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翔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YS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总结。方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5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椎间孔镜治疗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6例。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较术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中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约50ml 左右),手术患者均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均无感染。术后较术前 VAS 评分显著降低,TOA 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结论: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发军;胡东;张屹;张英;吴鑫淼;张永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05月之间收治的1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22例患者合并消化道癌,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合并消化道癌的患者占胃肠道间质瘤的19.13%。22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5例,差异结果显著(O<0.05);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人数多于50岁以下的患者,差异结果显著(O<0.05);其中有20例患者发生与胃部,2例患者发生于食管,差异结果显著(O<0.05);其中极低危险度患者19例、低危险度患者3例(O<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在老年男性中较为多发,危险度分级较低,应做好术中探查及术后随访,预防转移。
作者:张新丽;司延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103名门诊心绞痛患者,服用参松养心胶囊1年以上。结果:92.2%心绞痛患者症状好转,其中39人症状消失,占37.9%,36人症状明显好转,占34.9%,20人症状缓解,占19.4%,8人服用无效,占7.7%。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心绞痛疗效较好。
作者:鞠文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78.13%,且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O<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中,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不至于增加不良反应,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之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2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予呼吸机常规治疗给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 MAP 水平、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据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常规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并可改善预后,但仍需更多更全面试验,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分为护理 A 组和护理 B 组,每组分别有8例患者,对护理 A 组采用常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方法,护理 B 组患者采用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对护理 A 组和 B 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护理 B 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恢复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护理 A 组,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护理期内的感染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优质的护理理念。
作者:郝小琴;王君妍;雒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比值对判断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2月,这60例肝硬化患者均接受 TB(血清总胆红素)以及 GGT(谷氨酰转移酶)检测,对肝硬化患者 TB/GGT 比值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 TB/GGT 比值越大、MELD 积分越大、Child-Pugh 积分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TB/GGT 比值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惠娟;董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 ICU 病房住院的65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 ICU 病房住院的65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8.46%(64/6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7.69%(57/65),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O<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保障。
作者:严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穿刺、X 线检查及剖腹探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确诊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且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死亡例数;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患者有98例,而其余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症状消失且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在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推广及借鉴。
作者:沈育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95.56%,参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研究组,O<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副反应低于参照组。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面阿立哌唑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探讨如何预防术后复发。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前者仅给予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安宫黄体酮,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复发率与术后妊娠率。结果:2年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14%),差异显著;术后有生育要求者38例,2年内自然妊娠者占73.7%,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妊娠率分别为70.0%和77.8%,组间无显著差异,O>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理想,并发症少,术后给予孕激素类治疗可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后复发。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心脏彩超诊断,给予对照组患者胸部 CT 扫描诊断,观察并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实施心脏彩超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褚军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进行青霉素 G 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青霉素 V 钾片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是同时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耳鼻喉急性感染以技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急性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其分为两组,把在治疗过程中把芬太尼透皮帖剂作为治疗药物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把扶他林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措施的采取,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的人数有36例,是总研究人数的72%,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的人数有48例,是总研究人数的96%。结论:在对耳鼻喉急性感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扶他林效果明显,其对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9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结合 LCP 固定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1 a 时 AOFAS 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C 型臂透视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两组术后1 a 时 AOFAS 总评分及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髓内钉与 LCP 内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但髓内钉内固定术在 C 型臂透视及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蔺新成;胡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50例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资料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 X 摄片示骨折对位良好,骨折临床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8.21±4.1)d;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8%。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润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 A 组36例、B 组42例和 C 组37例,A 组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B 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C 组行 URL 联合 MPCNL,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B 组和 C 组清石率均高于 A 组,C 组清石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B 组和 C 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 A 组,C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URL联合 MPCNL 治疗输尿管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清石率和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张珺;李新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运动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选取36例患有运动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爱维治治疗,观察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运动创伤滑膜炎患者来说,采用爱维治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疗效,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