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反复发作危险因素探讨

彭永红;付涛

关键词:儿童哮喘, 反复发作, 危险因素, 措施
摘要:儿童哮喘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其反复发作难以达到较好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与遗传、环境、宿主等方面密切相关.对易感人群提高警惕,避免环境致病因素暴露,提高儿童治疗及随访依从性,对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7)、研究组(n=47).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室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78.7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小于参照组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室指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单英荣;卢爱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给予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给予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2017年收治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宣白承气汤加减的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5.48%,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PIS和APACHEⅡ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PIS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痰热雍肺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有效治疗患者肺部感染,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郭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对口引流治疗HCA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8~2017.11我院肛肠科收治的32例HCAF患者,治疗方法为对口引流手术.结果:32例的有效率为90.63%,给予引流治疗后RRP、ARP降低,ALCT、AMCP升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HCAF时实施对口引流可获得确切疗效.

    作者:陈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牛奶蛋白过敏所致慢性腹泻患儿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为(2.3±0.7)d,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为(3.9±1.2)d,短于对照组的(3.8±1.3)d、(5.3±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慢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与对照组的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2例患儿,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对其家属及患儿自身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有研究显示,家属对我院护士仪表、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就医环境等均有良好反应,达到了90%以上.结论:针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进行人性化服务,可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可将家属及患儿满意度提升,对良好医患环境创造奠定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国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Ⅰ型术后并发精神异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Ⅰ型术后并发精神异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科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Ⅰ型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部置换、降主动脉血管覆膜支架置入(孙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部置换、降主动脉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即孙氏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其中发生1例严重精神障碍),2例并发出现肾功能异常,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后好转.现将5例并发精神异常患者的护理及观察体会报道如下.结论:经过对术后并发症的细致观察及有效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能积极处理,使患者术后都能良好地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滕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普米克冷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考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普米克冷舒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普米克冷舒治疗,研究组除给予对照组治疗外,联合孟鲁司特钠给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有意义.结论:采用普米克冷舒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缩短咳嗽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赛丁·艾则孜;吐尔洪江·吾布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认识度、临床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头针脱落、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足度较高,实验组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有一定的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护理质量,还能够提升家属满意度.

    作者:刘普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主要症状总积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万文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是福

    探讨践行“四合理”达身、心、灵的健康,从而个人享受幸福生活,同时造福人类.

    作者:毛龙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36)、优质组(n=36).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优质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数据为(560.1±145.3)mL、(691.6±141.6)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数据为97.2%、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绪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不仅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作者:常琳霞;崔娥萍;王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浅谈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接受诊治的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74例作为本次分析资料,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基础护理加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每天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完全排除患者胸腔内的积液,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术后患者患处发生感染,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好转,该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黄运莲;温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分析

    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加以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0例,用varian eclipse 11.0版本做治疗计划,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调强放疗技术,对两种计划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经放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更优,P<0.05,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适形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效果.

    作者:董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规范化防治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规划防治方法,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多一份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3个社区300名群众进行监测,检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资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300名受试者中95人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比例为31.6%,经问卷调查仅有3成受试者日常注重补钙.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多,且对于日常的钙摄入不重视,缺乏规范合理的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应该加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加强对于钙剂量的正确摄入宣传.

    作者:王根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01±5.45)d、术中出血量(157.45±15.86)ml、愈合时间(11.02±1.04)d、有效率97.44%、Harris(75.87±3.02)分、QOL(94.00±1.87)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社区内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式,护理方式实施期限为6个月,护理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至6月,对比实施社区护理方式前后6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餐后2h血糖(PG2h)、空腹血糖(FPG)以及糖化血糖蛋白(HbAlc)指标的变化,并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水平全部高于护理之前,并且护理后患者的FPS、PG2h以及HbAlc指标与护理前相比也得到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适的社区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王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糖控制,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PACHE评分、SOFA评分、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琰;程文;陈琴;袁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本院30例中医儿科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治疗期间总共发生11起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67%.对不良事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患凡因素、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结论:针对中医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胡旭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影响结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通过干预护理方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