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静;赵静;李晨阳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基层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术的68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其中一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与20.59%,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来说,相比传统气管切开术,笔者建议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存在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钟秀洪;陈金荣;何康;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治疗作用的除药物外,健康教育是否会对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为临床治疗、护理高血压病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8例确定为高血压病人按照是否进行干预治疗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分别为34人.干预治疗主要采用加入健康教育,其它与非干预组治疗与护理方法相同,并采用相同的药物.未开始治疗时,记录两组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问卷调查生活质量并记录.结果: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高血压病人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干预组病人的血压下降成都明显高于非干预组,下降效果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药物治疗起积极作用,并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有效、便捷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素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氨氯地平,研究组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分析两组血液相关及颈动脉指标、不良事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相关及颈动脉指标降低,研究组TNF-α、hs-CRP及颈动脉IMT(152.61±18.28)ng/L、(4.11±1.94)mg/L及(0.98±0.13)mm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8.3%比对照组5.0%多,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收缩压下降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能改善颈动脉及炎症因子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
作者:徐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开展个性化康复指导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指导,统计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焦虑、恐惧、抑郁)发生率、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为(116.75±3.64)mg/24h、尿蛋白定量(1.35±1.03)μ/24h、甘油三酯(1.52±0.3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23±4.78)mg/24h、(2.25±1.62)μ/24h、(2.35±0.37)mmol/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个性化康复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昌碧;唐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微量喂养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早产儿6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前组仅接受微量喂养,后组另外联合实施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胃肠功能、生长发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微量喂养能够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通过配合有效护理能够帮助胃肠功能得以改善,加快早产儿发育发育.
作者:孙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7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依据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对PZA敏感且用PZA治疗,对照组Ⅰ对PZA敏感单不用PZA治疗,对照组Ⅱ对PZA耐药且用PZA治疗.结果:观察组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80.39%)较对照组Ⅱ(4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个月末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84.31%)相比对照组Ⅱ(30.00%),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PZA耐药率较高,而在初治肺结核中,用PZA治疗2个月末肺部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高于未用PZA.
作者:蒲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患者45例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实验组则采取闭合复位经克氏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与治愈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且前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体优于后者(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
作者:王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07-2016.07时段进入本院治疗行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为参照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引产后2h内出血量、24h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参照组护理舒适度分别92.00%、82.00%(x2=6.198,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开展产后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立体化教学方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此次探究选自我校2014级农村医学专业的100位学生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化教学方法.学生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模拟执业医师资格考核,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课程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和课程参与度、教学满意度、考核难易度等均比对照组学生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教学技术后,观察组学生的各项基本指标均比对照组学生优异,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疾控中心监控范围内的460位居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学生290人、教师20人、家长15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选对象发放结核病知识自填式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经对以上所选对象开展1个月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后,重新发放同样的调查问卷,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以病例对照的方法 探究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40例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时期收治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并探究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收入等基本情况,发现两组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生活中染发、以及饲养宠物等习惯和情况,均为患者病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哮喘发病较为复杂,可受到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故本次研究认为应该加强哮喘相关的健康宣教,以减少病发.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术中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嘧啶对于预防痣切除术患者单次腰麻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痔疮患者需行痔切除术者1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B、C3组.三组患者均使用0.75%罗哌卡因施行单次腰麻,A组患者麻醉同时静脉微泵注射0.9%生理盐水,B组患者采用0.3ug·kg-1右美托嘧啶微量泵注射,C组患者采用0.5ug·kg-1右美托嘧啶微量泵注射,三组患者注射时间均为10min.观察患者静脉泵用药前及用药后10min、30min、60min及90min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寒战Wrench分级以及OAA/S评分变化.结果:三组患者静脉用药前后各时间点T、RR、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注药前HR和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及C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R及MAP均低于A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中寒战发生率以A组高,B组及C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0.05);B组及C组患者间寒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患者的镇静率高于A组患者(P<0.05),B组及C组患者间镇静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痔疮手术接受单次腰麻的患者手术期间寒战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焦虑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殿隆;杨峰云;吴秀云;张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质控管理在中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中药库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中药库为观察组,实施质控管理,比较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38.3%,观察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药品管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控管理可减少中药库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并改善管理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 定义与背景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群中 PET 确诊率不断增高. 据报道2003年美国80岁以上人口中PTE发病率为0 .5% [1] ;而2004 年总人口为4 .544 亿的欧盟六国 ,与急性肺栓塞有关的死亡超过 317000 例 ;我国1997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的急性肺栓塞防治项目则显示 P T E 发生率为 0.1% .
作者:庞洲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82例资料,实施面部压疮护理,总结护理结果.结果:82例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1周内,未出现1例面部压疮;使用无创呼吸机1周后,出现7例I期压疮,发生率为8.5%.结论:给予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疮护理,能减轻疼痛度,促进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行阿奇霉素疗法,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的吸入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5%,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出约21%;②研究组中患者体温的恢复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咳嗽的消失时间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2.5d、4.6d及2.1d;③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25%,较对照组的低出10%,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支原体肺炎所导致的慢性咳喘的症状,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王革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范围的扩大,工作量明显增加,在工作中存在着的生物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社会心理性危害因素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专业由不被重视到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职业防护已受到普遍关注.由于供应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感染性病人用过的物品.因此,重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功能复苏方法.方法:本文研究目标数据是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本院纳入且治疗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肠道功能复苏方法不同予以分组,综合治疗予以2组,之后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参照组25例患者,然后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用于实验组25例患者,关注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之前及治疗2周之后的胃肠道相关功能评分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之后的胃肠道相关功能评分数值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统计数值,呈现出P<0.05数值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统计数值,呈现出P<0.05数值对比结果.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功能复苏展示良好效果.
作者:刘学进;陈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比产前优生服务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西夏区5000对已婚育龄夫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两组各2500例.对照组采用产前优生产检服务,观察组采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观察两组已婚育龄夫妇调查健康状况,并对新生儿缺陷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观察组已婚育龄夫妇出现新生儿缺陷率为3.12%,对比对照组5.56%有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婚育龄的夫妇采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先天缺陷的概率,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秀梅;李亚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