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滨
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宣教方式在入院出生的新生儿出院前,对新生儿父母进行宣教,比较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至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父母分对照组(0组)、课件组(A组)、视频组(B组)进行新生儿黄疸宣教,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宣教效果评分及就医依从性,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宣教效果A、B两组均好于0组,且B组好于A组;就医依从性A、B两组均好于0组,A、B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合理积极型更多。结论:课件及视频宣教方式,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有更好的影响。
作者:韦安荣;贺束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市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078.3/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按照“坚持长期作战,反复斗争,从控制流行到减少危害程度,终达到消除”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1985年以来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验收。2010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
作者:苏国平;华金祥;怀根娣;赵荣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进行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行70例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室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测试(6mWT),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LVEF、6mWT两个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在心室率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增强,心功能改善显著。
作者:金露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比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心内科收治入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应用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上,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人力成本,有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松秉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初治“三无”肺结核的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宣教,实验组患者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患者饮食、服药以及复查等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能够自己合理饮食、正确掌握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定期复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宛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方法:对我院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随访为98.36%(60/61),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随访1a。其中12例患者心绞痛复发,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患者是否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有效的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可避免冠脉机械狭窄,确保患者的预后,同时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滴注胃肠外营养液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0例使用胃肠外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对照组使用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输液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比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更安全。
作者:唐晓燕;卢善;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状: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已被不少医院作为了一项医疗服务。顾名思义,护理就是需要临床的看护以及运用基本的知识对产科病人进行基本的医务护理,大程度的为了产妇的安全。因此在护理中人性化的操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产科护理的重视性和意识紧张度,进行人性化的产科护理,保护产科病人的生命安全。方法:搜集各地医院关于产科护理做的一些基本工作,研究总结人性化处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袁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颅脑损伤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及营养护理,对比两组间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压疮、消化道出血、便秘的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
作者:赵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15年1月15年来普外科收治的55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种类、时间及剂量、切口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554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1%。Ⅲ类切口的感染率高,其次为Ⅱ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为6.6%,术前术后半量组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患者所占比例为5.6%,前者发生率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2%、7.2%、6.1%。Ⅲ型住院时间长,其次为Ⅱ型,Ⅰ型切口患者住院时间短,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马照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背景:微创技术的发展极大的降低了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微创治疗技术方法中以椎体骨水泥增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中放疗联合椎体成形三大类技术为主。目的总结研究上述三类微创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优缺点等。方法:利用网络以“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射频消融、放射治疗”等为关键词查阅大量数据,并从中选取适合研究的典型病例进行总结研究。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增强技术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增强了椎体稳定性,有效率高达80%,但是骨水泥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虽然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但是不能增强椎体稳定性。由此可见,两种技术各有利弊,若将其结合,即在术中进行放疗或者向病灶植入含放射性且对人体并无较大伤害的物质,理论上来说既能增强稳定性,又能杀伤肿瘤细胞,但是由于该技术是近几年的新兴技术,病例较少,而且缺乏长期跟踪调查,目前并不能认为联合治疗优于单纯治疗。由于每位患者患病情况不尽相同,经联合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同,尤其是出现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较高,容易导致神经压迫加重,甚至神经损伤。由此观之,目前还没有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微创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法。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是93.3%,对照组是76.7%,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3.3%,对照组患者是33.3%,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吕贤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浅析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昌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限制会阴侧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377例我院接受的初产妇,依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初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会阴侧切率比较,观察组(24.87%)较对照组(49.47%)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对照组82.34%,观察组96.83%,观察组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初产妇的围产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限制会阴侧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静脉麻醉下行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分析比较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360例无痛肠镜(芬太尼1u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麻醉)与480例常规肠镜的检查成功率及并发症(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腹痛、腹胀、低血糖反应)。结果:无痛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9.7%,并发症10.2%;常规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2.9%;并发症78.4%。结论:无痛肠镜检查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7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5例早期乳腺癌病患,分为对照组33例(以改良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32例(保乳手术治疗)两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美容效果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更突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美容效果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王武;崔猛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