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超滤缓解重度肾病性水肿及其对肾病预后的影响

朱强;解加泳;曹跃春

关键词:血液透析超, 滤重度肾病性水肿, 肾病预后, 疗效, 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超滤缓解重度肾病性水肿的效果及其对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45例重度肾病性水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超滤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尿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综合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3.6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肾病性水肿采用血液透析超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34例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组31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作者:吕兴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3月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20例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60例新生儿,其中对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维生素E滴剂擦拭按摩新生儿手,背部,臀部及足部、保暖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参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新生几的血清胆红素值、体重、有效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血清胆红素值、体重、有效率等指标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黄疸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蔺跃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站设备管理流程

    采供血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是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权益的重要前提.采供血设备的规范管理,是采供血机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血站设备自配置至报废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浅析,希望能为同行规范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孙庶丽;于政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抽取时间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共随机抽取100例,根据抽选顺序对100例患者进行排号分组,单号的50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双号的50例分为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分析组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0%,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更有效地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66例早产儿(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两组早产儿分别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7d的体重、腹胀与呼吸暂停次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俯卧位舒适护理干预便于减少呼吸暂停与胃肠功能障碍情况,帮助早产儿早日增长体重,值得推荐.

    作者:冯俊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60例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同时采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发现其结石取净率为96.7%,术后1例患者出现反复性发作胆道炎,给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5.0%,轻度胆瘘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经过肝部分切除手术后,患者优占比为60.0%,良占比为31.7%,差占比为8.3%,治疗总有效率为91.7%,远期疗效较为显著.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再加上纤维胆道镜取石,降低了结石残余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俊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穿刺法在股静脉置管穿刺中并发症的临床实践与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静脉置管传统盲穿与B超引导下穿刺对于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中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接受股静脉置管术的肿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袁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盲穿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穿刺法.对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情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的股静脉穿刺优于传统盲穿法,可以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曦;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应用进展

    在乳腺癌晚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治疗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和总结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应用进展,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46例

    目的: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形式健康教育在中医医院门诊服务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患者各就诊环节的健康教育等.结果:在门诊患者量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逐年增高.结论: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多、需求各异,只有采用个体与群体、特殊与一般、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采用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受肝胆手术治疗的86例术后胆管出血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及治疗期疼痛评分指标.结果:在总出血量、止血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止血有效率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显著更佳,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疼痛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手术前、引流期、止血期及恢复期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应用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提高止血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痛苦.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刘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低剂量对比剂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目的:本课题旨在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6例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肺动脉内栓子情况与栓塞程度.结果:本组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19例D-二聚体阳性得到临床证实,肺动脉与分支检出58处栓塞.其中,肺段动脉18处,肺叶动脉25处,左右肺动脉主干15处;同时发现37处动脉腔内栓子完全闭塞,21处栓子不完全闭塞,且21处在肺内低灌注区.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时结合佳单能量图与碘基物质图像可准确与直观的诊断病变,也可避免碘对比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的诊断极具意义.

    作者:李孝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接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为A组,45例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均明显好于A组;B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A组的20.00%.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析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55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可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另实验组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外观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既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又能使得患者乳房的美观度得到保证,患者接受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实施推广.

    作者:侯晓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医护协作模式的研究

    目的:讨论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医护协作模式的应用.方法:将同一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护协作工作模式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对医护协作的认知调查、两组患者的会诊回复时间、检查预约及报告回复时间、两组患者对此工作模式的认可程度.结果:通过医护协作工作模式的综合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对医护协作的认识水平较高、会诊回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此工作模式的认可水平较高.结论:医护协作工作模式可提高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协作的认识水平、缩短患者的会诊回复时间、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推行,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得到有效、安全及时的诊治,使患者满意.

    作者:常丽霞;孟治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无痛人流孕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丙泊酚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病人流的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陈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12月,于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严格执行分组护理制度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急救药品及时准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用超声成像仪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基本原理及组成,介绍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种类及发展过程,同时论述了超声诊断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作者: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4例,分成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实验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启运;曹金昌;唐荣武;巫定明;赵军;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在儿童龋齿充填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诊的儿童龋齿患儿中抽取82例均等分为对照组(复合树脂充填)与研究组(玻璃离子充填).对比不同组别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应用到儿童龋齿充填中更能够改善患儿临床指标,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贺靖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