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全
目的:研究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3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选择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偏头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分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73%(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46%(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开展肛肠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SAS评分.结果:通过开展护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S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开展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改善其心理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翁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监测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根据不同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推荐剂量用药;研究组49例,在患者临床感染症状缓解的前提下,当PCT连续3d降至入院时35%以下,停止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及ICU住院天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停药后炎性反应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PCT监测,其抗生素使用天数为(6.57±1.34)d、ICU停留天数为(7.82±1.7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870、12.562,P<0.01.研究组IL-6为(32.15±9.57)ng/L、CRP为(5.17±2.34)μg/L、白细胞计数为(16.14±3.58)×103/μ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397、9.740、18.189,P<0.01.结论:PCT监测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导中,可有效减少不必要抗生素使用,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132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和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各66例,对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42% vs. 72.73%];就就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宏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瘁、黄疸和病理上胆汁淤积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围生期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ICP患者围生期护理对策、心理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使ICP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得到了明显降低,保证了母婴安康,消除了患者不良心态,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生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予以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和实验组(n=24,予以PBL教学法),比较2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2组目标教学、实习计划、组织管理、实习总模式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护理报告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普及推广.
作者: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镇痛,而研究组则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慢病防治有效方法,促进居民健康.方法:随机抽取苏州枫桥街道308名社区常住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目标人群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少活动和不合理饮食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7%、72.7%、67.9%、30.8和25.6%,干预后分别为36.7%、89.3%、86.4%、57.8%和47.1%,与干预前相比,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超重、缺少活动、吸烟、长期饮酒和饮食不合理不良危险行为分别占49%、46.8%、31.2%、27.6%和39.6%,干预后分别为38%、29.9%、24%、19.5%和25.6%,干预后行为危险因素占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是有效的,可以使目标人群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有较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加生;赵丽红;袁建妹;陆芹;徐小芳;周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生儿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尤其是细菌;胎龄越小,免疫功能和局限感染能力越差,感染越易扩散.一旦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很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导致感染扩散.为大限度保证患儿安全,减少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我科采用3M液体敷料皮肤保护膜涂抹后再贴电极片的方式,大大改善皮肤过敏反应及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极片的自然松脱率.
作者:陶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路径临床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则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在医疗费用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上,研究组患者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的整体满意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整体把握都要显著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实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上采取干预的方式,能够大大的增加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进而让护理满意度还有护理效果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作者:董媛媛;张海燕;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运用到减少静脉药物调配过程差错内的成效.方法:在本院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探究药物调配中产生差错的原因、种类,以归总防范措施,并加以贯彻.接着比较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前、开展以后的差错率,探讨改良对策.结果:静脉药物调配期间比较普遍的差错种类即:药品分发总量、次数、份数等.临床上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后,静脉药物调配差错显著下降,且好于开展以前同时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成效极为明显,能够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服药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石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对其排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00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基础护理之外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大容积、尿道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尿液大残余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许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方案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对照组纳入的37例患者接受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照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占94.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有效患者占78.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041,P<0.05).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12.106,t=16.327;对照组t=10.174,t=9.476,P<0.05).治疗后前述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21.053,t=19.276,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与瑞巴派特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永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均依次接受增强CT、MRI进行扫描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110例肝癌患者的MRI检出率是96.36%,显著高于增强CT的80.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混合型、胆管细胞型以及肝细胞型肝癌的检出率依次是100%、93.33%、9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5%、76.67%、85.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相比较,采取MRI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殷秀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疝气修补术运用到给腹股沟疝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40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予以小切口疝气修补手术加以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传统疝气修补手术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所有临床指数、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所有临床指数、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小切口疝气修补术运用到给腹股沟疝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较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代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组30例.对A组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治疗,B组应用常规冠心病治疗,比较A组与B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同时间治疗,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组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冯肖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中行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共收治的37例脑瘤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果:所有脑瘤患者均缩短了住院时间,顺利完成了放疗及化疗,避免化疗药物外渗,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医疗安全,护理流程得到规范,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王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讨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出现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1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使用常规的静脉营养方案为对照组,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方案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足量的喂养时间,恢复到出生的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每天增加的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可以有效的增加体重,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丽莉;张思梅;靳宝叶;普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