(患者组)、健康孕妇标本152例(对照组),并对检出弓形虫阳性的患者作跟踪治疗.结果FQ-PCR检测的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弓形虫的阳性率分别为21.05%(80/380)、3.95%(6/15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χ2=23.44,P<0.05).86例阳性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转阴率为83.72%(72/86).不同孕期患者弓形虫DNA的感染率分别为:早期22%、中期20.75%、晚期18.92%.各期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孕期检测和及时治疗弓形虫感染,能降低胎儿宫内垂直传播,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杨爱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原低氧时动静脉血浆神经降压素、β-内啡肽、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差的意义

    目的探讨肺脏在血管活性多肽代谢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名世居海拔1 100m(对照组)的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进入海拔2 260 m 3个月,3 780 m 1、5和15 d时动静脉神经降压素(NT)、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血浆含量,用t检验计算出各组动静脉浓度差.结果NT:对照组NT静脉血浆浓度高于动脉,进入海拔3 780 m第5 d时,NT动脉血浆浓度增加,静脉浓度下降,动静脉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β-EP:进入海拔2 260 m 3月和3 780 m 15 d时,β-EP动脉浓度下降,静脉浓度显著增加(两组动静脉比较P均<0.01).ET:进入3 780 m 15 d时ET动脉血浆浓度下降,静脉血浆浓度与前4组相比显著增加,动静脉间差异显著(P<0.01).CGRP:进入3 780 m 15 d时CGRP动静脉血浆同时下降,动脉血浆浓度下降幅度大于静脉(P<0.01).结论研究结果提示肺脏对CG RP、ET-1有代谢作用,对NT、β-EP可能有灭活作用.

    作者:高芬;华毛;关巍;张林彬;毛辉青;周青玉;张玉香;白黎;张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及其在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差异表达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了很多新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差异显示反转录PCR技术(DDRT-PCR)、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DA)、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获得全长基因的消减杂交法、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限制性显示技术(RD-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作了综述,介绍了它们的应用状况和优缺点,并对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在糖尿病研究中的近期应用及其前景作了简要介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和方法将在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分子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洁;许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湖南省洞庭湖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3年纵向观察

    目的观察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居民病情和疫水接触史进行队列研究,家畜病情和螺情进行纵向调查.结果五一村居民累计血吸虫病率72.2%,累计急血患病率8.3%,累计晚血患病率1.6%,疫水暴露率43%.2002~2004年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3.7%、11.3%、11.7%.粪检阳性者化疗后一年内疫水暴露率93.4%,居民重复感染率35.1%.五一外洲感染螺分布广泛,钉螺感染率达0.90%,感染螺平均密度0.0263只/0.11m2.结论垸外草洲是主要疫源地.本地耕牛及副业渔民是主要传染源,也是重复感染的主要对象.这类地区需加强垸外草洲综合治理,压缩疫源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姚孝明;赵正元;周应彩;肖俊文;张献忠;曾凡权;贺宏斌;石孟枝;刘宗权;李岳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认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的认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十所三、二、一级医院和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85人,卫生工作者总吸烟率20%,现在吸烟率16.2%,男性26.8%,女性0.8%,卫生工作者戒烟率3.8%.吸烟的卫生工作者认为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可以自我放松(42.4%),作为工作紧张的减压方式,其次是社交需要(38.2%)及吸烟已经成为生活习惯(35.6%).在给病人看病时只有12.2%的医生总是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如果病人吸烟,有54.3%的医生常常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只有10.1%的卫生工作者认为病人会听从医生的戒烟建议.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方法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39.4%)和医学书刊(26.9%),而专业的培训班只占1.3%.结论目前卫生工作者关注病人吸烟并帮助病人戒烟的意识、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有待加强,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技能培训和专项知识课程缺乏,应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控烟专项培训.

    作者:张兰;戴龙;谭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对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计算.结果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5%,对于含铅量为5.68μg/L的血样,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9 μg/L.结论该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的平行测定、仪器和工作曲线带来的误差,其次是标准溶液误差.

    作者:易海艳;高寿泉;陈淑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湘乡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筛查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影响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筛查的因素.方法对1990~1997年参与有偿供血人员进行案信息登记,收集影响HIV筛查工作的有关因素.结果548例有效调查人员中,知情主动配合检测的占36.50%,男性高于女性(P<0.005);20~岁组主动性高,但拒绝情况同样明显;低文化和贫困人群不情愿多;不配合原因主要有顾虑、不信任、自认健康.结论女性、高年龄、低文化及贫困人群脆弱性强,要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需消除恐惧和社会歧视,完善HIV监测系统.

    作者:易建铁;许宁湘;朱欣;王敏辉;刘新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滋养层细胞侵入的调控因子与妊娠疾病

    滋养细胞的过度侵入与浸润活力不足与多种妊娠疾病相关,滋养细胞侵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TGF-β、VEGF、IL、IGF、TNF-α、MMPs等多种细胞因子与滋养细胞侵入活力的关系进行了简析.

    作者:刘惠萍;王若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牛初乳粉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了解牛初乳对大鼠长期毒性.方法每天按0.83、1.67和3.33 g/kg BW的牛初乳粉喂饲大鼠30d.实验结束时采血作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测,统计脏体比并作肝、肾、脾、胃、睾丸、卵巢病理学检查.结果牛初乳粉对大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牛初乳粉对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毒性.

    作者:林健;黄宗锈;陈润;郑丽红;黄佳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板蓝根抗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研究

    目的了解板蓝根对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作用.方法将板蓝根加入吸附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培养细胞,培养后用荧光检测.结果一定浓度的板蓝根有抗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作用.结论高浓度板蓝根对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高浓度板蓝根注射液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

    作者:李闻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通过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对比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成熟和完善,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质量,使枯燥抽象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医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作者:曾赵军;胡维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2~2004年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目的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 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O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振柱;李秀桂;黄林;蒋震羚;吕素玲;黄兆勇;方志峰;杨娟;王红;车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的分析

    2004年4月15日,某县发生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中毒并死亡两例的事件,受湖南省卫生厅委托,我所会同省卫生监督所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该县某乡实地调查该次中毒事故,并对现场空气、中间产品及幸存当事人和周边居民的生物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廖雍玲;肖雄斌;张贻瑞;刘蔼成;傅胜;陈桂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产后抑郁症及其产科因素相关性探讨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与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从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这4所医院进行产后6周复查的300例初产妇,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产妇一般资料及产科因素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1.300例产妇中,EPDS总分≥13分抑郁阳性并确诊为抑郁症者5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7.3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程时间(P=0.024)、顺产(P=0.003)、阴道助产(P=0.000)、新生儿畸形(P=0.000)、母乳喂养(P=0.037)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2.269、0.151、49.767、28.386、0.299.结论1.一部分妇女在产后6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2.产后抑郁症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有阴道助产、新生儿畸形、第一产程时间长;保护性因素有顺产、母乳喂养.3.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作者:谢日华;雷俊;廖顺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湖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与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探明湖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资料由全省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疫情报告获得,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由各县、市医疗机构采用ELISA进行初筛,由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WestemBloting确认.结果到2004年底止,湖南省已发现HIV感染者1249例,艾滋病人186例;男性占76.46%:女性占23.54%;职业以无业人员高为55.80%,其次是农民为22.58%;90%以上感染者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主要传播途径为吸毒占60.53%,其次为性占16.73%,第三为输血占9.45%;流行区已遍布全省14个市、州的91个县(市、区).结论湖南省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传播地域不断扩大、传播途径多样化,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迅速加大,通过多种途径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作者:陈焱;陈曦;张艳辉;贺健梅;宋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菌痢季节性分布特性

    目的分析菌痢是否存在季节性周期分布特征,为研究致病因素、考核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构成双向有序列联表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圳市宝安区1993 2004年菌痢逐月发病资料,利用游程检验和有序对数比检验两种不同统计方法进行季节性分布分析.结果游程检验示P<0.05,有序对数比检验示P>0.05.结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菌痢发病具有季节性升高的特征.

    作者:林启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杭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杭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城市2个街道和农村2个乡镇15岁及以上居民1 07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对高血压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尿酸(URIC)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血脂升高、尿酸增高和遗传等相关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方顺源;朱晓霞;金达丰;刘庆敏;施世锋;李安乐;蒋惠人;沈根慧;方涛;张群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传染病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昂的学习兴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而当前多数医学生缺乏对传染病学的学习兴趣.从帮助医学生认清当前传染病的严峻形势、消除对传染病的误解、鼓励医学生参与当前热点问题的讨论、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提高他们对传染病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单纯应付考试转向主动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罗开忠;曾晓波;唐晓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3年7月4日,湖南省武冈市龙溪镇塘田村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学峰;许柏青;杜柏文;夏德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