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目的: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93例,失败27例。失败患儿均进行二次穿刺,其中23例患儿二次穿刺成功,其余4例患儿第三次穿刺成功;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操作因素、固定因素及患儿自身因素;对婴幼儿采取对症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由74.2%提升到95.8%,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儿痛苦及护患矛盾。
作者:龙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我院收治拒药精神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而给予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倪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口服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替普瑞酮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i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腹胀、上腹疼痛、反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评分、活动性炎症评分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湿化浊汤对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治疗,对照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UA)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8%(22/25),对照组有效率64%(1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义(P<0.05)。结论:祛湿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
作者:徐兴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和证候研究,了解患者的常见证候和证型,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病例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证型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候为阴虚、阳虚和气虚、脾虚及肾虚,患者年龄不同,虚证类型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常见中医证候为气郁、血淤和湿、热、痰,患者年龄不同,实证类型出现频次各不相同。P<0.05,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和瘀热内湿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临床治疗中在以患者具体病情病征为基础的同时将其作为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王铁英;贾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硝基咪唑类药物在口腔冠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78例口腔冠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塞克硝唑、替硝唑进行治疗,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痊愈的25例,病情缓解的13例,评估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病情痊愈的21例,病情缓解的16例,评估有效率为94.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1例胃肠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有2例胃肠反应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硝基咪唑类药物在口腔冠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上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加入到脑卒中常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秦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79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在中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许多心理承受较差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这就使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强奸案例比例逐步上升。法医作为我国司法鉴定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通过法医的调查实现对于强奸杀人案件的破获,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周红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措施。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7例,给予心理、并发症等术后护理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方案,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4.8±2.3)d,经过术后护理与康复治疗,恢生活完全或基本能自理者72例,生活部分自理者11例,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卧床由他人照顾者4例。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预后效果差、恢复慢,给予多方面的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科学实施康复措施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妇女及60例近2年有生育史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张艳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清热祛痰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口服清热祛痰汤,可以改善患者各项体征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颖;方文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由于儿童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造成儿童龋病低龄化、严重化的趋势。目前临床中大量年龄低,龋坏严重的患儿,就诊时配合程度低,不合作,针对这些“非合作患儿”,见的方法有束缚下治疗,药物镇静法和全身麻醉法。部分家长对于镇静全麻治疗的接受程度以及价格、病情、等待时间等因素存在顾虑,选择束缚下进行口腔治疗。束缚下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儿,但存在的安全隐患常常会被低估与忽视。本文重点讨论束缚下治疗在临床使用的护理要点,包括口腔治疗前充分的心理沟通,人员的准备,完善的用物准备、治疗中采用TSD等方法进行行为管理,穿线及尾勾法防止器械误吞,以及治疗后的全身护理、心理疏导。使用正确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保障治疗安全。
作者:林巧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重度痔疮临床治疗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P>0.05),其中对照组62例重度痔疮患者使用常规局部用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重度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48%;观察组各方面治愈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疗效显著,远远优越于对照组常规的局部用药治疗,因此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宣传和推广。
作者:杜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2013年至2015年本院发生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具体治疗方法。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撕裂。只有全面掌握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在产前加以预防治疗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实施有效的产后出血治疗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马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本院2013年7月份至2014年6月份期间本院186例行全麻手术的患儿,对这1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186例患儿中,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患儿有48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5.8%,苏醒期躁动患儿中存在伤口疼痛的有14例,各种不良刺激的有24例,分离焦虑的有10例。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护理前后相比,苏醒期患儿躁动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疼痛、不良刺激以及分离焦虑是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原因,通过分析躁动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有效地降低了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马成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将120例分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二甲双胍)、实验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预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缓解率为96.7%,高于83.3%的对照组,有区别,P<0.05;实验组预后血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借助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赵咏梅;赵星;刘勇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