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张茜;葛惠男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HP)作为导致PU的重要致病因子在现代医学界中得到广泛认同,据有关资料[1]证明,80%以上的PU是由HP引起的,其主要致病机制与胃酸、免疫损伤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自身消化作用有关[2].现代医学治疗HP相关性PU常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为基础加上2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及根除HP的目的,但是存在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耐药性及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相反,中药在治疗HP相关性PU时不仅能够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和耐药现象较少,复发率低[3].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PU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经筋刺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结合解剖学特征,在相关肌肉、肌腱及韧带起止点等探及阳性反应点后,行经筋刺法,留针30min,治疗结束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组常规选穴,针后行功能锻炼.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美国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制定的肩关节活动度标准评估肩关节活动度,结合临床症状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优于对照组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治疗组改善肩关节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前屈及内收改善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结合功能锻炼能安全有效地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欢;刘鸿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加培菲康散剂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加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疗程均3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67%,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氏保赤丸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有较好疗效,能更快缓解腹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陈丽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郝文立运用四妙丸加减治疗筋瘤验案3则

    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相当于西医学下肢静脉曲张.《外科正宗·瘿瘤论》载:“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1]郝文立副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证实筋瘤好发于下肢,以大隐静脉为主[2],将筋瘤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湿热瘀阻证及湿热气虚证,用四妙丸加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笔者(第一作者)有幸随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临床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孙洋;郝文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贾彦焘运用青蒿鳖甲汤治疗癌因性发热经验

    介绍贾彦焘教授治疗癌因性发热的经验.贾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导致机体脏腑虚损,阴阳失调,耗气伤阴,阴液乏竭,致使阴不制阳,虚阳浮越于外,故发热.治宣益气养阴透热,青蒿鳖甲汤滋清兼具,标本两全,清中能透,养阴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临床运用之,随症加减,控制癌因性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陈秀云;贾彦焘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仇湘中治疗附骨疽验案1则

    仇湘中,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工作30年余,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骨坏死、骨质疏松症及脊柱骨折、外伤性截瘫的治疗都有极深的造诣.现将其治疗附骨疽验案1则介绍如下.张某,男,72岁,2016年8月24日初诊.患者自述1个月前左下肢不慎摔伤,自行使用外用药后,未见好转,进行性加重,出现局部创面溃烂、肿胀、左侧胫骨处感觉减退,于当地医院就诊,CT提示化脓性骨髓炎可能,建议行手术治疗.现为求中医保守治疗求诊于仇教授,就诊时症见:左胫骨前创面处肿胀疼痛,夜间尤甚,活动受限,创面大小约5cm ×10cm,溃烂流脓,左侧胫骨处感觉减退,稍有灼热感,局部皮肤温度略高于健侧对应部位,创面周围皮肤颜色变黑(见图1),夜寐欠安,纳便尚可,舌暗苔黄,脉沉细.

    作者:邓咪朗;郭艳芳;仇湘中;仇杰;赵迪民;谭玲娟;周韩;张信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古代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目的:通过古代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搜集COPD相关中医病证的古代文献,统计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归纳总结出COPD稳定期的证型共17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0个证型为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肺证、肺肾两虚证、脾肺气虚证、寒饮伏肺证、阴虚火旺证、火郁伤肺证、肾阴亏虚证,累积频率达89.0%.结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气亏虚证、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常见,标实证以痰浊阻肺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主要为阴虚火旺证.

    作者:柏正平;黄仁;胡学军;谭光波;胡宗仁;张才圣;武婵;黄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0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连等10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选用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大青叶、千里光、板蓝根、败酱草、蒲公英和金银花共10味中药,采用水煎法提取其有效成分,测定采用K-B法提取物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黄连、黄芩在3种菌液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而菌液浓度为0.5g/L和0.25g/L时抑菌效果更佳,千里光在菌液浓度为0.25g/L时有抑菌效果.结论:10味中药中黄连、黄芩2味中药对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而其他筛选的中药则抑菌作用不明显.

    作者:赵娜;农凤鸣;黄燕;韦莹慧;唐玉莲;黄跃斌;汤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王诚喜运用益气温阳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

    介绍王诚喜教授运用益气温阳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主要病机是以肺脾肾三脏气阳不足为本,其中又以肾虚为关键,以痰瘀水停为标,临证治疗谨遵“缓则治本”的古训,多以益气温阳补肾为主,用药注重温补调和,擅用加味肾气汤方化裁作为基础方治疗.

    作者:王中云;宋文华;贾萍;王诚喜;冯美;张雨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玄府”理论的淋巴瘤化疗探析

    玄府理论源自《素问·水热穴论》,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离子通道、细胞间隙等具有相似性,而皮质淋巴窦和髓质淋巴窦组成的淋巴窦结构进一步为淋巴玄府理论提供了形态学依据.玄府以“通”为贵,以“闭”为逆,而玄府郁闭是淋巴瘤发病的关键.当前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而临床疗效却参差不齐,文章从“玄府”理论分析淋巴瘤化疗的中医机制,并为化疗后淋巴瘤的治疗提出“扶正(祛邪)通玄”的中医临床思路.

    作者:孙子期;付雯;严然;付西;保卫东;龙文玲;蔡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十针”配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2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十针”配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使用“老十针”配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FIM及BMI功能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6%,略优于对照组的8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不遂和气短乏力症状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IM及BM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十针”配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能更好地提高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刚毅;尚子乂;陈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栗锦迁治疗失眠验案3则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1],常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且常伴有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久治不愈之不寐,可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中风、头痛、眩晕等病证.

    作者:荣晓婷;李树茂;王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刘永平应用益气活血方临床治验举隅

    益气活血方以生黄芪、党参为君,益气补血;桃仁、地龙、川芎、丹参为臣,活血化瘀;茯苓、麸炒薏苡仁、炒苦杏仁、桔梗、蜜百部、陈皮、盐补骨脂、醋五味子、生地黄、胡桃肉为佐,补肺脾肾3脏;生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之功.刘永平主任医师将本方作为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基础方,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作者:冯继业;赵阔;刘永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咽喉舒Ⅱ号治疗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咽喉舒Ⅱ号治疗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咽喉舒Ⅱ号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20%.结论:咽喉舒Ⅱ号治疗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俊杰;蔡纪堂;王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曹志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介绍曹志群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曹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胃损伤,升降失调,由气及血,病久及肾,终致脾肾亏虚的过程,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病理产物“湿、热、瘀、毒”常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临床辨证中不可拘泥于一型.治疗上以健脾温肾、活血补虚为主,佐以清热利湿行气,中药擅用黄芪、仙鹤草、鹿角霜等,并注重药物间的配伍.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王亚美;曹志群;姜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通气散联合中耳负压治疗仪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4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通气散联合中耳负压治疗仪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85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予以口服加味通气散汤剂,1%呋麻滴鼻液滴鼻,并联合中耳负压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予以头孢克洛缓释片、强的松片、1%呋麻滴鼻液滴鼻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51.2%和28.6%,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6.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通气散联合中耳负压治疗仪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孙岚云运用益肾化浊除痹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经验

    介绍孙岚云主任医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验.其认为肾虚血瘀、浊痹阻络是高尿酸血症的病现机制,治疗采用补肾活血以治本、化浊除痹以治标,自拟益肾化浊除痹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婳蕾;孙岚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白鲜皮汤治疗玫瑰糠疹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白鲜皮汤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给予复方白鲜皮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2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S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白鲜皮汤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王莎莎;宋业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西医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HBV标志物阳性为主要特征,甚至可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我国是乙肝大国,HBV-GN的发病率也较高,且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中医学在缓解症状及延缓疾病进程方面独具优势,现将近10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程孟祺;周祎然;张宗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淑红运用调神束骨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经验

    介绍高淑红主任医师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共济失调的经验.其以建立侧枝循环、改善小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终目的,以“脑为元神之府”“少阳主骨”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以调神束骨为治疗原则的针刺方法,并注重针刺守神的重要性.

    作者:公一囡;高淑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39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根据2组术后的髋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判断具体护理效果.结果:2组Harris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为94.9%,对照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在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秦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