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锴
目的:分析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以提升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首诊于眼科的40例鼻源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首诊于眼科的鼻源性肿瘤患者中,以筛窦囊肿为常见,占比52.5%,其次是鼻咽癌、额筛囊肿、蝶窦囊肿、上颌窦癌。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球突出、内眦肿痛、眼睑肿胀、视力降低,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流泪等症状。结论:鼻腔、鼻窦与眼部紧密关联,局部症状引发时,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快速诊断,对于原因不明者,应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马公明;轩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126例生长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询问病史并做常规检查,了解患儿家庭情况如有无遗传病史,父母的青春发育状况等。结果:上述患儿中,儿童生长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家族系矮小,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底下。特发性早熟中男女比例是1∶4∶64。结论:加强对父母亲卫生健康知识的宣教,使生长发育障碍儿童及早就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李爱琴;靳学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5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所有的而患者而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结果:康复训练后,59例患者完全恢复的有32例(54.24%),能够基本自理的患者有25例(42.37%),2例(3.39%)患者需要依靠家人进行自由活动;59例患者100%疼痛感有所改善或者完全消失。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展开分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同时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入组研究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SF-36量表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P>0.05),而通过各自护理干预后,两组均得到一定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佳,且组间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适当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值得参考。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已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中47例患者采用降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定义为对比组,另外47例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定义为治疗组,治疗方案实施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并测量估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及数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MT与斑块的Area、Diameter、Quantit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MT与斑块的Area、Diame-ter比较差异明显(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Quantit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于CIS治疗中,效果明显,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院风险高的科室,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成为工作重点。本文就ICU 护理安全隐患方面如何防范进行了简单分析。
作者:龙雨霞;曹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均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马照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8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同时还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吕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非离子型对比剂CT增强扫描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4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1%(7/37),观察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37),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35例,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5例(100%),护理满意33例(94.3%);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85.7%),护理满意27例(7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霜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特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选取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25/50),且对照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371±102.4)次]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学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病例调查等方式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预防控制的措施。结果:95例患儿中,男患儿所占比例为50.53%,女患儿所占比例为49.47%,女患儿与男患儿比例相当,二者数量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95例患儿中,发病时间为10~11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75.79%;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24.21%。相比之下,发病情况在10~11月份尤其突出,X2=50.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依从性是指病人对治疗及治疗行为的遵从程度。提高PICC带管出院病人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留置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何提高PICC带管出院病人的依从性已成为所有肿瘤科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我院对100例PICC带管出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观察组开展短信随访工作,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莹;王中洁;傅博;区传活;吴华凤;廖钦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间质性肺炎患者110例,然后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然后从血清Ⅲ-C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高分辨CT病变等角度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Ⅲ-C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高分辨CT病变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于间质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纤维化症状,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部队卫生防疫》是预选卫生士官任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卫生员基本理论传授和培养学员进行卫生监督和树立大卫生观念的任务。然而,当前《部队卫生防疫》考试手段滞后,制约着基层部队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对《部队卫生防疫》考试考核的方式进行创新。
作者:杜祖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网络服务在各行各业都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与网络联系到了一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对网络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医院图书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成为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下面谈一下自己对建立医院网络图书馆的几点看法。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术中以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在30例患者当中,护理显效的为26例,有效的为2例,无效的为2例,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为13例,非常满意的为14例,不满意的为3例,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0%。所有患者中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讨论:对腰椎间盘采用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来说,给予有效的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2014年笔者所在门诊中药房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从2012-2014年中随机抽取一个月的处方进行分析,对存在差错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2012年至2014随机抽取每年3月份的处方,共存在1584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2012年3月存在561例,2013年3月存在526例,2014年3月存在497例。所有处方调剂差错中,品种差错516例,占所有差错32.6%;数量差错372例,占所有差错23.5%;错发患者差错312例,占所有差错19.7%;用法用量差错228例,占所有差错14.4%;其他差错156例,占所有差错9.8%。结论:分析引起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规范门诊中药房管理,降低调剂差错发生率。
作者:寇爽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