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且所有患者均拟行肝脏分离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二维影像学技术辅助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观察组实施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术中比较,观察组第一步及第二步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进行第二步手术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LF)分级、术后90d死亡、术后半年复发及术后半年生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癌患者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可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术前评估及手术规划方案,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且预后较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杨闯;张永川;何静宇;古广强;李华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3年江津区居民死亡构成及顺位,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运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2013年死亡率为772.4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962.15/10万,女性死亡率575.86/10万;3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以增高幅度平稳增长;三大类死因以慢性病为主,占85.21%;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11.93/十万,构成比27.44%)、呼吸系统疾病(182.39/10万,构成比23.61%)、肿瘤(159.17/10万,构成比20.6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72.56/1万,构成比9.39%)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53.88/10万,构成比6.98%),占全死因77.0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需加强监测力度,制定可持续综合预防和干预慢性病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作者:刘豫;康纪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之所以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深入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时应运而生,医疗功能日渐突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满足社区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管理方面上的问题.本文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解决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作者:张学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咳颗粒应用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口服急支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1.7%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优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儿肺咳颗粒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加快缓解其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萱;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4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施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及肺部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朝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在 ICU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ICU病房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入住ICU病房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B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世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疲劳综合症特点及对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本院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疲劳综合征特点,并基于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精细组与常规组(n=32).精细组采用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结果:精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受,主要表现为嗜睡、体力匮乏、抑郁等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综合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例患者系中年女性,于清晨突发背部疼痛,程度剧烈,行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抬高,急行冠脉造影示未见异常,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给予合贝爽治疗,预后良好.本例冠脉痉挛原因考虑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衡引起冠脉血管平滑肌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变异型心绞痛发作.
作者:崔冰蕾;张泉;李敬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P<0.05);观察组不良率为%,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疗效高于红霉素,具有疗效安全的特点,不良反应率较低.
作者:张继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比较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现今,我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且该疾病的死亡率亦越来越高,社会在此方面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因而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指标众多,主要目的均在于切实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我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指标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诸多成果,本文将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评价指标等角度入手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作者:刘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给予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术后引流管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综合护理能减少暂时性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萧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和技能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工作,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护士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在校护生应加强自我护理技能的锻炼与提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身学习、互相学习、积极实践等方式来提高护理技能,以使自身能胜任以后的工作.
作者:王妍妍;左权;张宇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总结了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小板低下时大出血的观察和急救,做好特异性皮肤湿疹的观察和护理,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积极做好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相应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和心理支持等.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病情控制良好.
作者:支燕青;葵国星;张超琅;奚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其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120)和B组(n=120).A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而B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A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A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B组(P<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率.方法:入选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缩宫剂组30例,采用缩宫素和前列素胺丁三醇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观察患者30min总止血率,还有患者术中、术后2h的出血量和大于1000ml出血量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验显示在30min总止血率上,子宫动脉结扎组优于缩宫剂组(P<0.05).②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h出血量子宫动脉结扎组均低于缩宫剂组(P<0.05),总出血量大于1000ml人数子宫动脉结扎组要显著低于缩宫剂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缩宫剂治疗,增加单位时间止血率,减少出血量和大出血患者.
作者:蓝金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则选取35例同期行剖宫产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缩宫素用量四个方面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安全性高,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咳嗽消退时间和啰音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咳嗽消退时间和啰音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雷音;王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研究等比重和重比重腰麻液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实施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麻醉组和重比重麻醉组两组,各有100例,分别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胸段高镇痛平面、麻醉维持时间,并对其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等比重麻醉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慢于重比重麻醉组产妇,麻醉维持时间则短于重比重麻醉组,而胸段高镇痛平面显著更低,其在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均低于重比重麻醉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腰麻液和重比重腰麻液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对胎儿的影响也较小,但相对而言等比重腰麻的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有更显著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首先按照一定方法选则140名健康儿童,然后随机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70名儿童.对观察组的儿童实施综合保健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在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与个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儿童患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比对照组要低,该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儿童实施保健护理,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出现.
作者:马疆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