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林莉;陈大碧

关键词: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与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中选择2014年08月-2015年08月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有44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另一组为优质护理组,共有44例患者,并给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可知,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患者有41例,总有效率为93.18%,常规护理组则满意患者有31例,总有效率为70.45%,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在其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既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38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中实行宫腔镜下子刮宫术联合宫内膜息肉电切疗法,研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8例,采用计算机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中实行宫内膜息肉电切治疗,治疗组治疗中予以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异常出血率5.26%、息肉复率5.26%都明显优于参照组异常出血率31.57%、息肉复率36.84%,两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选择宫腔镜下子刮宫术联合宫内膜息肉电切疗法可以明显降低息肉复发率、异常出血率。

    作者:王树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来我院医治老年高血压病患72例,所有病患在入院时均对病情展开确诊,按照医治方法划分为医治组与综合组,2组病患均为36例,综合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医治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依据两组的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的护理效果对比方面,医治组的36例患者中,显著疗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果及病情恶化4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88.89%;而综合组的36例病患中,显著疗效5例,有效12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9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47.22%,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愈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内60例护理人员(2013.6-2016.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给予常规管理方案干预,观察组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目前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方式进行优化,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与技巧、操作水平、沟通能力、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各项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可以有效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方式,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肠镜室医院感染中护理管理安全预防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概念在胃肠镜室中感染的预防上的效果。方法:以某院胃肠镜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未加强护理方法以及加强了护理方法前后医院感染监控项目。结果:护理管理方法改进后各项医院感染检测指标胃镜(100%)、肠镜(100%)、活检钳(98.1%)、消毒液(100%)、手(95.6%)、室内空气(92.5%)均较之于改进前的胃镜(83.3%)、肠镜(86.7%)、活检钳(92.3%)、消毒液(86.2%)、手(84.4%)、室内空气(84.6%)有所提升,总体上的及格率改进后(97.6%)也高于改进前(86.7%)。比较差异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镜室的医院感染的安全预防中,护理管理概念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可以用于临床上的应用普及。

    作者:向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我院2006年-2015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足口病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的依从性都高于对照组患儿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的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持续性护理能够为手足口病患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缓解患儿焦虑情绪的产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潘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中成药药房工作效率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中成药药房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随机抽取中成药药房2014度(实施前)与2015年度(实施后)工作资料,每年度均抽取1500例处方,资料内容包括处方平均调配时间、候药时间。结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药房平均候药时间为(8.1±1.7)min、处方平均调配时间为(3.9±0.8)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4.1±2.5)min、(4.7±2.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可有效优化配、发药流程,减少不必要动作,避免延迟动作和无进展动作,从而显著缩短处方调配时间及患者候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相当,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以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为21.67%,实验组患者护理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加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加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预防导管室风险事故等。

    作者:张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改下如何推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与实践

    新医改方案于2009年出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人员分配、医院体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医院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个很好的认识,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也过于浅显,很难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来解决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珠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析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3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73例未合并骨质疏松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血钙、血磷、BMI、BDM、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血AL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的年龄、HbA1c、血ALP 及尿微量白蛋白呈现负相关,与身体质量呈现正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当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升高、身体质量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患有糖尿病肾病后,其患有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要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琼丹;龙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对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 ABI、TCPO2、DOC各项指数均较对照组各项指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对患者身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生理指标与血气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心率、PH、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徐杰;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与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中选择2014年08月-2015年08月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共有44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另一组为优质护理组,共有44例患者,并给予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可知,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患者有41例,总有效率为93.18%,常规护理组则满意患者有31例,总有效率为70.45%,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对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在其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既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莉;陈大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和临床治疗的患者当中,能够力痊愈的患者有4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在90%。结论:为了更好的赢得患者的生命,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例,行双镜联合术;以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年龄、病程、结石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段,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腹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周遵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肝癌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癌性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疾病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性疼痛常为慢性疼痛[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典型、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肝癌,作为为频发的癌症,其诱发的疼痛,让无数深受其害的患者闻之色变。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常见、典型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早期患者没有典型、明显的症状,一旦肝区产生持续性胀痛或是锐痛,肝癌已经到达晚期。这时肝癌产生了明显的症状,即让患者极度痛苦的疼痛。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让患者焦躁不安、恐慌忙乱,甚至是悲观绝望,以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失热情,终失去理智,走向极端。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经常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药疗法。但是,此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强以及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容易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性,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患者的预后也越来越差。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我科对收治的20例病患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采用心理疏导、非药物性治疗、对疼痛的严密观察等方法,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长度。非药物性治疗主要包括皮肤刺激法、注意力转移疗法、放松疗法、认知疗法[1]。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张文静;祝玲娟;陈瑞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国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保证生育水平的稳定性,促使出生人口素质提升。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中应用对比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及气管插管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到本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膝关节手术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喉罩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罩)时间及完全恢复清醒推入病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罩(管)及入病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低于对照组(60%),差异显著(P<0.05)。结论:喉罩通气在高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子彬;朱凤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