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红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5日~2016年5月5日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体重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住院时间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髓形态特点,总结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观察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液学改变发现,血象仅一系减少占比低,其次两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主要表现为慢性病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病变,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鉴别风湿免疫疾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对疾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荆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此将进人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其对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但是,要指望用一部法律解决该方面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基层,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作者:周永忠;严德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 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血β-HCG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改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医生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对患者产生脑梗死风险进行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椐,同时做好积极预防工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在以往所接诊的普外科手术后期产生脑梗死患者资料100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期间低灌注属于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期间需要有效监测并且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防止或是减少低灌注操作,手术之前有效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水平,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江海艳;方想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口腔科门诊在使用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6-2016.5(观察组)对口腔科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与2014.6-2015.5(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实施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3.00%)显著比对照组(17.00%)低(x2=10.889,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应用中,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丁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内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受试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根据不同护理对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卧位舒适、胃肠道舒适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烦躁、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腰背酸痛、下肢麻木、恶心呕吐、烦躁发生例次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作为一种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蔡亚妮;方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侧重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患者抑郁、疼痛情况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57例(均为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所接诊病例).针对该部分患者血清CGR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统计可以发现,不同疼痛程度其CGRP水平存在有明显差异;且抑郁程度不同,其血清CGRP水平均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其疼痛与抑郁程度不同,且血清CHRP均存在有一定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导.
作者:周艳;杨静月;李清祥;彭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分娩产妇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作用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临产产妇184例,根据给药剂量,将产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以及Ⅳ组,每组各46例,其中Ⅰ组为3μg,Ⅱ组为4μg,Ⅲ组为5μg,Ⅳ组为6μg,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Ⅱ组、Ⅲ组以及Ⅳ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较大剂量的舒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廷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乡镇卫生院属于基础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农村传染病的预防、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分布范围大,乡镇管理难度大,因此当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往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施洪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水肿带体积、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疾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带体积、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2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传统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情况、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较参照组的好;在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AST(U/L)、TBil(mg/L)指标与参照组的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86%较参照组的39.29%低.结论:对肝囊肿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存文;田芳;马海军;盛燕妮;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微创手术与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用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46例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拔导尿管的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切深度,并应降低电流强度,防止闭孔神经反射引起膀胱穿孔.
作者:范学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的同时增加整体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戴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要想推进医院的发展建设,形成良好的口碑,医院的宣传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医院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完善医院的宣传工作机制,提高宣传工作技巧,丰富宣传工作手段,提升宣传工作能力等很多方面.并为此做了系统的分析、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着重把握医院的宣传工作的工作力度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医院宣传工作的很多问题.
作者:马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疼痛评分以及焦虑与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用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化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46.7%,观察组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43.3%,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宗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分析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2014年-2016年的26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从而探讨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当中使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创伤小,在临床上的后遗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洪富;刘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